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和尚的清苦生活》
第6节

作者: 复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叶氏说的不错,现在家里最重要的事便是陈千帆的学业,要是他能够举,别说这几两银子,到时候是几十两也是有人自动送门来的。
  于是笑着说道:“这也是我一时没考虑到,对了,你不是说要把那补药给儿子补补吗?”
  听陈继发这样说,叶氏便知他是想通了,于是半怒半嗔道:“我早给儿子服了,等你想起来,哼……”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叶氏这才主动说道:“银子这件事,要真说起来也不能怪你。要说你也是为了大伙的利益着想,并不是为了自己。想来好好的跟村民们解释一下也是了。反正大伙现在还不知道,你可以琢磨琢磨如何说。”
  陈继发便道:“你说的容易,村里这些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最是吝啬不过。其他人还好说,那查五婶和黄氏,却是最难缠的,我一想到这两人心里不舒服。”
  叶氏原也是个泼辣的,不过为了维护村长夫人这一形象,这些年倒是一直收敛着,忍着。听陈继发这样讲,也瞬间明白了陈继发的难处。

  的确,这俩婆娘可不是好对付的。万一她俩不满意,又撺掇着其他村民一起闹,银子虽然不多,但总归是不愿意拿出来。
  想到这里,叶氏便道:“那先等等看,你别火,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也许是天从人愿,很快,陈继发的机会便来了。
  在陈继发俩口子苦苦思索对策的时候,村子里悄悄的酝酿着一些事情。

  刚开始,陈继发在村子里转悠的时候总有村民跟他说,今年的一月,跟往年似乎有些不同,甚至是有些反常的,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这个时节应有的寒冷。
  陈继兴倒是没有丝毫在意。天气变暖了有什么怪的,毕竟马要立春了。
  再说冬天不冷不好吗,难道非要搞出冻死猪狗那样的气温才好吗。真不知道这些无知的村民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天冷了受不了要抱怨,如今天气暖和了他们也要抱怨。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议论这个事情。
  与此同时,村子里的老人们也觉得这个冬天明显不如以前的冬天那么难熬了,每到这个季节会随之而来的关节病痛今年也幸运地没来光顾,弄得他们好像年轻了几岁。
  迎面吹来的风都是有些暖意的,不似往年般尖刀般割得皮肤生疼。拿村子里私塾先生岑夫子的话来说,那便是“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些倒也罢了,毕竟温暖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在没有温度计的年代,似乎也无从客观地进行精确地测量。
  直到陈二牛家的杏花开了,将村民的议论和不安推向了*。

  陈二牛的家在陈家村的西头。
  村民都知道,他家院子里有一棵年代相当久远的杏树。至于大小嘛,得要几个成年汉子牵手起来才能合抱。
  这棵杏树饱经沧桑,黢黑的树干有好些干瘪的树洞,像是它经历了多年岁月的最好见证。
  这树斜斜地冲向天,整体状态十分好,每年都能开出一大树令人惊艳的花朵来。自然,结出的杏子也是又大又甜的,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讨。
  刚到一月的前几天,二牛的娘子杨氏便觉得今年的杏花花苞较之往年更大更饱满,且早早的便有了开花的迹象。于是,晚睡觉的时候便有些好地对二牛说了。
  不过陈二牛也没在意,不是杏树开花么,哪年不开的?他一个大男人,向来是不关心这些事的。
  见大家都不在意,杨氏也便觉得是自己想多了,便不再去关注这些花。
  谁知,这些花骨朵越变越大,终于在一月五日这夜便全部盛放,开出来一树洁白漂亮的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杏花开的有些耀眼,也有些招摇。
  还有些,诡异。
  所以,这日早起的时候,杨氏打着哈欠正准备做饭,结果被眼前的一树带着暗香的洁白杏花惊得合不拢嘴。

  这才一月啊,这花怎么开了?
  她也嫁过来十多年了,却从未见过这花开得这样早。往些年都是三月初才会开的这样齐整的,最早也要二月底,反正这树是从未这样过的。
  吃过早饭,杨氏便开始到处吹嘘这件事,惹得前来二牛家看杏花的村民一阵纳罕,且都是惊呼。要说这花开得也太齐整了些,竟是往年还要好看。
  查五婶和其有相同爱好的黄氏更是将这件事吹嘘的神乎其神,且她还有自己的目的,所以说起来都是十分神秘的口吻:“我娘家的刘大婶家也有棵积古的桃树,有一年冬日里便开花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黄氏和其他几个妇人都十分紧张地问道。对于这种怪力乱神的事,她们最是感兴趣。且现在陈家村的杏花也开了,她们便更加在意。
  黄氏便笑道:“看把你们紧张的,是好事!她儿子当年便通过了科举考试,当举人老爷了!”
  闻言,几人都松了口气,抚着胸口道:“吓死我了。这样好,这样好,说明咱们村子马要出头了。”
  这个故事本身是真的,的确有其人其事。
  但是,查五婶那日不小心听到了叶氏和陈继发的对话,自然知道村民们所期盼的事已经黄了。
  所以,她一方面庆幸自己没交那五十钱,一方面又想让陈继发下不了台。
  村民们的希望越大,那么越会被这个现实所打击到。到时候陈继发恐怕是不得不将收去的银子退回给大家。这样一来,无异于剜他的肉。
  这样,在查五婶的有心传播下,在黄氏和杨氏几个大喇叭婆娘的吹嘘下,她们将河边、田间地头以及井边都当作了她们的战场。
  而这些地方,是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最爱出入的场所。
  一来二去,不出半天,整个陈家村便都知道了这件事,一方面,前来二牛家看花的村民络绎不绝。另一方面,今年不同于往年的说法渐渐流行了起来。
  而这树杏花,则是为“今年不同往年的”的说法更是增添了一分神秘感和佐证。
  这样,不出几日,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是天降异象,说不定是老天在暗示什么。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意,觉得这不过是巧合罢了。村子里了年纪的老人便记得,天气如这般提前暖和起来的事,早些年也曾发生过。
  至于那棵杏树,毕竟开花的只是这一树罢了,村子里其他的杏树都按兵不动着呢。
  要是全村的杏花都开了,那才能叫做异象。
  但是,听到这个消息后,叶氏却是心里一喜,赶忙去了二牛家实地查看情况。
  她知道,陈继兴的机会来了。
  饶是有心理准备,看到满树的杏花时,叶氏还是吃了一惊。要说这棵杏树绝对是村子里树龄最老的杏树了,算是要提前开花也是那些状态更好的树。
  这样一来,这不是神迹是什么?

  又想到村里的那个与早开的桃花联系在一起的举人老爷的传言,又或者,她的千帆下次科举定会高?
  想到这里,不知道真相的叶氏一阵开心,有意无意地便偏向了这是天降异象的说法。
  村民们一听,更加信了,村长夫人都这样说了,那还有假?这些年,由于陈继发是村长的缘故,加之陈千帆早早了秀才,这无形让叶氏说的话更加有信服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