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荡的年代》
第57节

作者: 纵横大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是赵铭喜欢干活,而是他必须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近三千江阴军民,身无一物的来到岛,大家什么都没带,官府又没有提供多少口粮,而要在此生活,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每日消耗极大。
  东西不会变出来,光靠一两个人努力,也供养不起这么多人,所以他必须将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发动集体的力量,在岛立足。
  逃到岛后,军民们本来士气很低落,看见赵铭充满干劲,不觉间都被他感染,纷纷加入劳动,建屋的建屋捕鱼的捕鱼,开始主动承担起一些事情来,重新燃起了斗志。
  这正是赵铭希望看见的,现在的舟山,跟后来国军败退西南一样,各地来的军队,逃难的百姓纷纷涌进西南,政府根本顾不过来,甚至无法给出基本的保障,军队都领不到粮食,百姓便只能自生自灭。
  明朝财政在崇祯年间已经破产,南京灭亡后,新建立的鲁监国和隆武政权,都缺钱粮,有钱粮肯定是先满足官军,像赵铭这样的义军,最多给一张任命状,钱粮不要想。
  当然,福建郑家有钱,可是郑芝龙不是善人,想从郑家手拿钱,无异于与虎谋皮。
  此时的情况下,赵铭一行人,还得靠自己,而在他的带头下,众人纷纷劳动起来,短短几日的时间,在今塘山脚建造出了一个村落,并在北面的烈港,用石块垒了个简易的码头。
  “赵大哥,喝水,吃两个李子。”赵铭正带人搬运石块,脆生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是李枝枝在说话。
  她背后背着一个男婴,手里端着水,拿着李子递了过来。
  赵铭接过来一饮而尽,他脸色满头大汗,李枝枝大胆的拿出一块手帕,帮他擦汗,赵铭看她额头前,几缕秀发被海风吹着浮动,正陶醉时,却被急匆匆赶来的王德顺撞了个正着,咋呼一声,“哎呀我滴娘!”
  李枝枝被声音一惊,忙将手帕和李子塞给赵铭,急匆匆的走了。

  赵铭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这时他看着咋呼一声后准备开溜的王德顺,不禁怒道:“什么事情!”
  王德顺刚才闷头走路,没有注意,自知坏了堂主好事的他,尬笑道:“堂主,阎先生叫你过去!”
  赵铭来到金塘寨,寨子背山,面水而建,已经初具轮廓,不过众人的生活,却依旧很艰苦,村寨里缺衣少食,甚至连铁锅都不够,只能苦苦支撑。
  这时赵铭来到一间木屋前,江南百姓,特别是城居民,大多有一技傍身,不少人脱离了农业生产,成为了兴起的市民阶层。
  赵铭砍回来的树木,在几个工匠的努力下,变成了一座座简易的房屋,其一间高脚全木的大木屋,便是众人聚集议事的地方。
  大堂内,因为没有椅子,众人席地而坐,阎应元见赵铭进来,忙招手道:“博安,这边坐。”
  赵铭救援了江阴城,让阎应元对他大为改观,再加出了江阴后,阎应元发现,面对黄斌卿这样的朝廷官员,他其实根本不算什么,还很弱小,所以他不自觉想要将赵铭留在身边,只有身边聚集一批能人,他才能施展抱负,让朝廷看见。
  赵铭走过来,学着他们的样子跪座下来,便听陈明遇忧郁道:“我盘点了一下口粮,最多还能吃两个月,即便让人捕鱼,采集一些野菜野果,也吃不到来年。岛耕地少,已经被其它几股义军瓜分,再加春耕要等到明年,粮食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
  阎应元看了众人一眼,沉声问道:“大家有什么办法?”
  众人一阵沉默,程璧沉吟一阵后,开口说道:“阎公、陈公,岛物资匮乏,而岛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只靠生产,肯定无法养活这么多人。我认为,只有靠贸易。”
  阎应元道:“贸易要有银钱要有船,我们什么都没有,怎么贸易?”
  程璧本是商人,积累了万贯家财,可是如今已经身无分,其他人更加别说了,都是空手过来,逃命时早把什么都丢掉了。
  程璧郑重的拱手,“其实我有个办法,是将现在的口粮,卖掉一部分,换来银子后,去买卖其它货物,赚到银子,再购买粮食来岛。这几天我去舟山那边看了一下,岛最缺的是粮食,许多带着银子来岛避难的富户,不得不以几十倍的价格,购买粮食。如果阎公、陈公信得过我,给我一批口粮,我在舟山卖掉,拿了银子再去浙东和福建,那边的粮食价格要远低于舟山,我能用买粮的银子,买一批粮食回来,剩余的钱,还能购买一些其他的物资,运来舟山,甚至倭国出售,继续获得银子购买粮食。如果做得好,我相信能养活我们这些人。”

  阎应元还在沉思,赵铭开口道:“阎公,我觉得程员外的办法可行。再着,我们还可以让程员外去找大木,让他接济。我则前往太湖,看能否从吴相公处要一些钱粮和兵甲过来。”
  “好,那程员外与博安分头行动。”阎应元见众人大多同意,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道:“这几天,我听到一个消息,鲁监国派来舟山的使者,被黄总兵赶回了浙东。博安此前担心的二主相争之事,可能已经出现了。我们现在寄居舟山,黄总兵受封于福建朝廷,我等自然也是朝廷之民,你二人在外时,遇见浙东的人,还是小心一些。”
  唐鲁两个政权,先后建立之后,谁是正统,谁来领导天下抗清,便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在隆武登基后不久,得知鲁王于绍兴监国后,便派遣兵科给事刘藻前往绍兴宣旨,要求鲁监国政权,承认隆武朝廷的正统地位,但鲁监国政权的大学士张国维、熊汝霖等人极力反对,鲁监国最终拒绝了隆武朝廷的诏书。
  刘藻出使失败后,隆武皇帝再次做出努力,从已经捉襟见肘的国库,挤出十万两白银,命都御史陆清源,前往浙东犒师,但却被鲁监国的部将所杀。
  消息传回福京,皇帝大怒不止,唐、鲁争立之局面,从此形成。
  赵铭听了阎应元的话,叹息一声,心里一阵恼怒,“都什么时候,还特么内斗,这样一群猪队友,以后怎么带得动。”
  听说了唐鲁之间的争斗,赵铭感到十分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他早知道这些人靠不住,可听到时,还是一阵恼火。
  不过他也做不了什么,眼下只能希望,真正的仁人志士,志同道合之辈,能够迅速壮大起来。
  离开了议事的地方,赵铭叫来了王德顺和刘四,让两人重建太平营,不要荒废训练,便准备出发前往太湖,联系吴易,为金塘岛要一批钱粮,并找吴易商量,看他是否有关系书鲁监国,告知多铎大军南下的危情,让鲁监国给福建服个软,渡过眼下的危机。
  虽说鲁监国被说服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赵铭觉得还是应该尝试。
  日期:2019-05-27 18:4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