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有这么厉害,一年画一幅画,其他的时间都用来睡觉!”,罗雪芳道。
“台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年只画一幅画肯定得废啦!”,王竹筠道。
“性子是这样,高教授勿怪!”,李长青道。
“没事!”,高晓均也没自负道别人见他的画非得神色大变。
“不行,站得累死啦,我去抱一把草!”潘雨婷扶着腰道。
“我也去!”,罗雪芳道。
“咦,这里还有画板呢!”,潘雨婷见李长青放在门口的画板惊讶地道。
“李校长画画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爱好?”,高晓均笑着问道。
“业余爱好,自己学的画着玩!”,李长青道。
“难道高老师来一趟,李老师可以让高老师指点一下。”
沈若琳知道高晓均在校外辅导都是每小时以千计费,好意地提醒李长青道。
“好啊!”,李长青对高晓均的实力还是挺认可的。
“先画一幅图,看看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高晓均很欣然地答应,他也想知道能将书读到国学大师层次的人画画是什么水平。
李长青在洗砚池旁将《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练习数百遍,布局、着色等已烂熟于胸。
高晓均见李长青提笔的姿势很专业,心里想着莫非是位高手?
但却见李长青连感受、思考的步骤都省掉,架起画板直接画起来,期待感去掉几分。
画画前不仅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做到胸有成竹,更重要的是感受其的意境。
即便是自己经常居住的环境,也要在动笔前先扑捉到其的意境。
高晓均从李长青的流程来看,可能脑海里没有意境这个词的概念。
沈若琳、潘雨婷等也都以为李长青只是业余水平,想看看存在哪些缺点。
李长青手的毛笔如行云流水,在白色的宣纸描绘着钟南山的景色。
高晓均从第一笔看出,李长青的用笔很专业。
当山形的轮廓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出李长青的用墨、用色、用水已经登堂入室。
整座山的跃然于纸时,高晓均可以感觉出其磅礴欲出的气势,山体像是耸立在白色的宣纸之。
通过纸张能体会出钟南山重岚叠嶂的万千气象,这是钟南山山势的意境!
高晓均已然震惊,能直接画出钟南山的意境,说明在山水画领域已经不弱于自己。
这真地只是业余爱好,自己画着玩吗?
关键是画的主人还是一位自称山野村夫的年轻人,给他这位大学教授活路么?
高晓均心里在无声地呐喊,李长青展现出的水准已经让他相形见绌。
由远及近,李长青还在专心作着画。
带给高晓均的惊讶越来越大,照这样下去,谁指点谁还不一定呢……
高晓均将目光从李长青的画作转移到李长青本身身,这究竟是位什么样的年轻人?
天地尽在吾手,日月略藏心。
李长青将钟南山勾勒在宣纸之,继续画着山脚下的小木屋、竹丛、兰花。
小木屋以巍峨壮丽的钟南山为背景,却丝毫不显得渺小。
山野里竹丛坚韧挺拔、兰花高洁清雅,更衬托出小木屋的幽静深远。
整幅画从未出现任何人影,但小木屋有人居住、兰花有人打理,可见是有人的。
再联想到小木屋后的钟南山,营造出‘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的隐士高人形象。
并不单纯是钟南山、云雾、小木屋、竹丛、兰花的意境,融合在一起使人仿佛身临深山幽谷寻访隐士,可大山云雾笼罩隐士却不知去向。
将几重意境叠加在一起,又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境。
高晓均重新将目光转移到画作时,几乎感到窒息,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想着自己洋洋得意地将画作送给李长青,不禁老脸一红。
他的‘山色有无’体现出云山共高下的胜景已属非凡,但却仅是山、云的意境。
而李长青的《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却将钟南山、云雾、小木屋、竹丛、兰花整体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另一种深层次的意境。
两者有天壤之别,根本不在一个等级。
想将画的多种意境相融合,需要拿捏好其的韵味。
李长青整天待在钟南山,对钟南山一草一木的领悟非高晓均可。
而且李长青将《云栖竹树茂幽兰满山》练习数百遍,逐步改进其的不足才逐渐完善。
高晓均第一次来钟南山,却能在短时间内画出钟南山‘山色有无’的意境。
若换个背景重新作画,李长青可能不如高晓均。
可见李长青即便有诸子百家这样的作弊利器,短时间内也难及高晓均几十年的苦功。
但李长青没有过多解释,将全部精力集在手的毛笔之。
“天呐,好想住到画里去!”,罗雪芳幻想着隐士生活羡慕道。
“说好的业余爱好呢?”,孙琼燕不可思议地道。
“只能说真大神,无需解释!”,潘雨婷做膜拜状道。
“臻于化境,丹青圣手啊!”
高晓均对画的鉴赏能力远超潘雨婷、孙琼燕、罗雪芳,叹服道。
“这是,传说的画有画么?”
沈若琳美目圆睁着,难以置信地望着李长青的画板。
她从小展现出绘画的天赋,来鲁美后进步飞快,离能画出意境也只差半步。
一直是众人口的天才画家,但李长青似乎才她大几岁,却有着丹青圣手般的实力。
“恐怕算是高老师也不如他吧!”,沈若琳在苦涩地想道。
“画好啦,请高教授点评!”,李长青收笔道。
“呵呵,李校长说笑了!您这水平,指点我还差不多,哪敢班门弄斧!”,高晓均尴尬地笑着道。
“高教授是专家,大家交流一下。”
李长青知道自己的情况,诚挚地道。
“那麻烦再添杯茶!”
高晓均见李长青天纵之姿,却不恃才傲物欣然答道。
李长青重新给高晓均倒茶,分坐在木桌子的两端。
两人从国画的古典理论,到时代变迁的技法革新无所不谈。
沈若琳、潘雨婷、王竹筠等在一侧神情专注,非常认真地听着。
李长青对古典理论的深刻见解,直接让高晓均耳目一新。
而高晓均将时代前沿的理念,融合到国画创作也给李长青一些启发。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午十二点,两人兴致正浓。
“呜呜!”
两只黄鼠狼幼崽肚子饿极,不合时宜地发出低沉的声音。
“不好意思,有点事得处理一下。”,李长青起身道。
“好像是小动物的声音,你养的么?”,罗雪芳问道。
“嗯,两只黄鼠狼的幼崽!”
日期:2017-12-25 06:5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