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事》
第2节

作者: 平易豆姥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清晨,我们起床出早操回来,扎发和米葛已经上山砍柴去了,他们是趁着冬季把全年的烧柴都砍来备足,等到农忙季节,好省出功夫多务持农活。
  小龙嘎穿的有些破旧,正蹲在门槛上吃早餐。我好奇,探头看了看孩子在吃什么饭。只是看了看,就一阵心酸,龙嘎捧着个破旧的蓝色小帽子,权当是碗了,帽壳里没有半粒南方人天天离不开的大米,而是一半玉米茬子掺着一半红辣椒粉和去年秋天采摘的干野菜叶子,红呼呼的算是饭食,正用黑黑的小手儿,一把一把地抓着往嘴里填呢,可昨晚孩子硬往我们嘴里塞的明明是糌粑呀!
  看来,这里人们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
  在来时的闷罐车上,我就听排长说过,我们新兵训练结束后,就要去连队操纵导弹了,那个“家伙”老值钱了, 一个差不多等于驻地那个县一年的生产总值。我想,这个“总产值”里肯定包括房东何扎发一家的艰辛劳作。
  闷罐车上排长还说过,搞好军民团结很必要,意义非常重大。上学读书时,我受到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军民关系如鱼水。

  离开部队二十多年了,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不古,部队又多年没有打过仗,这个“关系”我也有些不明朗了,如有时间我还真得去调查研究一下,这个“鱼”和“水”在当下相处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
  日期:2017-08-27 08:19:45
  《军旅记事》(原创系列小说)
  (3) 唱歌
  新兵连天天都要唱歌。要说唱歌,难不倒我们这些新兵们,文丨革丨几年没咋学知识光唱歌了,来时的火车闷罐车里又学了几首。
  有一天傍晚,团电影组来胭脂寨打谷场放电影,全连整齐列队已经坐着各自的背包坐好了。周围村寨的老百姓也带着孩子们从各条曲曲折折的山路上陆陆续续赶来了。
  趁着挂银幕、调机器的功夫,我们更得大唱特唱一阵子。
  在学校我当过文艺委员,马指导员自然指定要我指挥。
  唱过几首很得意,指导员表扬,说“很好”,让再唱一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吧!
  于是,我不假任何思索,张口就起头:“三大纪律——预备——唱!”

  结果,可想而知,开头词错了,根本没法唱,惹得整个场子哄堂大笑。
  指导员的脸立马拉了下来,连说两声“肃静!肃静”!然后,耐起性子说,白副团长上课已经讲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自觉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你们从老百姓到军人转变的头一个大条件,必须牢牢记住。所以,歌词第一句就是“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都牢记啦?
  “牢记啦!”大家山呼海应。
  “牢——记——啦——”四周大山响起回声。
  只有我很尴尬,原地傻站着。
  也许是指导员怕伤了我这个新兵的自尊心,转了个话题说,“其实,小张指挥得蛮不错,听说他还会唱,大家鼓掌欢迎他给我们清唱一个,好不好?”
  放映员小吴很机灵,赶紧把麦克风递到我手上。
  “好!”大家热烈鼓掌。
  唱就唱,我搜肠刮肚猛想,选个什么歌好呢?《下定决心》一类时兴的?不行,大家都会;唱战士的?不行,我不会。
  突然,我想起村上茹玉儿婶子,她白天和我们一起劳动,晚上常到我们知青屋,纳着鞋底儿闲聊天儿。婶子人爽朗正直、善良可亲,嘴上爱说个怪话儿、讲个骚故事,唱歌也很好听,有个最拿手的,“文丨革丨”都没有禁唱过,村里开批斗老地主大会时,她还换了新词,套用这个调子,唱着才控诉呢。这是我们当地的一首民歌,很动听,很抒情,很有生活气息。婶子早把我们教得溜熟溜熟了。我决定就唱这个,于是清清喉咙,自哼过门儿,按照茹玉儿婶子教的,原词原调、原汁原味儿、十分动情地开唱:

  嗦咪咪唻,
  嗦咪咪唻哆——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
  三两岁上,没了娘呀,
  没有娘呀,还好过呀,
  就怕爹爹娶后娘呀,
  后娘坐在热炕头上,

  我和弟弟去放羊呀……
  唱到这里,全连新兵、围在两边的老乡们都笑成一锅粥了…...
  日期:2017-08-28 07:31:38
  (4) 吃面条
  云南盛产稻谷,不产小麦。少量的小麦也种些,因其不过冬,磨出的面粉发粘很不好吃。后勤部门想得很周到,都会利用部队专列每次去山西导弹发射场打靶的机会,用全国通用粮票购些上好的华北面粉运回来,分配给各个连队包括新兵连。
  新兵们大都来自秦岭、淮河以北,最喜欢吃的饭莫过于面条了,都希望隔三差五吃上一顿,炊事班却不常做,有限的好面粉要留作定期改善或照顾病号。
  小刘好不容易病过一次,可仅享受了三几餐病号面,病居然好了,于是被取消了这份特殊的待遇,只好等着与大家一起分享大锅面。
  战士们训练了一整天,又累又饿,终于盼到开饭时间,而且飘向他们的是诱人的面条的香味!按传统,饭前先唱歌,唱完歌,俩炊事兵抬着一大行军锅面条,往场院当中一敦,喊一声“开饭喽!”
  大家看到这久违的面条,蜂拥而上,把个行军锅围了个水泄不通,小刘的军帽都快被挤掉到锅里去了。
  连长一看急了眼,大喊一声“立正!”大家立刻站得笔直原地不动了。
  接着连长开上政治课:
  “吃这么个面条至于吗?已经讲过多少遍了,你们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头一关要过的就是军人姿态关,这是一个基本素质养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军容风纪、仪态仪表的一点一滴做起,样样都不能含糊,比如说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像,吃还要有个吃像。记下了?”
  “记下啦!”大家高声回应。
  “按秩序开始吧。”
  于是,我们按三四人一拨拨地上,围住行军锅开始捞面条。面条很长,筷子夹住了,却很难挑进碗里,只好等那个摆动的面头与碗口合拍才行。同样爱吃面条的老兵们总结过,那口诀叫做“一快——快夹;二慢——慢提;三高举一一高举入碗。”装满了,蹲到本班圈圈里大快朵颐。
  这样的情景很好笑。当时,没有手机、录像机,如果有,拍个视频,多发几个朋友圈、微信群,广泛传播一下,估计就没有后来的陈佩斯央视春晚“吃面条”了。
  日期:2017-08-28 18:33:23
  5)新兵艳遇彝家寨
  每周六个工作日,新兵连安排得很紧凑,新兵们除了两天半的政治、军事理论学习外,其余三天半全是队列、体能训练,搞得紧张又疲惫。所以,一过星期三,就盼星期天。
  星期天,上树、爬墙、打球、照相、打扑克、洗衣服、睡懒觉,会老乡,任我们尽情释放。
  连里还有一项重要的公差,需要安排在星期天去做,就是上山去打柴。对于这项公差,大家都争先恐后。为防新兵发生意外,特别强调编组行动,每组不少于二人,一起去一起来,相互照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