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茶一盏,足以慰风尘——记我的茶味日常!》
第20节

作者: 花月未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0-01 16:49:42
  需要强调的是,茶叶作为农产品,其实每年的每个批次都不一样。就拿上面的几个茉莉花茶来说,其实我的茶叶已经全部换新。
  上面拍的那些都是去年的茶叶,这些茶叶在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卖完,后面补的当然是今年新出的。
  日期:2017-10-01 17:37:09
  茶叶虽然变了,但我的产品图片并没有重拍:

  一来,茶叶的外形实在是相差无几。
  二来,就是犯懒人病,拍个产品图片得架多大架势呀!哈哈哈!~
  实际上,同级别的新茶品质应是比上一批的好一点,毕竟自己做和以前上班还是不一样,有了经验积累,看茶也更有了准头(*^_^*)
  日期:2017-10-03 17:23:30
  虽然绿茶的嫩度参考性很强,即茶叶越嫩越好,但这却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在看茶叶好坏时,一定要兼顾其它几个重要因子:
  1、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茶园的生态环境越好,出茶就越好。
  2、鲜叶采摘时间:采摘时间越早,茶越好。另外,晴天做的茶比阴天好,雨天不适宜做茶。
  3、鲜叶嫩度:嫩度越高,茶越好。

  4、茶树品种与加工技术。
  日期:2017-10-09 17:41:08
  以上红茶评语:
  干茶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油润;
  汤色红亮;
  内质香气清鲜带桔糖香;

  滋味浓强鲜爽。
  日期:2017-10-09 17:47:39
  这样的红茶,属大宗级别,一斤价格两百左右,适合日常饮用。
  在我看来,茶是干的,一泡就冲个5克左右,一斤茶就可以喝很久,所以,价格嘛,三百以下,就算日常大宗饮用的价位。
  日期:2017-10-12 14:34:19
  想想一瓶饮料就要3-5块,一杯奶茶十几元,比起来,我宁愿好好喝杯茶。
  比如,价格超过500一斤的红茶,品质就已经很好了,而自己冲一泡这样的好茶,享受一把,算下来也不过5元左右,如此一比较,心理立马平衡了,嘻嘻!

  日期:2017-10-12 16:05:47
  茶叶评语:
  干茶条索紧细秀长,密披金毫;
  汤色橙红艳亮;
  内质香气清鲜带甜;

  滋味浓醇甘滑似桂圆,适宜细细品味。
  日期:2017-10-12 17:10:22
  论汤色,以橙黄色或者橙色为好,深红色或者棕红色为次。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就是茶叶发酵适度,产生比例适宜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从而使茶叶的色香味形都达到最佳状态。

  在汤色方面,还有以杯沿有明亮金圈和是否会出现冷后浑现象作为判断依据的,这样评红茶,有其科学依据,对初学者而言,没大的毛病。
  日期:2017-10-12 17:36:46
  论香气,香型以甜香为主,此外,一些传统名茶,如小种红茶,带有松烟香。
  高级红茶香气高而长,冷后有余香;中级红茶香气高而短,持久性相对较差;低级茶香气低而短,并带有粗青气或者臭青气。

  日期:2017-10-13 12:31:14
  若是对茶叶品级熟悉的茶人,看一个茶,自是不需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这样一项一项地细看、对比,如此看茶,适用于对茶不熟悉的初学者。
  而那些品茶高手,无论什么茶,只要喝一口,对此茶的品级定位,便能了然于心。
  日期:2017-10-13 12:43:54

  按照评茶的条条框框来辨别茶叶的好坏,是笨办法,并且,还容易出现偏差;不过,对于不知如何辨茶的入门者,也唯有以此为敲门砖,多看多喝,日积月累,才能进化为评茶的高手吧!
  日期:2017-10-13 12:57:59
  由于茶叶的花色品种众多,所以,每个茶类的评判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个茶类下的所有茶种,在遇到一些特殊品种时,还要另外区别对待。
  日期:2017-10-19 13:58:42
  近日姐姐刚生了宝宝,我忙着帮忙照顾,帖子更新就懒散了很多。
  宝宝出生不是很顺利,算紧急破腹。上个月21日,姐姐做例行产检时,查出有几个指标都超出了正常范围,医生便建议立即破腹,此时宝宝刚好足月,但离预产期还有20天。
  依姐姐的身体状况,没办法,我们只有遵循医嘱,当日便做准备,第二日就做了破腹手术。好在姐姐和老妈从很早开始就在置办生育需要的物品,虽然事出突然,但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重要经验,生宝宝的话,早做准备,该买的东西早点买-_-#)
  日期:2017-10-19 14:22:32

  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宝宝已经足月,不算早产,但体重严重偏轻,才4.5斤。医生说这种情况比早产还严重,说明宝宝先前在母体内已经停止发育。
  所以宝宝一出生就进了保温箱,作各种监测和各种液体注射推送。
  那么小小的个儿,手脚打针都打肿了,当时看着真是心疼极了。
  日期:2017-10-19 14:48:12
  现在生个孩子,还真得全家出动,不然的话,根本转不过来。
  宝宝刚出生那会儿,因为宝宝和宝宝妈妈(也就是我姐)在不同楼的不同病房,两边都离不了人,所以就有我姐夫、我妈妈和我三个人轮着熬夜24小时照料,另还有其它家人做吃的、带吃的来。

  四五个人围着母子俩转,就这样,母子俩出院时,三个熬夜的人都感冒了一趟…(☆_☆)
  日期:2017-10-19 17:25:01
  仅仅一个月不到,看着小宝宝一天天地适应这个世界,感觉所有的辛苦和守候都是甜的。
  现在还有个问题是,小把戏很容易倒奶呛奶,为了避免如此,一天到晚都要人抱着,否则,只要一放下,他多半发作。

  所以呢!目前他还不是个省心的乖宝宝,只得由我姐、我妈妈和我轮流看护。现在的小宝贝,还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呀!不过也是没办法,他那么小,只得顺着他。
  日期:2017-10-19 17:40:01
  围着这小不点儿,一个月来,我大半时间都在熬夜,人都熬老了,额~
  谁叫我是小把戏的小姨呢!
  好在,姐姐月子就要做完了,最好呀!能够妥妥地把小宝宝完全交给你妈,小姨我还做事呢!

  茶不能废呀!Y(^_^)Y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