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
第19节

作者: 看上去很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2-29 16:34:49

  美国人的休闲娱乐
  很多中国人来美国,尤其是生活在美国小城镇的中国人的觉得美国人的生活太枯燥,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其实美国人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玩法,只是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别。
  很多美国人喜欢户外活动。比如周末的时候会去hiking,就是走路。美国很多地方,不管是山或是丘陵,都可以开辟出小路。短则2-3里,长则10多里。上坡下坡,来回要走上几个小时,都是很累的事情,很多人就把这个当作体育锻炼。

  再一个美国人比较喜欢野营。自己买个帐篷,周末几个朋友或者一家人去野外过夜。美国的营地都有统一的管理,比如某一片山区或者某个国家公园有那么几个固定野营的点,有基本的水和公共厕所设备,大家都集中在这几个点上,所以都是很安全的。如果条件好的,可以去买个房车,周末全家都拖过去。
  这些露营的地方往往都是有山有水,很多人就可以在那里hiking,或者钓鱼、骑马、游泳、划船。实在没事情干了,找个盘子或者球,一个扔过来另一个接住(尤其那个接盘子的,美国人叫flying disc,我每次看到都觉得是训练狗玩的,心里偷笑。但是老美都很爱玩。)。美国的国家公园基本上都是不要钱的,有些可能会按照车辆收几块钱一辆车的入园费或者10块钱的一个帐篷位,划船之类的要租船会有费用,但是一般都是十几块钱。有些人自己有船,类似于摩托艇之类,直接拉在汽车后面或者顶在汽车上面拖过去。

  前面提到过,油价相对便宜;吃的话自己弄个烧烤架,买点香肠、汉堡之类,其实都是很便宜的。所以一家3、4口人到开车到100-200公里外的郊外去这么玩一下,100美元就打发了。
  如果稍微再高端一点,很多老美就玩自行车。好的山地自行车得几千刀,赶上一辆二手汽车的钱,加上衣服等配置,就是有成本了。所以有时候开玩笑说,美国骑自行车的是有钱人,开车的倒有很多穷人。
  很多老美都喜欢去海边。夏天的时候,女老美就趴在那里晒太阳,男老美喜欢冲浪的不少。老的、少的都有。冲浪是个大成本的活,冲浪板、衣服都要钱,而且有些冲浪板一般的小汽车都搁不下,所以还得弄一辆装得下冲浪板的车。我认识最夸张的一个男老美,收入也就一个月几千块钱,但是爱好冲浪都痴迷的程度,一存下点钱就去世界各地冲浪,像澳大利亚之类。还真有能够装冲浪板的大箱子,飞机上可以托运。这个又是让中国人很难相通的事情。如果是有钱人,富人,可以买个游艇,开出海去。当然如果没钱的话,至少可以在海边游泳,幸福指数也不会下降。

  如果再刺激一点,可以去玩Paintball,就是真人CS。还有人玩越野车或者摩托车,专门有场地让你狂飙。如果地面上玩还不够,可以去玩跳伞或者潜水,都是有专门的场地。冬天的话,就去滑雪。这些活动的话费用一般都在人均几十块钱,也会有过百的。很多人都会凑热闹去尝试一下。
  美国的最疯狂的全民娱乐项目莫过于各种球赛。一到有篮球、橄榄球的比赛,很多地方差不多都是全民出动。比赛可能是在下午4点开打,一大早就有人在体育馆外面或者校园里开始占地了。干什么?搭架子、烧烤、喝酒、聊天。等着比赛开场。一些类似教会、校友会等组织全都出来吆喝了。
  美国人喜欢户外活动,而且运动观念很强,即便不走远,还是有很多人在健身、跑步、游泳。中国人(包括很多亚洲人)可能习惯和观念不同,因此很难打入老美中间。尤其是亚洲的女孩子,细皮嫩肉的,不能晒太阳,不能多走路。而美国女人感觉不怕晒,夏天的时候,在海边,拿上一本书,能够晒好几个钟头,正面晒完晒背面。
  同时,像hiking,冲浪,其实运动强度是非常大的,亚洲人的体力往往比不过美国人。因此中国人很多还是打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体力拼不过,只有靠技术了,跟奥运会金牌分布一样。所以时间长了,就有自己的小圈子。因此也不难发现中国人为什么很难混入老美当中。体质不同、文化不同,都是重要原因,而且不是想改就能改过来的。很多中国人一开始对老美的这些活动还有新鲜感,但是时间一长,没几个能够玩下去的。

  而且很多确实观念不同,像野营,搭个帐篷睡在外面肯定没在家里睡大床舒服,很多还不能洗澡。像打真人CS,累的腰酸背痛,还吃了一嘴的灰,弄不好还摔破皮。因此对很多中国人而言,没有玩过都很羡慕,但是玩过一次就不要再去了。但是很多老美还是乐此不疲。经常一到节假日拖家带口的去,我见过最夸张连帐篷都不要,直接一个睡袋睡露天下了。
  不过老美运动观念很强还是值得肯定的,男女老少都参与。有时候去hiking,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女人或者美国老头走得飞快,气不喘心不跳;旁边的中国小年轻满头大汗实在有点不好意思,想想还是回家斗地主、打麻将舒服。
  所以,你看很多老美身材好,其实都是锻炼出来的。这也就成了美国的一种文化。你要保持这样的身材,就你应该去锻炼;而且饮食配合,一天要喝多少水,吃多少肉和蔬菜。但是这种高强度锻炼和看起来的科学饮食结构是否真的跟健康构成正相关,其实还是值得继续研究的的。中国人讲修生养性,饮食上细心调养,没有高强度运动,很多也是身体健康,活到80-90岁的。体质机理不同,也就是人种不同,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美国人也有户内活动。中国的户内活动大概除了赌就是吃,美国人吃来吃去就是汉堡、匹萨,没啥好吃的,所以重点都在酒上。朋友生日啊,或者同事离职啊,甚至平常的周末聚会,无论在酒吧或者在家里,就是一瓶一瓶地喝酒,而且是干喝,尤其是年轻人。而且喝酒也能喝出各种花样来,类似我们猜拳罚酒之类(我下面贴一张图,水管灌酒,供大家参观)。像台湾的年轻人其实受美国的酒文化影响其实很大的。

  酒对美国年轻人来说,诱惑是非常大的,而美国政府对酒的管制又是很严的。买酒、进酒吧都要看身份证,年纪不到的不能买不能进。所以办假证在美国也有市场了,那些年纪不到的高中生去搞个假ID去买酒也有。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一刀切。比如前面说美国人爱运动的,确实很多美国人都在运动,定期健身;但是也有不爱动的——有一些美国人,就是爱窝在家里,以前的经典形象是“沙发土豆”,每天看电视,吃着薯片可乐吃成胖子。现在升级了,叫宅着,美国人也一样的,呆在家里玩网络游戏,或者玩Wii。或者拍各种无聊的视频,一个人对着镜头说半天之类,每天上传一段。Youtube出了很多类似于我们芙蓉姐姐之类的草根名人,后面有一大堆支持者。

  除了上面这些比较大众的休闲娱乐。还有一些小众的或者需要钱稍微多花一点的。比如各种主题场所,像迪斯尼。还有像保龄球,卡拉OK(是的,美国人也唱卡拉OK),看电影,跟国内差不多。如果再有文化一点的话,有人喜欢去博物馆(美国有不少博物馆,很多都是免费的。如果要门票的话,一般都是几块、是几块)或者去像百老汇之恶类的地方看戏。很多美国人国内旅游,去拉斯维加斯或者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除了拍照留念,也都会去看表演。好一点秀的门票都在好几十块,甚至几百块,远远贵过电影票。美国的文化产业做得很大,当然这也跟民众的文化水平相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