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证明,头发长有时候其实是见识更“长”。
见陈继发面色不善地盯着她,叶氏心里有些发虚,知道自己刚刚的话颇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味,立即转了话题。
“我的意思是,现在啊,与其生气气着自己,倒不如好好想想,该怎样向村民们交代才是正经。毕竟,大家都是希望满满的。”
叶氏不说则已,这一说让陈继发更加愤懑:那银子可是他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收了来的,各家各户都均摊了的,连几户外姓人家也不例外。
收银子的时候整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大多数村民还是支持的,特别是陈姓村民。
大家一致认为认祖归宗总归是一件大事,不过是花几十罢了。有那外姓的不愿意出银子的,陈继发也是威逼利诱,列举了认祖归宗的种种好处,更是拍着胸脯打包票一定能成功。
一番努力,这才集齐了那三倍路资外加他来回的路费。
当然,他自己也昧了一些。不过,这些银子已经进了他的肚子和嘴,或化作烟或化作大粪了,是无论如何都追不回了的。
这下好了,该如何向村民解释又不会引起公愤呢?村民的愤怒他倒是不怕,说实话,当村长这些年,他倒是历练出来了。处理大小村务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他怕的是村民们要他退钱。
除了少数的几户富户,村里的人大都还挣扎在温饱线,谁的银子也是天下掉下来的,都是血汗钱。要是听说事情没办成,估计是要他退银子的。
且还有查五婶这样的泼妇在那里等着他呢。要是被她知道了真相,以她那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还不跟他死杠到底啊。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查五婶刚刚恰好在外面,听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无他,只因陈宇昂知道了这件事,让查五婶拿着五十门赔罪,顺便补交银子。
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查五婶知道自己儿子说的是实话,不该为了五十而与村子闹翻,于是这才拿着银子到了陈继发家准备补交。
哪知,却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冷笑了一回,查五婶这才将五十放回腰里,回家去了。哼,他陈继发也有今天啊。
见自己的相公愁眉苦脸的,叶氏也是有些不忍的,她也大概知道他在忧虑什么,说到底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
因此略微想了想,叶氏便一边看陈继发脸色一边说道:“解释是一定要解释的,但现在估计是不行的了。倒不如另外说一件更大的事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然后再轻描淡写的说说这件事。你且先把信收起来,反正除了咱儿子,其他人是一概不知已经收到回信的事。”
陈继发一听,这倒是个好主意。不得不说,自己夫人倒是个有急才的。这几年村里的棘手事务,关键时刻她可是出了不少主意。
可是,一时间哪里去找这更大的事去呢。陈继发苦苦思索起来。
叶氏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也不打扰他,进屋寻儿子去了。刚刚她怎么瞧着儿子好像是瘦了。看来,念书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得想法子给他补补才行。
等儿子了秀才甚至是举人进士,她才不介意颍川陈氏是否承认他们呢。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人啊,还得自己有才行,其他的都是假的。
陈千帆正躺在床发呆呢,他在想该如何安慰自己的爹。这些日子,虽然他远在镇的书院念书,但对于这件事的始末还是非常清楚的。
陈继发及村民们的热情和心愿他自然懂,甚至,他也跟着期盼了几日。
他读的这书院叫青山书院,估摸着是从了青山县来起名的。虽然听着不大气,但一听便知是这青山县最好的书院。毕竟,连青山县的衙门也叫青山县衙门。
要说城里的书院算起来也有好几个,但从师资力量来看,青山县书院自然是排在首位的。
其他几个书院的夫子几乎都是落魄秀才,或者经年考不举人的,但青山县书院的夫子可不同,除了秀才外,还有举人老爷,这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
秀才不过是过了最基本的考试,与劳苦大众彻底地区分开罢了,但与举人相,那又差了不少。
落魄的秀才不少,但穷的举人却很少见。且二者的经历也不同,举人的经历丰富得多,要是认真指点起学子来,自然不是秀才可以得的。
除此之外,书院院长也不知道如何运作的,居然攀了进士出身、致仕在家的卢老和许老两尊大神。这两人便是在整个国家都是有名的。
虽然现在老了,闲赋在家,没有做官时的威风,但名头依旧摆在那里。是以二人虽然只是偶尔来书院转转,顶着个类似于现代客座教授的名头,但这却让青山书院迅速拉开了与其他两个书院的距离,成了附近学子梦寐以求的好书院。
这书院的学风自然是好的,可是,也不妨碍学子们分帮结派。至于谁的家世好,谁家银子多等更不是秘密。像陈千山这样的,简直排不名。
不过好在这些学子里也有来自寒门的,加之陈千帆学业不错,为人低调,口碑还算不错。
想到陈继发为了自己能够进这书院念书所付出的一切,陈千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个举人出来,让陈继发好好的开心一番,方不辜负了他和叶氏的付出。
想到出神,便未看见叶氏进门来。
叶氏一进门,看见的便是陈千帆紧皱着眉、紧握拳头的样子,心里没来由地有些心疼。
她和陈继发生了三个孩子,老大陈千竟没有慧根,心思也不在念书,早早地便学了一门手艺,叶氏又拿出嫁妆打通关节,总算是在县里租了一个铺子,自己做老板。
老二陈千凤是个女儿,眼看着要到婚嫁的年龄,但却一直未许人家,是等着陈千帆考举人,能够许个好人家。
陈千帆打小便听话,念书又进,早早过了童生试。加之是老幺,叶氏便难免偏爱一些。
这不,见他瘦了,又是这幅模样,心里边便有些不是滋味,因走前拉着他的手道:“傻孩子,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好生念书是了,一切有我。”
陈千帆的学业不错,但遇到今天这种事,的确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虽然有心想出一把力,但又觉得叶氏说的不错,也只好作罢。
假期一完,便立即回了书院,越发刻苦。
陈千帆在家休息的这两日,也不知道晚间叶氏对陈继发说了些什么,总之陈继发再未表现出任何愤怒来。
等陈千帆一离开,叶氏见依旧阴着脸的陈继发,气不打一处来便道:“要说你做这村长也多年了,我一妇道人家原不该说什么。可是,千帆回来的时候,你干嘛要当着他的面发火?你也知道,这孩子心思最重,见不得家里出个什么事。你不知道,他这两日总是心不在焉的。要是因此而影响了他的学业,我跟你没完。”
被叶氏这样一说,陈继发面子便有些下不来,好在老大在县里做买卖,女儿则去找她的闺蜜陈五妹去了,家里除了他和叶氏并无他人,又想道陈千帆这两天的确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那火便消了一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