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那波澜壮阔的晚明历史》
第50节

作者: 虎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臣,辽东巡抚李维翰泣血奏,建州卫都指挥使、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自篡称伪帝以来,视我汉家子孙为仇寇,分兵肆虐我国朝之疆土。沈阳以北无处不狼烟,边墙以外无时不杀人!辽东百姓已处在尸山血海之、鞑虏铁蹄之下!臣奏请陛下急遣大军赴辽,扫清建奴之患,救辽东百姓于水火。”
  万历帝又瞄了瞄桌子的另外几份奏折,眉头几乎是挤在了一起。那是北镇抚司及东厂报的情报。
  “据报:自万历四十四年始,奴酋努尔哈赤连下九谕,遣派八旗奴兵,清查建州几近沈阳汉民粮谷,凡每人有谷不及五斗者,皆定为无谷之人,建奴谓之穷鬼。奴酋将无谷之人定为不耕田、无谷、不定居于家,欲由此地逃往彼处之光棍,谕令八旗奴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贱奴,应立即捕之聚到赫图阿拉。并于万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青壮编入八旗为奴,女子配于野人为妓,老幼尽皆坑杀,时建奴皆称之为杀穷鬼。”

  “据报:奴酋努尔哈赤下达长谕,指责富家汉民蓄意暴乱、截杀建州勇士,乃遣派八旗奴兵,清查建州汉民钱粮,凡每户有谷过十斗、有银过十两、有田亩过二十亩者,皆定为谋乱之人。谕令八旗奴兵应将谋乱之人视为仇敌,凡遇之尽杀其人、尽夺其财,称之为杀富户。自此建奴粮饷充盈。”
  “据报:奴酋努尔哈赤下达长谕,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宣布要斩杀叛逃之人。分遣八旗贝勒等酋带领士卒,扫荡各地村庄。各酋遵令,分路去,每逢村堡,即下马斩杀村人,沈阳以北之村落俱为废墟。”
  “据报:万历四十五年正月初,奴酋努尔哈赤颁布“汗谕”,命将未杀之汉民,全部编隶汗、贝勒所属拖克索(庄),每庄十三丁、七牛,耕地百晌,八十晌庄丁自身食用,二十晌作官赋。汉民编丁隶庄后,建奴分得拨什库以奴酋均赐庄不等。至此,国朝计丁受田之制荡然无存。汉家之民俱为庄丁、毫无自由,沦为鞑虏之奴。”
  万历帝在脑海回想着几份奏折的种种条陈,只觉得一股滔天恨意充盈在胸口。万历帝猛地一挥手,将桌的奏折丢在了地。
  御书房内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侍郎李林彬四人全都低头不语,生怕一个不小心触了霉头。
  “建奴之祸已成!”万历帝一声暴喝,将旁边的茶杯扫到了地,尤不解气,指着兵部尚书黄嘉善和户部尚书李汝华吼道:“两年前朕要调兵开赴辽东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说的!现在建奴已成滔天之祸,我辽东子民已经是生不如死啦!”
  兵部尚书黄嘉善和户部尚书李汝华额头冒汗,连忙跪倒在地,连连告罪。
  万历帝继续怒吼着:“这些奏折说的建奴暴行,简直是我大明的耻大辱啊,辽东巡抚李爱卿的奏折,是我辽东子民的血泪!是我辽东子民的累累白骨!”
  兵部尚书黄嘉善自责道:“陛下息怒,臣确实是低估了建奴。臣原本认为建奴地不过百里、民不过十数万、兵不过数万,充其量不过是西南吐司之流,但不必过度担心。没成想确实姑息了一头恶狼。臣愿意承担罪责,请陛下责罚。”

  户部尚书李汝华也是说道:“臣和黄尚书一样,也是低估了建奴,没有力争及早出兵将其剿灭。臣愿与黄尚书一同承担罪责。”
  方从哲心十分高兴:“你二人在如此重大的要事判断失误,活该倒霉!这回你们可是栽了,看来我可以考虑考虑兵部和户部的后补人选了。”
  听着二人的话语,万历帝反而有些平静了,身为帝王,御臣之术自然是了然于胸。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方从哲,万历帝说道:“传旨:兵部尚书黄嘉善、户部尚书李汝华耳目不清、事理不辩,以致朝政失衡,至于困局。着罚俸一年,以充军饷;各自表请罪,以观后效。”
  兵部尚书黄嘉善和户部尚书李汝华一听激动不已,连忙叩拜谢恩。
  首辅方从哲也是一愣,转念便明白了,心有些失落。
  几人的神态无一例外的落在了万历帝的眼,心冷笑一声,说道:“你们的事料理完了,建奴怎么办!朕辽东的子民怎么办!辽东数千里的疆土怎么办!”

  万历帝看了看低头看蚂蚁的方从哲,没好气的说道:“方首辅,内阁有什么章程!”
  “启禀陛下,内阁已有商议:这建奴之事,需调遣大军开赴辽东,以能臣为辽东经略加以统御,再以悍将为将帅领兵讨伐建州,一举荡灭之。”
  “详细的条陈呢?可有人选?”
  “这。。。。。。”方从哲缓了一缓,说道:“陛下,调兵遣将之事,是黄尚书的分内之事,具体人选还需臣与黄尚书商议才是。”
  万历帝看着款款而谈的方从哲十分的恼火,这个首辅是一个坏事不沾身、好事揽入怀的主,而且还精于党争。一刹那间,万历帝有了一股裁换内阁首辅的冲动,但想到目前朝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暂且放下。
  “那赶快商议,十日之内,朕要看到详细的条陈。值此危急之时,方阁老,你要做好你的位置!”万历帝扫了一眼方从哲,冷冷地说道。
  “臣。。。。。。臣必定尽心竭力,不负圣恩。”
  不再理会方从哲,万历帝看向户部尚书李汝华,问道:“李大人,调集一支十万人规模的援军赴辽,户部可能担负的起?”

  李汝华一脸的苦相,几乎是哀求道:“陛下,自万历四十年以来,各地气候皆是反常,各省天灾、民乱不断,处处都需要钱。如今户部已经是入不敷出了,这几年都是在吃老本,用往年积攒下来的库银支撑着,眼看要支撑不住了。陛下,恕臣无能,这十万人马的费用是万万支撑不住的。”
  万历帝极力压住心的怒火,问道:“那能支撑多少人赴辽?”
  “最多。。。。。。最多三万人马,最好是从山陕、山东、北直隶等较近省份调兵。”
  “那怎么能行!”兵部侍郎李林彬此时也顾不什么体统了,直接喊了出来:“陛下,臣是去过赫图阿拉的,亲眼见过奴兵的锐利,绝对不能轻敌。要知道,如今建奴已是带甲十万了,三万援兵是万万不够的,说句犯忌的话,三万兵去了也是给建奴送肉!”
  万历帝点了点头,示意李林斌继续说下去。
  “谢陛下。”李林斌继续说道:“陛下,方阁老,黄尚书、李尚书,以臣看来,建奴之志向不在辽东,而是在天下。臣在赫图阿拉,所见建奴之人,无论男女、老幼尽皆整兵备武,建奴是在用全族之性命以博取天下啊!此外,建奴之孩童自七岁起教授弓马兵器,武艺、兵器不精者,皆遭族人唾弃、双亲不近,而且必受严惩。如此,建奴男丁及至成人已然精兵,如此之兵马建奴已有十万之众。试问李大人,三万援兵可够用?况且从山陕、山东、北直隶等较近省份调兵也是不妥,北地之兵要么松弛已久、不堪重用,要么临近蒙古,不能轻易调动。当从南方调兵,最好是浙兵和川兵!”

  万历帝听完脸色略有缓和,说道:“李侍郎所言句句在理!”
  “这。。。。。。户部确实是没钱啊。”
  “没钱想办法筹集,否则要你户部有何用!”万历帝呵斥道。
  李汝华苦着脸,说道:“是,臣尽力筹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