《风行水上》
第16节

作者: ty_141114475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三天,第四天,整个街上都轰动了,王银贵只要向于三这儿走,各种做生意的都舍了摊子跑过来围观,生怕跑慢了抢不到好位置,王银贵走后,还有一群追随者。
  直到第十七天,于三关门了,于三心里比吃了死苍蝇还恶心,没想到啊!王二子,这穷小子是个钝刀子割肉。于三也不敢来硬的,虽然这几年挣了不少钱,但在整个街上姓于的就那么三户人家,其他两家看着于三挣俩钱还眼红,恨不得于三栽个跟头。王银贵就不同了,虽然就兄弟俩,哥哥不顶半个人,但是姓王的五服内外在街上也属于大姓。丢了鸡不说,关键是丢了人,还是个毛头穷小子。

  于三的老婆点着于三的鼻子说:"再让你精神,瞎精神,赚俩钱就不知道姓啥好,整天嘴轻快!人欢无好事兔子欢了挨鸟枪,让孩子们也跟着你丢人现眼!"于三那个窝囊啊!老婆骂归骂,最后还是老婆出面去找刘继仁,姓刘的是街上最大的姓,书-记村长就没落过外姓人,于三老婆的姥娘家姓刘,她得叫刘继仁一声舅舅,虽然关系不近,但能扯上。
  于三摆上酒席,刘继仁坐上席,还有几个在街上说话有份量的。席间于三罗里罗嗦说个不停,王银贵一声不吭,闷声死吃。刘继仁冷眼看这小子是个狠角色,最后刘继仁开口了:"银贵啊!这事不管谁对谁错,总得砖瓦落地儿,你有想法直接说吧!都是老少爷们,看在我的面子上,来个痛快的。"
  王银贵这才不吃了,一抹嘴,抬起头:"刘五爷,不要说给你面子,就是您让我趴地上我都不敢挺直了身子,为什么呢?我打心眼里敬重你,不光我,宛平镇的老少爷们没有一个不服您的,不因为您是书-记,是因为您平时走的正,行的端,心里的秤杠杠的,从不耷拉。"
  刘继仁听了这话,心里是比较受用的,但是王银贵把自己捧得这么高,还真不好偏袒,这小子心里净是小九九,刘继仁闭着眼睛等下文。
  王银贵接着说:"俺今天不蒸馒头,争口气,我叫了十六个爹,我也不占他便宜,他今天叫俺十六个爹就扯平了。"
  "你小子……你小子……"于三跳起来嚎叫。
  "怎么?我能叫爹你就叫不得,不都是站着尿尿的爷们儿吗?"
  "你……你……"于三气急败坏,刘继仁一个眼神打断了他:"王银贵,你有理不假,但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们不是个娘们儿,心眼小的跟针尖儿似的!"刘继仁反将一军,王银贵没吭声,刘继仁说:"今天我做主,你说个价吧!"
  王银贵说:"俺不要钱,俺要脸!"刘继仁眼眉一挑说:"这就是给你脸!"
  二百块钱块钱摆平!
  王银贵拿着二百块钱笑了,这就是俺想要的,叫爹一毛钱都不值。
  王银贵一战出名,得了个"鬼难捉"的绰号,当年娶了个媳妇,总共花了一百八十元,媳妇就是王大志他娘,娘家东关村,东关村相当于城市的郊区,姓董人家的大丫头,下面有四个妹-妹,家无男丁。王银贵虽然父亲早逝,但毕竟是街上人,现在还有些盖世英雄的名气,董老头就把大女儿嫁给他,将来也能仰仗一下这个街上的女婿。
  王大志它娘一口气生下了王大树,王大力,王大志哥仨儿。结婚头几年王银贵是拼了死力气的干,王大志他娘在家操持这一大家子,王大志他大伯王金贵学着修鞋,大集的时候把他放在一个垫子上,他坐着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但腿就像婴儿的差不多,幸好手还比较灵巧。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几年就盖起了五间土坯瓦房。

  盖起房后王银贵就容不下大哥王金贵了,非闹腾着分家,这哪里是分家呀?明明是把王金贵给撵出去。他老娘也是个扶竹竿不扶井绳的,装糊涂。
  哥俩从小就不对付,王金贵虽然残疾,但为人和善,王银贵身大力不亏,但为人狠戾,是个合适干,但王金贵也不是个傻子。有一年麦收的时候两个人在麦场里干活,上午大志他娘送来了饭,五张油饼,王金贵拿起一张饼,王银贵一下子拿起两张饼说:"咱来个饼卷饼。"王金贵也没说话,两张饼怎么能跟一张饼吃的快呢,王金贵吃完后拿起两张饼说:"咱也来个饼卷饼!"王金贵为此得了个"捉住鬼"的美名。

  这次分家,王金贵被王银贵逼的没有法子了,找到了书-记刘继仁,刘继仁大骂王银贵不是人,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刘继仁只好把村里原先一个死去的五保户的房子分给了王金贵,两间小土屋,但是院子挺大的,王金贵带着自己修鞋的机子被送到这里。后来邻居夜里经常听见狼嚎般的声音,原来是王金贵在哭,从这以后王银贵在街坊们眼中的威信大大降低了。
  王银贵在外面扛大个,经常卸货的地方,有个包子铺,包子铺是三十来岁的陈有发和老婆经营,有包子,豆汁豆腐脑儿。陈有发是个烂不中用的,老实的推倒了不知道哼哼。他老婆人送外号"大苹果",为人精明,模样还算周正,体态丰满,有股子*劲。陈有发在家也就是开开门儿,站站岗,打打灯笼,照照人儿!因为他老婆的缘故,吸引了一批王银贵样的男人,生意还算兴隆!
  王大志他娘为人很老实,整天在家伺候孩子和婆婆,还种着几亩薄地,这些年一直蒙在鼓里,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好心的婶子"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大志他娘说了。大志它娘只知道天旋地转,哪里知道该怎么做呀?哭着去找她婆婆。
  王大志他奶奶其实早知道了,面对哭哭啼啼的儿媳妇说:"呸!我还以为是啥大事呢,又不是你家的母鸡把鸡蛋下到人家的窝里,嚎丧吧,越哭越没有好运气!管不住男人是你自己没本事。"把大志他娘骂了个狗血喷头,王大志他奶奶也是欺负大志他娘老实,想按住她,不让她声张,就这么认了。可是老实人行事你是估不透的,第二天早晨,大志他奶奶一看儿媳妇孩子也不管,饭也没做,以为她呕气,在院子里跳着脚的指桑骂槐。

  到了下午在门口东南角的井里发现了大志他娘,那年王大树十岁,王大力7岁,王大志三岁。
  这下王银贵彻底扔下了这个家,奔向了"大苹果"。王大志他奶奶自食其果,领着三个孩子在家里熬着,一次没人管的王大志掉进了那个井里,被庄乡救上来后竟然没有死。这么小的孩子没人管还真不行,王金贵向书-记刘继仁提出了要过继王大志,这几年王金贵靠修鞋买了辆手摇三轮,像安上了腿,比以前方便多了,又加上了为人好,来赶集的人都愿意到他这里来修鞋,不起眼的小买卖挣钱还不少。刘继仁觉得这个方法两全其美,叫来了王银贵,王银贵张口要五百元才写过继单,刘继仁气的要扇他耳光,王金贵却说:"五百就五百,不过得把这钱写到过继单上。"王金贵拿出全部积蓄换回了王大志。

  从此王金贵既当爹又当娘拉扯着王大志,虽然很累但精神头越来越足了。王大志八岁的时候,王金贵把他送进了学校。王大志十二岁的时候,王金贵盖起了三间砖瓦房。盖房的时候庄乡们主动来帮忙,刘继仁已经很老了,也不当书-记了,来给王金贵当监工,房子落成的那天王金贵搂着王大志又一通大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