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荡的年代》
第56节

作者: 纵横大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多铎阴沉着脸道:“本王该怎么处理!”
  洪承畴道:“乱民所打旗号,乃是反清复明。要平乱民,只需扫灭伪明,令浙东鲁王,福建唐王授首,则乱民难成大气。眼下大军粮草被夺,但是秋收将至,王爷可一面扫清江南乱民,一面等待秋收,再令江西调拨一批粮草,一旦粮至,便先扫灭浙东,使得乱民失去依托,再恢复江南生产,不出五年,江南必定。”
  江阴城内幸存的百姓,乘坐着舟山明军的船只,离开长江口,进入大海。
  汉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愿义背井离乡,众人站在船头,默默注视陆地,内心五味陈杂。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看着远离的大陆,众人目光忧郁,心无不伤怀,此去千里,不知道能否还有机会收复这片河山。

  船队的目的地是舟山,舟山群岛位于浙江东北,宁波对面,岛礁众多,星罗棋布,有大小岛屿数百,以舟山岛最大。
  船舱内空间狭小,再加海风高浪急,大批人晕船,众人苦不堪言,好在旅程不算长,船队在海乘风破浪的航行五日后,终于抵达了主岛舟山。
  这时赵铭站在船头,望着波光浩淼的大海,一群群海鸥在海面盘旋。
  海天之间,渔船在海乘风破浪,抛撒渔,明军哨船在海面穿梭,巡视大海。
  看到这副场景,众人心情好了许多,程璧指着远处,“诸位,那是舟山岛,还是大明的地方。”
  对失去家园的人而言,看见眼前的岛屿时,众人内心都激动了。
  这时远处两艘哨船破浪而来,用旗语与船队交流后,随即引着船队进入港湾。
  赵铭等人站在船头,看见船队驶入海港,他放眼望去,只见港湾内停泊了大大小小的足有千条船只,心感到分外震惊。

  一旁郑森说道:“舟山靠近浙江,临近南直隶,整个浙东的走私贸易,都在这里进行。”
  福建郑家有山海五商,山五商负责在江南进货,海五商负责将货物运往海外。
  舟山是海走私商人,交易的转站,福建郑家也有不少船在此。
  这也是舟山临近浙江,总兵黄斌卿没有投效鲁监国,而是拥立福建隆武朝廷的原因。
  船只在海港内停下,众人走下大船,脚才地面,心立刻有了一股踏实之感。
  “贤侄啊!你可担心死我了!”一个粗犷的声音隔着老远传了过来。

  赵铭等人扭头看去,便见一名身材魁梧,留着络腮胡子的战将,在一群士卒的簇拥下,大笑着走了过来。
  来人正是舟山总兵、肃鲁伯黄斌卿,他听说郑森岸,立刻亲自过来迎接。
  黄斌卿是福建人,与郑芝龙相熟,郑森走水陆去南京时,曾经过舟山,得到过黄斌卿的款待。
  “世伯,别来无恙啊~”郑森忙执礼道。
  黄斌卿来执其手,然后拉着他往回走,“贤侄啊!你父数次来信予我,问及你的情况,今你平安归来,我对太师也有个交代了。来来,你随我入府,我们好好谈谈~”

  郑森不好挣脱,忙出声道:“世伯,我给您引荐一人,还有在江阴抗清的阎公、陈公~”
  黄斌卿回头看了一下赵铭等人一眼,很敷衍的笑了笑,“不急不急,以后有的是时间,孝卿你让人安顿一下他们!”
  说完拉着郑森离去。
  赵铭微微皱眉,面露不快,“这个黄斌卿太傲慢了吧!”

  阎应元不说话,陈明遇微微摇头,“他是朝廷封的总兵、肃鲁伯,我们不过布衣百姓罢了。”
  这时被黄斌卿吩咐的那将,随口吩咐一名小校后,便快步追随黄斌卿而去,也没将赵铭一众人当一回事。
  “你们跟我来吧!”百户走过来,随意说了一句。
  赵铭等人只得带着百姓跟,边走边听那名百户说道:“岛人太多,已经人满为患,各种物资缺,委屈你们暂时待在城外了。”
  南京朝廷覆灭,满清推行剃发易服,江南大乱,不少百姓和士绅,渡海来到了舟山。
  像江阴这样抗清失败,逃来的义军和百姓,已经有几十万人,整个舟山人满为患,舟山官军也见怪不怪了。
  赵明等人听了百户的话,果见周山城外,四处都是难民和义军搭建的草棚和帐篷,显得十分混乱。

  这时,百户将一行人,带到了一处小山下,回过身来,“是这里了。你们派十个人,跟我去领东西,我先跟你们交个底,不会太多,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办法!”
  赵铭沉声道:“我们与大木相熟,还请多给点粮食和帐篷!”
  百户本不欲多理,他抬头看了赵铭一眼,见其威武不凡,坦白道:“是因为有吩咐,才给你们准备一些物资,其他人岸,我们根本不管!”
  陈明遇皱眉道:“都是抗清义军,怎么能不管呢?”

  百户没好气道:“怎么管,管得过来么?舟山才多大,一下涌来几十万人,粮食又变不出来!”
  众人闻语沉默了,原本以为到了舟山能安定下来,现在看来,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说完,百户便拱手离开,赵铭让刘四带人跟过去,把物资领回来。
  黄昏十分,刘四推回来十多辆大车,带回来一些帐篷、铁锅和粮食。

  陈明遇盘点了一下,帐篷根本不够,粮食也只够吃十多天的。
  众人一时间,满面愁容,赵铭沉着脸,也没什么办法。
  阎应元道:“先埋锅煮饭,让大家吃顿饱饭,明日找大木想点办法吧!”
  于是众人先生火煮饭,百姓们一路劳累,吃完饭便纷纷躺在地睡下。
  老弱妇孺们睡帐篷,汉子们躺在枯树叶对付了一宿。
  次日清早,赵铭便去找郑森,在城门处被拦住,等了好久,拿到一封信,郑森昨天已经连夜搭乘一支前往福建的船队,回福建去了。
  赵铭回到营地,将信给阎应元等人观看,众人都是一筹莫展。
  这么过了两日,先前了百户过来,通知他们移岛,不能继续待在舟山。
  岛聚集人员太多,舟山养不起,长此下去,必然生乱,黄斌卿下令,将岛聚集的难民,分往诸多岛屿,官军只提供一些口粮,剩下便只有难民们自己想办法了。

  兴许是郑森有交代,黄斌卿又给了一批口粮,赵铭等人便带着粮食和物资,转移到了距离舟山不远的金塘岛,作为舟山岛的前哨。
  金塘岛靠近宁波,距离海岸只有四十多里,面积七十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镇,站在岛能够远眺大陆。
  此时金塘岛其实也已经聚集了不少义军,有四五支人马,各占据一片区域。
  因为来的迟,所以赵铭一行人,没能占据肥沃的平原地区,只能在金塘山脚扎营。
  近三千名军民登岛屿,帐篷不够砍伐树木搭建木屋,没有粮食采集野菜果子,编制渔准备捕鱼。
  明朝很长时间里,实行海禁政策,沿海的岛屿大多没有完全开发,自然资源还是相当丰厚。

  江阴百姓登岛屿后,缺衣少食,内心都有些不安和惶恐。
  为了让大家安定,赵铭每天清早起来,午带着一大群男人拎着斧头进山砍树,将砍伐了树木拖回来,建造出一间间的木房子,下午又带着弓箭去打猎捕鱼,带回来一些肉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