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第38节

作者: 天天贵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安落坐,命上摆上茶具。

  朱严负责泡茶,宋朝的茶是抹茶,可是有讲究的喝法,朱严精通此道。
  潘罗支等人安静的坐着,既然是谈,肯定是要说正事的,但怎么切入,他还在等契机。既然宋人不急,他也不会急。
  茶泡好,刘安摆着一杯茶双手送到潘罗支面前:“潘大首领,你年长,说起来应该是我叔伯辈,我占个便宜,潘老哥饮茶。”
  潘罗支真没有想到,宋人这年轻的大官如此亲切,双手握住刘安端着茶碗的手,用力握了一下这才接过茶碗。
  没等潘罗支把茶碗放下,刘安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听说,老哥组织了六万骑兵,那个李继迁的拿下灵州之后,兵马似乎对潘老哥的地盘下过黑手,还试图染指凉州,若没了凉州,这六谷,还好吗?”
  历史上,就是六谷被西夏攻占,六谷诸部分崩。
  刘安说的太直接了。
  可以说,直接把潘罗支这次会谈的核心给扔了出来。
  潘罗支捧着茶碗很长时间,刘安这突然扔出底牌来,让他有些懵。

  刘安又说道:“老哥,茶凉了就不好喝了。”
  潘罗支一口将整碗茶灌下去后说道:“那,联兵打他?”
  “李继迁是小人物,我这次来西北真正的目的不是他,收拾他,只需要一计,潘老哥随我来。”
  刘安离座,潘罗支跟着刘安走到五十步外,刘安给潘罗支说道:“诈降。李继迁最喜欢玩假降了,对我大宋玩了好些次。老哥来一次假降,不知道老哥有没有听说过鸿门宴,假降摆酒,然后酒杯落地,我安排人手砍了他,然后再兵战。”
  潘罗支眼睛都瞪圆了:“你,你小看我六谷。你以为,我部下没有敢拼敢杀的人。”

  “老哥误会了,你要李继迁的人头干什么,那东西对你来说,制作一个人头酒杯?还是给我,我带回去比你有用。我给你钱。”
  潘罗支想了想,也对。
  李继迁的人头自己还真没什么用,宋人带回去,可以邀功。
  潘罗支问:“此计,可行?”
  “细节,咱们回头好好商量一下,这事要可靠的人来组织。我这次过来,真不是为了李继迁,而是为了河西走廊。”

  “怎么说。”
  “钱。”
  “钱?”潘罗支很疑惑。
  刘安说道:“我若是给老哥十万担茶饼,老哥能不能在古商道往西,给我换点好东西呢?比如,葡萄干、比如黄金、比如……马!”
  “怎么换。”
  “灵州定价,出了灵州你定价,这生意你一半,我一半。你派三千护商队,我也派三千兵马。灵州,你一半我一半,你驻军一万,我驻军一万。不过,你要给我一个面子,把兰州,也各驻军一半。”
  潘罗支一把握住刘安的手:“一担茶,多少钱?”
  “你看,我大宋东京汴梁一斤茶七十文。灵州有两千里吧,咱们加三倍,三百文一斤,怎么样?”
  “好。”潘罗支清楚,这是良心价。
  在河西走廊,一只茶饼一只羊,这是官价。一只茶饼才半斤重。

  再往西,或是往北,价更高。
  刘安又说道:“铁,一斤一百文在灵州。”
  潘罗支点了点头:“好。”
  潘罗支把亲信叫到自己的帐篷。

  潘罗支的弟弟厮铎督说道:“我相信这个年龄不大的特使有来头,我去问过了,他是宋国今科的探花,入仕就是五品,现在是正五品。他能带着宋国四大武将王爵家中的长孙出来,光凭官职肯定不够。”
  “那就是,有真本事?”
  此时,再说潘罗支。
  潘罗支酒量比刘安好太多了,他虽然有些头疼,但不象刘安连路都走不稳。
  刘安对王曾说道:“王兄,替给我他回信,告诉他,我要灭党项,让他备战。”
  “灭,灭党项。”王曾怀疑自己听错了。
  宋朝很少杀文官,不过杨琼是武官。
  刘安吃惊在于,宋朝的文官还真狠。虽然杨琼有必死的理由,在刘安看来到了节度使这个级别,应该送回汴梁受审,而不是在这里说杀就杀。
  或许,曾会有什么用意。
  “谈谈,看他有多大胆,党项人不断的攻打咱们的地盘,看宋国有没有心合兵对抗党项人。”
  潘罗支点了点头:“是,明天好好谈一谈。”
  第四十八节 皇宫内的戏

  “成。”潘罗支话不多,却是办实事的人。
  刘安又说道:“先给我九百匹马,我要战马。我派三百人一人三骑回京叫人组织十万担茶立即往北运。”
  在潘罗支想来,自己有六万精骑,只要宋人再出五万兵马,强攻灵州也不是没把握的。
  宋人是攻城的高手,自己负责打野战。
  傍晚,王曾与朱严累到连喝水都不想端碗。
  “有。”
  “给我点,我知道你们可以用马驮到河道,然后从兰州那里转运到秦州,再从水路到我大宋西京。你估个价,这生意可以作。”
  刘安一握潘罗支的手:“走,咱们去喝茶。”
  “走。”
  回到桌上,刘安和潘罗支给各自身边的人交待了几句,两人只谈茶、马。
  王曾、朱严负责与潘罗支这边的人讨论价格细节,运输方式,粮草补充等等一系列细节问题。
  喝茶的时候,刘安又说道:“老哥,你们大湖以西,有个大盐湖。”
  然后一个伯爵,一个侯爵家的年轻武官被他们打成了猪头,被强迫回去送信。
  禁军,当军官的基本上都是武勋世家的子弟,带队百人的军官都是伯爵家的公子。这些人虽然都是少年兵,在这个时代,却也是相当能打的,毕竟大宋才立国几十年。

  打仗要准备的事情很多,潘罗支的弟弟已经回去备战。
  这边,王曾继续和对方谈细节。
  最难谈的兰州共治,各驻军一半。这事根本没有先例,兰州在此时是由六谷控制的,六谷愿把兰州主官让出来给宋官,但却要求兰州与灵州的税收一起算,收到的税除了城池日常所需之外,他们要按东京物价加一倍,换成物资,不要钱。
  这事,不行。

  一倍,没利润。王曾知道刘安是不会同意的,但肯定也不能用刘安定的市价来换,这方面成了一个扯皮的重点。
  然后各级官员的配置。
  刘安给支了一招,兰州设官学,六谷贵族子弟免费入学,管吃住。大宋会派一个龙图阁学士来主持官学。
  话说这一天天过去。
  刘安这边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就战后分配利益事宜扯皮。

  最重要的是,刘安在等机会。
  等党项人进攻六谷的时候,这样才好假降,总不可能让潘罗支主动跑过去说,我要投降,这事除了傻子,一般人都骗不过。
  话说汴梁城。
  皇宫内,皇帝的内书房。

  一面巨大的屏风后,潘秭灵正一边袖子里藏着的姜抹眼睛,一边哭诉着。旁边郭皇后正在劝慰。
  屏风前,皇帝坐在御座上擦汗。
  李沆尴尬的满脸通红,吕蒙正不断的捋着胡子,都把胡子揪下好几根。
  只有寇准,面色如常,白白胖胖的脸上有一种似有似无的笑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