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第43节

作者: 老娘路人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22 17:19:22
  帝国乱象:蜂拥而来的大鲨鱼(12)
  果然一年以后,他回英国了,耆英也升职回了北京。广州方面的高管分别换成了两广总督徐广缙以及广州巡抚叶名琛,而英国这边则派遣了另一位有殖民地工作经验的文咸出任第三任香港总督以及驻华全权大使。这位文咸毫无疑问是很有办事能力,据记载香港正是在他手里开始慢慢走向正规,不过面对他前任留下的这个所谓的入城协定,文咸很快就发现一切都如前所述,根本就没什么实际价值,因为当时间到了,他去要求广州官方履行条约内容的时候,对方敷衍他的台词,就是广州民情很糟糕。

  更糟糕的是偏偏这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已经不能如戴维斯那样直接拿军队要挟。为此文咸只好忍耐着内心一万匹草泥马,主动前往广州两广总督衙门要求与徐广缙当面会谈。话说这还是英国人第一次这么客气,可是徐广缙拒绝了,因为他觉得文咸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后来大概还是由于害怕事态升级,出现战争,徐广缙与文咸还是会面了,具体时间是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二十八,地点是英国人的船舰。

  可面对文咸的交涉,徐广缙仍然是一句话,广州城不安全,你们要贸然进城,到时候出了事我们可管不了。但也许是怕英国人炸毛,他后来又补了一句,不如我写报告向我们的皇上请示一下。面对对方的说辞,文咸只能耐着性子说,那好吧,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我建议用我们的军舰送报告。徐广缙当然say no,帝国上下谁不知道皇上最讨厌英国人的东西靠近他,连忙说,我们的驿站足以应付,不到俩月就能收到皇上的回复,就这么办吧。文咸无奈,只好要求必须在三月初九给回复,然后双方散场。

  事后徐广缙确实也写了奏折,可是在等回复的日子里他也没闲着,而是暗中指使广州人起来闹事,鼓动他们到处张贴告示,甚至聚集壮汉进行操练,总之有多热闹搞多热闹,希望借此吓唬英国人。另一方面,接到徐广缙奏折的道光却害怕英国人会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发起战争,给徐广缙发了一道密旨,允许英国人入城一日游。其实这密旨三月初九到了广州,然后徐广缙一看老板这么怂他不乐意了,不但把密旨藏起来,还给道光重新上了一道奏折说,就算我们说不同意他们进城,一时半会也打不起来,何况现在广州百姓闹得这么凶,他们未必有胆子尝试。再说了就算打起来了,我们没有允许他们进城是占着道理的,百姓一定会拥护我们,这绝对比轻易满足英国佬得罪老百姓划算。

  日期:2018-03-24 17:19:52
  帝国乱象:江河日下的大清内政(1)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天灾人祸总是相伴而来,道光时代也不例外。
  根据记载,就在道光二十一年,当中英鸦片战争进行到紧要关头,黄河突然闹脾气大涨水,结果河南祥符三十一堡段大决口,河水直接冲到河南省,围困开封达八个月之久,波及的省份一共就有五个。如此这般之下朝廷不免要大规模花钱救灾,另一面跟英国人的战争又没有打赢,眼看着又是赔款,又是军费,又是赈灾,道光这个皇帝的日子,那可真是相当不好过。可谁让他赶上了呢?只好咬牙撑着,但老天有时候爱耍你,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偏是在这种关头,偏给道光和大清帝国送上一份“惊世大礼包”来,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库被盗案。

  要说这案子,先要说一件小事。话说那还是道光二十三年,《南京条约》签订完毕后,朝廷忙着善后,小老百姓忙着奔生活。在北京,有一个在户部银库当库丁的家伙叫张诚保,他有个哥哥叫张亨智,手里攒了不少钱,就想给自己儿子张鸿利捐个知州当当,于是拿出银子装了十一个袋子,拜托自己要去户部交差的妹夫代为护送到户部银库,说已经和弟弟张诚保交代好了,只要把钱送进去就行了。

  日期:2018-03-25 16:53:22
  帝国乱象:蜂拥而来的大鲨鱼(13)再修订
  徐广缙的折子送上去了,可是却没时间等道光的回复,因为和文咸约定好要给答复的日子马上就到了。这哥们话说也是胆儿够肥,把心一横,索性编一个瞎话骗文咸,就说我们皇上回复了,不允许英国人进广州城,把文咸气得冒烟,可是架不住英国国内这时舆论导向变了,不再支持政府对华动武,结果最后此事就此不了了之。后来在北京的道光知道了前因后果,一高兴,不但没有追究徐广缙,反而给他和叶名琛两人一人封了一个爵位,奖励他们办事灵活。

  这里稍微科普一下,这位徐广缙此后一直在广州以及两湖做官,为人十分公正,做事精明干练,手段灵活,多次利用形势为国家挽回面子,替老百姓出头。其中有一次一位中国平民因为冤愤杀死了葡萄牙一名外交官员,各国趁机鼓噪,想把事情闹大,徐广缙一方面积极交涉以平息争端,另一方面悄悄派人买通一个死囚给有冤屈的中国平民替死,偷偷将他释放。
  如今再说当时被道光“皇恩一体均沾”的其他国家。首先当然是美国和法国,以他们所签订的条约来说,这两家坑中国其实比英国人狠多了,但那时候一来中国还处于传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对很多近代化的东西都是懵懵懂懂,就算被坑了,也要等个很多年才会的过味道,再一个这两个国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并没有像英国那样公然拿着洋枪洋炮跟中国人叫嚣,最后就是前面说过的,当时人想法比较单纯,认为敌人的敌人就一定是朋友,所以对这些侵略者缺乏防范意识。

  至于当时另一些跟风而来的小国家,也在这种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迷梦下,被大清帝国官方不加区别的给与了和英国同样的贸易好处,皆大欢喜。
  日期:2018-03-25 17:20:59
  帝国乱象:江河日下的大清内政(2)
  这妹夫叫周二,为人很实诚,当天就把银子送去了,并且找到他弟弟张诚保帮忙交付。按照户部的规矩,银子送进去前要在院子里点算,过称。说起来也是鬼使神差,张成保在称银子的时候,一时口误,把第二袋银子说成是第三袋,那一旁负责监督和记录的官儿也不知道是打通宵麻将打多了还是怎么地,开小差去了,居然也没留意,直接就写第三袋。张成保一看这情况有点儿意思,贼胆一起,索性就依样画葫芦,在交到第七袋的时候谎报称第十袋。如此一来,当他们交完了银子,还剩下四口袋白银,大约是四千多两的样子。张诚保于是将这些漏报的银子带了出去,并且告诉给周二。

  由于户部银库天天都有值班,眼睛多,别的人很快也都知道这件事,于是张成保的一些同事就起哄,要他分好处。一些路人也趁机揩油。如此一来,等张诚保他们把袋子送到哥哥家开的万泰银号去点算,发现只剩下三千七百两。却不想银号的管事们知道了这银子的来历,也想要好处。张亨智不如他弟弟有脑子,抠门,不肯给,还跟这帮管事吵闹起来。古语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他这么一搞,这帮管事那还能轻易放过,当时就给告到官府。然后因为事关银库,地方不敢隐瞒,把事情上报刑部,就这样,当今天子道光也知道了这件事。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大清帝国的财政制度。皇上以及后宫,那是单另算,由内务府管理。此外全国的赋税,则是由户部管理。户部为了存储各省上交的银钱以及实物,比如说药材、绸缎、颜料等等,专门修建有三种库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储藏银钱的银库,也就是类似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