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
第9节

作者: 夏晓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和一位同学打了一架,就是因为对方调侃了我爹的名字。我爹的名字叫“金山”,这样比较特殊的名字成了关系不好的同学的调侃对象。大家都知道“神笔马良”故事中,大官让马良花了一座金山。他们和我一闹别扭,就开始讲“神笔马良”的故事。
  还有一名同学,长得很黑,有人叫他“黑锅底”,这个名字他非常忌讳,每次别人一喊,就上去干架,反应特别激烈。后来我才知道,他爹的名字叫“黑锅”,乡亲们都是这么称呼小名儿,具体他爸爸叫什么名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大人们不在乎叫小名,就是孩子们比较有趣儿,很多人打架都是因为说了父母的名字。尤其是那些父母名字叫的比较奇怪的,孩子在学校一直受人调侃。

  不仅仅是父母一代影响了孩子们的交际,甚至个别人中,受到爷爷一代的影响。我有一个同学,他常常说起他爷爷当年是被饿死的,当初给某位同学的爷爷干活儿,就拿走了对方家里一些菜叶子,还被追了回来。他还告诉我们,那小子的爷爷是地主,专门欺男霸女,然后对我说:“你小爷爷当年也被他爷爷欺负。”
  “我怎么不知道?”
  “那时候还没有你呢,你怎么会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的呢?”
  “听我爷爷说的。”
  “那时候有你了吗?”
  “没有,但是有了我爸爸。”
  “那是你爷爷小时候的事情,怎么会有你爸爸?”
  “我爸爸小时候,见我爷爷说的。”

  “是真的吗?”
  “绝对是真的。”
  …
  这小子常常给我们讲解放前的故事,故事讲完我们这帮贫农出身的孩子都和那小子成为了对立。尽管孩子们大多数早已不在乎家庭出身,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隔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班那两位同学在一起关系就没搞好过,常常动不动就动手打架了。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我们当地还流行拜年磕头。大年初一,必须给长辈磕头,早晨起来,一家人就得挨家挨户的串门,给辈份大的人磕头。一般情况下,对方家里只要有父母,不管他的辈份多大,也轮不到给他磕头。当他父母没了,才有人给他磕头。
  村子里老理儿特别多,还有多村子,把整个家族都叫出来。一个村子往往某个姓氏都曾经是一家子,他们要全体参拜自己的家谱。
  列祖列宗的名单都写在家谱上,辈儿最大的人先参拜家谱,磕头后站在家谱旁边,有比他们小一辈儿的人,给他们和家谱同时磕头。这一辈儿的磕头后,再站在家谱的旁边,下面的人再依次进行磕头。
  磕头还是很有讲究的,不是乱磕的,如果不分辈份的话,就会乱了规矩。很多人年龄比较大了,辈份儿小,也得给一些辈儿大的小孩子磕头。我们家在“夏家”属于很小的辈份儿,父母从年轻开始,就走街串巷的给大辈儿磕头,一直走了大半辈子。
  村子里辈儿最大的人,比我要大六辈儿,也不知道我们家是从什么朝代就开始计算辈儿了。每逢过年,对方家院子里都会扑上席子,坐在北屋的门口的台阶上,等待晚辈的参拜。
  我们家人辈儿小,就找不到这种被参拜的感觉。我爷爷的叔叔现在九十多岁了,我曾祖父是他的大哥,他的年龄和我爷爷却差不多。
  这个老头儿也是老顽童的性格,越是这样的人活得年级越大。人年纪大了,辈儿也渐渐熬上去了,终于受到了被人参拜的感觉,有人给他磕头的时候,他都会说一声:“平身吧!”
  记得我们每次交完学费,学校老师就炖一锅肉,几个老师在学校里解馋。那时候,也都是过生日才有机会吃一顿肉,当初没有多少贪污现象,很多系统监管也不是那么强大,学生家长拿出多少钱学费全凭老师说了算,也没有其他的了解信息的渠道。
  从这种现象分析,学校肯定多收了学费,数额应该不会多大。当天下午整个楼道都弥散着炖牛肉的味道儿,老师走到班里说:“下午,老师们要开会,大家可以早点放学。”
  学生们也都不傻,一边往回走,一边说:“老师们开宴会呢。”
  回想起当初的事情,想想那时候的人生活都是比较清贫的,谁请谁下一次馆子,都会一辈子记得对方的好,甚至帮人赴汤蹈火。甚至听说村子里谁被外村的人欺负了,就从村子里找几个人,请大家吃顿馆子,那些人就帮他去打一场架。

  八十年代初,谁请你吃顿饭,那是很给你面子。现在,你能够赴约参加谁的宴会,就是很给谁面子。总之,是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很快,人们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远超了当年的刚解决温饱的阶段。
  当初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父母是大款的,也不过家里就是一个万元户。现在来看,很多人一个月的薪资就成了万元户。
  当我们渐渐的长大,有些人渐渐懂事儿了,开始对女生有了好感。表面上看,男女一排桌都画一道线,谁过了线,就会发生口角和矛盾。事实上,很多人盼着和美女同桌。我们读到五年级对时候,有一女学生谈起了恋爱。
  如果不是我亲眼见那个男生的情书,我是不相信的,也不相信谁有那个勇气向女生表白。你或许不解情书怎么就被我们看到了?这件事也怪那个男生,他写情书约女孩子出来,还很自豪的让另一位同学看了一遍,那小子是班里出了名的八卦。
  第二天,整个班里都知道了这件事。张亚军知道后,说:“晚上咱们去捉奸!”
  很多同学一致同意,其他的同学是处于好奇,或者处于嫉妒。张亚军一定是处于嫉妒,他之前曾经私下和别人说过他喜欢那位女生,结果被人家约了会。他内心里醋意大发,要带大家去捉奸。大家根据情书中说的时间和地点,班里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出动了。
  张亚军带头儿,说:“看到情况后,回去告诉老师说。”
  人多目标大,由于动作太大了,不免被谁走漏了风声。约会的当事人知道了,临时变换了约会地点。变到哪里了?大家不知道,张亚军带着捉奸队伍整个村子周围巡逻了好几圈儿,也没有找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