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商是指在琉璃厂、东华门、东四牌楼等地开设的古玩铺,而行商大部分集在珠市口狗尾巴胡同里的兴隆店内。
店里居住的古董商来自陕、豫、晋、鲁等地,他们在外地收购,到京城同行串货。兴隆店里有专业的串货场,进行行内交易。东西好坏全凭老掌柜的眼力,当然那时候赝品少,真货多,大不了是个后仿,也是艺术品。
鲁善工回到家,今天休息半天,锻炼身体,手艺人身体是本钱,一坐是一天,全神贯注精力消耗大,要坚持锻炼才行。
不过自从得到金手指以后,睡眠越来越好,一夜无梦,起来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胃口大开,龙精虎猛。
第二天午带礼品,去博古斋,拜访宋学明,来到二层小楼前,虽然古香古色,但明显不如诚和楼富丽堂皇。想想也是,旧货铺毕竟不是古玩铺,来的客户都是同行,场面不重要,有没有好货更重要。
“善工,二楼!”
鲁善工刚进门,听见二楼传来一个声音,抬头一看,六十多岁的宋老一身黑色长衫,站在楼梯给他挥手。
“宋老好,您怎么知道我要来?”
鲁善工小跑着楼,看见慈眉善目的宋学明,微胖,面带微笑,一副和气生财的表情。
“废话,昨天老陈给我打电话,说了半小时,把你小子捧天喽!”
宋学明走到鲁善工面前,仔细下打量着,啧啧称道:“没想到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几天没见你,居然长出息了!”
鲁善工嘿嘿一笑,原来是陈长青通风报信?也好,省的自己再解释,笑道:“看您老说的,好歹我也是出身世家,多少也有点天赋遗传吧?”
“贫嘴!”宋学明哈哈大笑,拉着鲁善工坐下聊天,老爷子为人谦和开朗,要陈长青随和不少,聊天交流很放松,鲁善工也敢开开玩笑。
琉璃厂的老掌柜大多都是老古板,喜欢认死理,特别尊师重道。在圈里眼力不行可以练,出身低微可以努力,可人品不行,那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古玩行伙计跳槽的几率很低,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吃饭的手艺传给徒弟,要负责师傅的生老病死,跟儿子没有区别。
有些严厉的老掌柜,别说开玩笑,是站的不直也会被训斥。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色都不能马虎,这也是变相锻炼徒弟察言观色的本事。
对于鲁善工来说这些都是长辈,有份香火情在,否则以陈长青的身份和地位怎么可能指点你一个毛头小子。这才是爷爷给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人情值千金,尤其在琉璃厂。
“带手艺来没?让我看看!”
宋老指了指鲁善工的箱子,笑道:“老陈头把你夸的天有,地下没,好像鲁班在世一样?废话不用说,手艺只要能过我这关,以后博物斋的活都交给你!”
“好咧!”鲁善工等着是这句话,赶紧拿出两件最得意作品,一件是梅花锔,另一件是金丝缝瓷,当然不是巅峰手艺,藏了一手。
“这……”
宋学明目瞪口呆看着手里的缝瓷,闭着眼睛用手下下把玩好几遍,震撼道:“这是王家失传已久的缝瓷!你怎么会……”
看着鲁善工笑而不语,突然醒悟,摆摆手道:“忘了,忘了,咱们这行不能多打听,好,好,有种手艺在,善工堂必定屹立不倒,发扬光大!”
鲁善工赶紧站起身,深鞠一躬,正色道:“多谢老爷子谬赞,善工堂以后还请您老多多关照。”
“好!”宋学明重重点点头,也站起身,拱手道:“彼此彼此,博物斋和善工堂守望相助,细水长流。”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一诺千金,长期合作,互利互惠。
“我不明白,你有这种手艺,鲁老哥为什么还经常长吁短叹?抱怨生怕手艺后继无人?”
宋学明嘀咕一句,摆摆手道:“算了,你争气好,我们几个老家伙也能放心。不要小看手艺人,干好了也能扬名立万,如陆子冈、顾景舟、唐英,还有……”
宋学明开始给鲁善工打鸡血,老爷子很健谈,足足十几分钟把几百年所有能工巧匠说个遍!把匠人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好像丨内丨裤外穿能拯救世界。
鲁善工只能听着,还要表现出津津有味,时不时给老爷子满茶,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停下。
“说了这么多,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宋学明喝口茶,看着鲁善工虚心受教的样子,满意道:“一招鲜,吃遍天。现在大学生这么多,算是名牌大学毕业有什么用?来我这里面试都没有资格。”
“人还是要有门手艺,养家糊口,成家立业全靠它!哎,其实你爷爷也是恨铁不成钢,希望你能有所作为。作为长辈,不用你们建功立业,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平平安安,健康稳定行。”
鲁善工心头一暖,宋学明跟陈长青表达方式不同,陈老面冷心热,不知道背后帮自己说了多少好话,可见面还是很严厉,一本正经。
而这位老爷子看似嘴碎,可说的都是理,希望自己不要浪费天赋,沉下心好好经营手艺,这才是立身之本。
“您放心,善工堂不会在我手里倒下,只会发扬光大!”
宋学明点点头,阅人无数的他们自然能看出虚情假意,对方从内心散发出强大自信和从容,这可做不了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