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卫生所》
第44节

作者: 海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长青对这一切却毫不知情,卖完韭菜收拾东西打算回到钟南山。
  “刚才你读书的样子好酷啊,可以加个微信不?”,潘雨婷在孙琼燕、王竹筠、罗雪芳的怂恿下鼓起胆气对李长青说道。
  “不好意思,我基本不用微信的!”
  李长青在山里连手机都很少用,更不用说微信等社交软件。
  “好吧!山里头都通啦,你还不用微信?”
  潘雨婷大美女一枚,第一次主动找异性要微信却被拒绝,受挫地道。

  “嗯!”,李长青只是点点头,没有过多的解释。
  山天地青山石潭小溪为伴,书里乾坤今古圣贤成友,其的快乐又有几人能懂?
  “哈哈!”,孙琼燕、王竹筠、罗雪芳等人见潘雨婷吃瘪笑成一团。
  “青哥,这要是大娘知道,能追着你说半天!”,李红豆适时地道。
  “呵呵,李校长对《论语》的见解鞭辟入里,受益匪浅!”,高晓均也笑着道。
  “高教授过奖。”,李长青道。
  “李校长独自一人住在山?”,高晓均问道。
  “嗯!”
  “想带着学生去山里写生,又没有向导怕迷路,不知李校长方不方便?”
  “等我去山里的养鸡场喂些食,带你们去!”
  “没问题,我们同你一起去!”
  高晓均在心里将李长青定位成隐士,很好山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嗯!”,李长青点头道。
  站在后山顶,可见钟南山最高峰有云雾萦绕。
  “还没到么?”,章俊搀扶着膝盖问道。
  “在那座山的山脚下。”,李长青指着钟南山道。
  “我们几个女生还没喊累呢,你不行啦?”,潘雨婷鄙视地道。
  “谁说不行啊?我是问问!”,章俊悻悻地道。
  “继续走吧!”,高晓均身体状态还不错。
  从后山到小木屋的路两边杂草丛生,只有一条羊肠小道。
  “这路怎么像迷宫一样呢?”

  罗雪芳个子较矮小,在草丛恰能露出个头道。
  “哈哈,视线不好!”,孙琼燕笑道。
  “咦,好香,是兰花!”
  王竹筠平时喜欢养些花花草草,立即闻出空气的花香。
  再转一个弯,是小木屋,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即视感。

  阳光照射在竹林里,影子映在小木屋的墙,一阵清风吹来竹影随之晃动。
  竹林前有一片兰花,花瓣极薄带着几分透明,在日光熠熠生辉。
  山坡还种植着茶树,一株株如守山的卫士。
  “哇,太美啦!”,罗雪芳惊呼道。
  “难怪连微信都不用呢!”,潘雨婷看到小屋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道。

  “知道山里这么美,早该过来玩一下。”,沈若琳道。
  “看来我们暂时不用去山,第一站是这里吧!”,高晓均很满意地道。
  “山里没有什么好待客的,只有自己做的粗茶。”
  李长青用自己闲时做的木杯子泡好茶,端放在草棚下的木桌道。
  “闻着很香,味道肯定不错!”
  高晓均端一杯,热气腾腾的水汽入鼻道。
  “只有一把椅子么?”,潘雨婷也端着杯茶问道。

  “山里我一个人,确实只有一把椅子,想坐的话可以到屋里抱一捆干草将一下!”,李长青道。
  “李校长,你是隐士么?”,章俊在新闻见过一些在深山里苦修的隐士问道。
  “我是李家坳的村民,只不过是住在后山的反面,其他村民们住在后山的正面!”,李长青淡淡地道。
  “这哪是粗茶啊,算是极品西湖龙井,也不过如此吧!”
  高晓均抿一口,茶水入口清香甜爽回味绵长,惊叹道。
  “喝完后感觉神清气爽,没那么累了!”,章俊喝完后浑身轻松道。
  “确实有效果!”,罗雪芳道。
  “呵呵!”,李长青只是微微一笑。
  “喝完茶,架好画板开始吧!”,高晓均道。
  沈若琳、潘雨婷、孙琼燕等都支起画板,仔细地观察周围的景色。

  高晓均一时技痒,也架好画板,想画一幅画来答谢李长青的招待。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高山之,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有下,错落分布。
  高晓均极力想抓住钟南山‘山色有无’的意境,屏气凝神静静地看着。
  沈若琳则从阳光照射着竹林,影子映在小木屋来回扫动入手。
  王竹筠抓住山野里空谷幽兰的特质,着重笔墨来突出其神韵。
  同一片景色,每个人切入的角度都不一样。
  高晓均底蕴深厚以巍巍钟南山下笔,沈若琳、王竹筠等对画面布局掌控能力较弱。
  只能抓住局部景色,想达到以小衬大的效果。
  李长青端着杯茶,静静地看着高晓均等人作画。
  几人章俊最先画好,李长青站在身后瞥一眼。

  只能说掌握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用水的基本方法,画出山、树、石的样子。
  潘雨婷较章俊要好一个档次,用笔能分出侧锋、用墨能分出浓淡、用色能分出深浅、用水能分出干湿。
  孙琼燕、王竹筠水平相仿,能掌握稍复杂构图,笔墨较复杂有变化。
  罗雪芳身为瞌睡虫、小路痴平日里毫不起眼,却是在学生除沈若琳外画技最高的一位,已经学会石分三面、树分四歧,山石皴法、墨色变化、树叶的点染,画出一幅较为完整的山水画。

  沈若琳笔墨运用熟练,色、墨搭配非常协调,想画出‘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意境,但却差临门一脚。
  高晓均画作树、山、石、水安排合理,勾、皴、擦、点、染等技法炉火纯青。
  而且画出‘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的意境,完全能对得起青年画家代表的称号。
  “高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您这种水平!”
  沈若琳将自己的画同高晓均对,知道自己相差在什么地方。

  来李家坳支教半年,那一张纸始终都捅不破,迈不出关键一步。
  “小沈,老师年轻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你各项技法都较为娴熟,火候得慢慢熬。”
  高晓均对沈若琳寄予厚望,但艺术的事情不仅要天赋,还得时间的积累。
  “学姐,你这位天才画家还在这里感伤,让我们这群普通人怎么办?”,潘雨婷撇着嘴道。
  “尤其是我,早知道当初应该去学体育的!”,章俊苦着脸说道。
  “哈哈……”,众人发出一片笑声。
  “李校长,最近总是在麻烦你,送一幅画聊表心意。”

  高晓均在画题款‘赠钟南山下李长青’,写时间盖好自己的印章。
  以高晓均在画坛里的声望,一幅山水画十几万的价格出售也并非难事。
  而且高晓均正值壮年,还有提升的潜力空间,可以说是一份很贵重的大礼。
  “谢谢赠画!”,李长青接过画淡淡地道。
  “李校长,你可能不知道高老师的一幅画有多么值钱吧?”
  章俊见李长青反应平平,以为李长青不懂画提醒道。
  “记得次画展,高老师的《山山水水皆春色》好像以二十多万成交的吧!”
  孙琼燕回想起画展的情景,眼睛里都是小钱钱,充满憧憬地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