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 一个关于职业与生活,思考的经典版本》
第8节

作者: 尼采的黄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道具卖给“科学迷信者”,或者“文化贫困者”给自己贴上“文化贵族”的标签。
  说了这么多,我是在反对什么呢?
  我是反对常常一聊天,说要买房子,就搬出一堆城市竞争力排名、房价走势的数据,常常一说买汽车,就搬出一堆日系车油耗低、欧式车耐用的数据,一说买股票,就搬出人民币涨跌、美国经济走势的数据。
  事实上从报纸上转述这样的数据,问问你的内心,到底买什么房,买什么车,买哪只股票你还是犹豫不决的,所以我认为真正做决断的那个零界点,取决于直觉,直觉取决于魄力、敏感,那一丝重要信息的灵感。

  所以我主张你如何做选择,不要随性,这样不负责,你会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但是我更不主张把自己迷失在一堆媒体、专家不断转述的数据围城里,搬出一堆一堆的数据和理论模型,却常常没有自己的观点。
  回过头来说为什么选择零售?
  我做手机业务员的时候,因为参观学习和交流,从常州、苏州、无锡几乎跑遍江南的大多城市,尤其是县级市,那时候常常看到的现象就是,当一家乐购、家乐福开到这边,这边的私人百货零售就凋零,当一家苏宁、国美开到这边,这边私人电器店面就门可罗雀,
  所以跑完一圈,我亲眼目睹了零售连锁的力量,但是这个同时在书店里面卖得很火的一本书叫做《零售为王》,这本书我还没看,可是我已经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况在中部、西部城市还是一片静悄悄,苏南的经济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名,一半在苏、锡、常,所以我觉得跟着零售这趟车,还是很有可为的。
  为什么觉得物流业不错呢?

  因为那时候,我有一个客户南京大学毕业后在东京做生意,他给我描述大陆和东京的不一样,说了很多关于东京人文风情的故事,关于物流,据说你买好11点从东京到北海道的机票,你有一箱行李,你9点从家出发,如果你觉得行李很重,你只要打个电话给物流公司,他们会一分不差的在你要求的时间里送到机场,在中国你肯定不敢,为什么?中国物流行业的发达程度离这个还很远,同时中国和日本的巨大国土面积,更加说明了中国物流的发展空间。

  所以我圈定这两个行业。
  后来我做了进一步思考,我现在的状况,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是在手机和房产,如果我利用手机行业的经验,直接进入手机零售企业则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做了规划,先从手机零售切入零售行业,再进入其他综合性零售卖场。结果后面四年就这样走过来了。
  接下来我将详细写,我在这家全国最大的手机零售企业,如何经历坎坷成为销售冠军、如何在不公正的晋升面前坚持、如何开始接触到小范围的腐败。。。。。。
  而这一段情节性的叙述会比第一年少,理性的、方法性的、包括进入职业状态生存、和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开始变多。

日期:2009-8-13 11:13:00

  (十三)
  四轮面试以后,我获得的职位是储备店长。
  关于面试的技巧,我不再花笔墨,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细节还是和大家说说。
  是给大家泼冷水的。
  我记得在人才市场看到他们的X宣传展示上写着:

  储备店长的职位规划:
  储备店长——实习店长助理——店长助理——店长——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分公司副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
  储备店长的薪资:2000——10000不等
  先说职业规划,大家看了不要觉得惊讶,为了显示企业的晋升空间,后来我见到很多企业设置了超级多的层级,我的同学甚至见过,公司单单一个文员的岗位设置了8个级别等着你去晋升。
  这种岗位的设置对于企业60%无大功,无大过混吃等死的大多人来说,就变成了真正的鸡肋,有时候你觉得没有前途想走,但是犹豫不决,公司每一年、半年公司可以给你加冠晋级一次,你回头想想,“奋斗到今天”,也算皇恩浩荡,事实上,按照这种级别制度等你谨慎到总经理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已经两鬓斑白了。

  你只要在一群人中突颖而出,所有的台阶你是可以一步跨过若干,飞跃而上的,同时你如果想在上海、北京这种刀林弹雨的竞争中,不阵亡,你就必须想办法突颖而出。
  再说薪水,只给大家一个建议,从此如果你在企业的薪水说明看到是一个值域的表示方法,你就安安心心,直接告诉自己薪水就是下线,切不必奢望,给自己徒增烦恼。
  好了接下来说我储备店长的生涯,我一直觉得最为重要、对这段职业生涯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两个阶段。一是储备店长、二是店长岗位。其他如后来有机会操盘分公司,到后来这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先解释一下储备店长,其实类似于很多企业的“储备管理”人才,世纪初的时候很多大的企业,尤其民企,急剧发展,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很多企业开始决定从0培养,这时候正好出现高考扩招以后的首批大学生涌现市场,储备管理这样的岗位开始风靡,那时候企业还是相当注重,像模像样的搞!大的企业开始甚至从军训来起,就像苏宁在2002年招聘的1200名大学生一样。

  可是后来这些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很另大家失望,他们换工作就仿佛换妆容一样,日日如新,这些企业忽然发现自己花大量的银子为行业、为对手输送了大量的正规军,几年之后他们又发现,有的成了政客、有的称了将军,甚至还有成了剑客,如荆轲刺回咸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