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100位重庆人。。。(长期忆写中)》
第16节

作者: 王老大哥2012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2-04 11:06:03
  三个50后家庭中的80后不幸离世…。(1)
  咋天傍晚,外出办事的妻子回来后,有些惊异地对我说,今天去那厂家没有找到人,自动车那帮人全都去了石桥铺殡仪馆;
  后来一打听才晓得,江某的还没结婚的30多点岁的儿子,竟然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了!
  脑溢血?我也是大吃一惊,只听说过原钟表厂一些老年人因脑溢血或离世或瘫痪,而30来岁的80后人,居然也会有如此的,这的确是第一次知晓呀!
  江某是我在手表一厂时认识的同事,我是1981年底从军队转业来到钟表厂的,而他则是1970年进厂的超龄生;自动车车间曾经的一个副主任;
  来到钟表厂的两年后,我到自动车车间担任过党支部书记两年,于是,我俩都有了曾经的自动车车间资深员工的缘分相连;
  而更有相连因素的另一点,则是早年间的我们两家都居住在钟表厂职工宿舍的同一栋楼房里,他家那可爱的小儿子,我也时而看到过。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吧,能干而懂技术的江某离开衰败的钟表厂,去江北那边开办了一个自动车零件加工厂,一路顺风地发财做生意,家也搬去那边,据说是住上别墅了。
  总而言之,他算得上是从钟表厂走出来的一个中等规模的成功老板了,原钟表厂人士的朋友圈子里,时而有一些关于他的引人羡慕的信息传播着。
  再之后的1998,我去了宗申机车公司打工,一干14年,从此顾及不到原钟表厂的那些人和事;
  直到三年前,年末在沙坪坝公园里,原自动车车间的一些老员工发起组织了一个车间同事大聚会,有百来人参加;
  车间曾经的那些历届领导人也来了,我与多年未见的江坐在了一桌,总算又有了一番寒暄及交谈;

  相互的近况了解中,我才知道江早已关闭了那厂,用一笔雄厚的资金,投入到股票证卷业中去了[
  用他的话说,搞老式的机械加工太累,还是而今的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同时呢,他也发了一点不满牢骚,说与自己80后的儿子矛盾多,因为他老是不耍朋友,不谈结婚,急坏了当妈的,郁闷了当爸的。
  有趣的是,江在桌上的这一谈,竟也引来了另一位资深老主任吴某的共鸣,说他家的儿子不知为何也是如此,上了30岁了,恋爱及婚姻一事无成。
  吴曾是重庆市经委的主任,厅级干部了,刚退休不久。
  而今,万万想不到,一夜之间,江某的家庭成了失独家庭;
  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失子,人生一大悲剧…。
  我为曾经的同事江,痛惜不已,谨以此记。
  —已于2018、10、23在重版《三个50后家庭中的80后不幸离世…。》一帖中发表
  日期:2018-12-04 13:30:45
  三个50后家庭中的80后不幸离世…。(2.上)

  杨某,女,50后人,当年手表一厂的一个女强人,其最高职位是任过自动车车间的主任。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里,手表厂方兴未*,人才辈出;
  那几年,在女强人曹厂长的带领下,生产计划调度科的职员杨,泼辣肯干,风风火火,与各车间的人打交道,从不怕得罪人,颇有一种女强人的韵味;
  于是呢,杨深得女厂长的赏识,再加上她早年原本也是自动车车间的一名操作工,懂行,就被厂部提拔起来去自动车车间任了副主任。

  而那时的主任仍是老朱,我在钟表厂里最要好的朋友;
  我俩是在八三年里差不多同时调动到自动车车间去任职的,我是车间书记,他是车间主任;
  我俩对车间的管理工作大胆改革,配合默契,两年里取得的各种成就在整个钟表公司里都名声在外了。
  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一些非议,于是,我被调离车间到厂工会作了一个文体宣传干事;
  办公室与生产科同在一层楼,自然也认识了杨;
  而老朱这个重大毕业生,后来则在这个泼辣且有心计的杨副主任的各种方式的变相挤压之下,不到半年的功夫,就被调离去了另一车间作副职,而她自己,则升任为了本车间的主任一职。
  那时节的杨,颇有春风得意的态势;
  住家在渝中区的她,其老公是政府部门的人员,家中又有一个小儿子,在男女同事面前,一直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女强人的气质油然而生。
  再后来,开始不景气的手表厂在钟表公司的框架下多次调整,杨也只是在自动车车间干了一两年,又回到了厂部机关;
  几年后,则离开钟表厂,利用其人脉关系去了轻工系统的一家好单位。
  2002年,当钟表厂正式破产,不少的职工生计都成问题时,熟人朋友圈里,仍有杨一家三口人,生活仍是悠然自得的消息不时传来。
  …
  日期:2018-12-04 13:53:01
  三个50后家庭中的80后不幸离世…。(2.下)
  然而,不幸的事情,终于在十年前的那个夏天的晚间发生了;

  杨的20多岁血气方刚的儿子,与两个朋友在离家并不远的那条背街上的大排档吃夜宵时,与那里在坐的一位打滚青年无意中发生了一点小小的肢体碰撞,继而引起一阵口角争执;
  最后,本来都已各自分开了,却不料,那位打滚青年突然转身回来,掏出随身带着的一把小刀,猛然向杨的儿子的胸膛剌去;
  没有防备的他,倒下了,那一刀剌中了要害,被人急送到医院的杨的儿子,最终没能抢救过来,不幸去世了…。
  当时,赶到医院的杨,犹如遭受到了晴天霹雳,一下子昏厥过去,不省人事;
  几天后,头发丛中竟然生出了不少的白发;
  从来都是坚强样的杨,一脸的呆痴状,人突然显得苍老了许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