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宝也能成大师》
第43节

作者: 龍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不差,你也不差啊,一千八多好听。”余耀说着,直接把钱点了出来,一小沓红红的票子递到摊主面前,摊主装模作样说了一句“忙乎半天,赚你百八十的”,而后将钱给接了。
  摊主这里没盒子,找了些报纸裹了几层,又套了两层塑料袋。这东西不轻快,这样算是较保险了。
  老周他们三个,在余耀谈的时候没多说话,但心里早急不可耐,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在他们眼里,余耀不可能当冤大头,一千八买一件“妖怪”。但这东西,他们三个确实是一点儿都没看明白。
  离开摊子,他们直接拉着余耀走过拐角,又斜着往里,到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
  “来来来,给余教授敬烟,给我们讲讲这个‘妖怪’,到底是何方神圣的‘坐骑’?”老周笑呵呵递一支烟。
  余耀看了看他们三个,“景泰官窑啊,没看面带着款儿么?”
  “求求你了,这时候别装逼了。”濮杰做告饶拱手状。
  余耀一脸认真,“真是景泰官窑,器型,釉色,年份,都没跑儿。”
  “黑三代官窑哪有几件留下来的?更不可能带款儿啊!而且这款儿太妖了,都具体到年月日了!”老周都有点儿急了。
  “是因为这年月日,更是一个明证!”余耀压压手,“听我慢慢说。黑三代官窑不带款儿,是这么说。但是如果是祭器呢?如果是因为某件大事奉旨烧造呢?”
  老黄捏了捏下巴,“你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儿。这香炉,像是祭天用的器型。”
  “景泰三年三月二十八,奉旨烧造,用以祭天,是极有可能的。”余耀深吸一口烟,“景泰皇帝朱祁钰,是在正统皇帝朱祁镇被俘的时候登基的。朱祁镇放回来之后,却被他软禁,那是不想退位了!他不想退位,可当时的太子,还是正统皇帝的儿子朱见深呢。”
  老周依稀似乎想起来点儿什么,“你接着说。”
  “所以啊,景泰皇帝朱祁钰软禁了正统皇帝朱祁镇之后,还得干件事儿,是废掉原来的太子——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余耀接续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立朱见济为太子,是景泰三年四月,而这个香炉是三月二十八烧造的。”
  老周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这件香炉是祭天用的,是为了立新太子祭天用的!”
  余耀颔首,“黑三代的官窑器很少,而且都不带官窑款儿。但是这一件祭天香炉,太特殊了,当时废旧立新,皇宫内外、朝堂下,必定有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对于御窑厂的督陶官来说,烧这么一件为立新储而祭天的香炉,绝不是个好差事!”
  “对,对!这时候加个款儿,表明是奉旨烧造,那不管赞成派,还是反对派,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老周连连点头,“这完全能说得通了!”
  “再配合年份鉴定,工艺水准,这不是一件景泰官窑么?”余耀眉头舒展,“这个漏儿,不知道这点儿事儿,还真不好捡起来。”

  当时,朱见深的太子位确实被废了,朱见济成为新的太子;但是他连当太子的命都没有,第二年死了。后来朱祁镇再度登皇位,朱见深又成了太子。
  而朱见深登基之后,是成化皇帝。
  “宣德骰子碗,景泰官窑香炉,你捡的这俩漏儿,光靠眼力还真不行!”老黄竖起大拇指,“服了服了,彻底服了!”
  此时,一直没放声的濮杰却开了口,“我说,这些你都讲明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这件香炉当时应该是被运到京城的,怎么会又出现在瓷都呢?”
  “我去,你还真是粗有细。”余耀应道,“这个我也没多想。这香炉烧成后,没有被运到京城,也没有被敲碎埋掉,确实有点儿怪。要说祭天之后,重返瓷都,更不可能。”
  余耀说敲碎埋掉,是明清时期御窑厂的规矩,烧造的官窑器,若是出窑之后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用了,都是要被敲碎埋掉的。

  所以,如今在瓷都乃至周边,地下仍埋有大量的官窑瓷片,因为施工挖出来是常事儿。而且,有不少专门干这个的,甚至在御窑厂原址周边租了院子,打地道专门挖瓷片。
  老周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沉吟着开了口:
  “当时皇权斗争很激烈,这东西烧出来,万一运出御窑厂,在瓷都附近,又被反对势力派人偷走、抢走或者设计弄走什么的,而且机缘巧合没毁掉,这个不是没有可能。”
  濮杰却对他们反复推敲不以为意,“这都不用琢磨。这摊主又不是自己挖出来的!你们想想,好几百年过去了,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算是入了京城,用了,以后几百年机缘巧合,流出皇宫,在民间兜兜转转,最后又到瓷都来了,这个不也可能?”
  老黄点点头,“只要年份和工艺到位,配合这个款儿,是可以认定的。至于出现在哪里,历史的事儿,谁也说不清。实在不行,可以去做个碳十四或者热释光检测什么的。”
  余耀提了提手的袋子,微微抬头,一脸自信,“不必,我觉得没问题。而且这路东西,我也不会轻易出手。”

  他现在不算有钱,可出手了几件东西之后,暂时也不太缺钱,有好东西,是可以留一留的。
  特别是这件香炉,这辈子也未必能碰到类似的第二件。
  虽说只是余耀捡了漏儿,可他们三个也涨了见识,又是一起来的,也都挺高兴,一时间说说笑笑继续逛摊子。
  天色大亮了,市场里的人却慢慢少了点儿。走了的,大多是老客,愿意赶天不亮的氛围。
  老黄他们多个想法,对于瓷片摊子更加留意一些,之前看了几个,虽然也有不少真品,但总体都不太满意。
  所以,又发现了一个较大的摊子之后,他直接去了。
  这摊子占了常规的两个摊位,瓷片的种类较多,而且单色釉的东西不少。老黄是琢磨着想想试试瓷片镶嵌,做挂屏出售,所以对单色釉的瓷片更心。因为若是青花或者釉彩什么的,做挂屏花花绿绿的未必好看。
  余耀对瓷片不是很感兴趣,不过这会儿也有点儿累,站在一边看了看。老周和濮杰也不感兴趣,跑到附近的摊子看了起来。
  这个瓷片摊子有两人守着,年纪大的五十多,年纪小的二十多,瞅着眉眼有几分相似,像是爷俩儿。
  果然,老黄聊了几句,期间听年纪小的叫了年纪大的一声“爸”。
  “小兄弟。”余耀正看着,听到有人招呼,一看原来是摊主赵海生,老赵,是摆影青小碗那个。

  “诶?老赵,你这收摊了?”
  “没有,我老婆来送饭,我吃完了,她看着摊子呢,我这也插空转转。你怎么不逛了?这是收着好东西了?”老赵指了指余耀手里的袋子。
  “嗐,瞎拿一件。”余耀努了努嘴,“我和朋友一起来的,他正在看瓷片呢。我稍缓缓。”余耀努了努嘴,单手摸出烟盒,递烟给老赵。
  老赵接过,很懂规矩地没追问余耀手里的东西,看了看摊子,略略压低声音,“我刚才还没注意。原来是蓝戳的摊子,他的瓷片地道,研究二十年了。”
  “那真是不短了!人家燕京那位叫片儿白,他这是片儿蓝啊。不过,这名字有点儿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