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茶一盏,足以慰风尘——记我的茶味日常!》
第19节

作者: 花月未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17 15:37:46
  我虽不是茶农,但我会品茶,能够从芸芸茶海中,找出最为“质优而价美”的茶叶,这比什么都重要。
  不然,即使去到原产地,除非你能够从鲜叶采摘到技术加工,全程跟踪,这样才能够买到当地所产的地道的茶叶。除此以外,你买的茶叶究竟是产自哪个地方哪块茶园的,得打大大的一个问号呢!
  日期:2017-09-17 16:34:46
  这是市面上的“竹叶青”,我叫它雀舌。(因为竹叶青是注册品牌)
  看外形,干茶扁平肥壮,嫩绿油润,稍有断碎,带毫毛。
  日期:2017-09-17 16:49:47
  虽是短短的十来个字,但其优点与缺点,已充分体现。
  就绿茶而言,外形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评断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内行人从外形就能初步判断出茶叶的品质。
  日期:2017-09-17 17:08:56

  自然,首先你得知道这个茶该如何,才是好的,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为每一个茶,其评判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得靠长期积累。
  日期:2017-09-17 17:36:08
  就上面这款雀舌来说,“干茶扁平肥壮,嫩绿油润,稍有断碎,带毫毛。”
  其中,扁平是其该有的形,嫩绿油润是优点。

  而肥壮,对这种品种的茶叶来说,就是缺点了。在制作过程中,肥壮的芽头比细小的芽头产量高,所以一般细小的芽头做的茶叶价格更高。并且,从口感上讲,细小芽头的茶叶更醇、更厚。
  日期:2017-09-17 17:53:39
  稍有断碎和带毫毛,也都是缺点。
  大多数干茶,都以条索完整匀齐为好。
  因为这款茶有去毫毛的工艺,带毫毛,说明其加工不够精细。不过,这方面,给人的感觉不过是视觉感官有所欠缺,对口感,倒没什么影响。
  日期:2017-09-18 14:36:50
  刚刚发了个朋友圈,如下:

  温热为盏,
  香郁为心,
  品一杯翩若惊鸿的茶,
  既然世事如梦,
  不如静心喝茶。
  日期:2017-09-18 14:55:26
  接着竟有人评论:
  炽热为炉,
  芬芳为添,
  泡一壶怡然自得的茶,

  若是黄粱不美,
  不若静心品茗!
  哈哈!这是“谈笑有鸿儒”呀!窃喜,窃喜!
  日期:2017-09-19 15:36:57
  这款茶叶泡出来是极漂亮的。
  只是,喝起来,滋味偏淡,不够醇厚。

  茶叶品种如此,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日期:2017-09-19 16:27:21
  不同品种的鲜叶,采收价格就会不同。 
  在鲜叶交易市场,同一天采出来的茶芽,上面那种芽头细小的会比下面这种芽头肥壮的贵5—10元一斤。
  日期:2017-09-19 16:48:50

  并且,芽头细的鲜叶做茶损耗也更大。
  在加工中,4斤多肥壮芽头的鲜叶可做成一斤干茶,而芽头细的鲜叶做一斤干茶,需5斤多。
  日期:2017-09-19 17:21:40
  逐字细细分析。
  扁平直挺、形似竹叶,这是形状描述,是好的。
  黄绿,颜色描述,没毛病。

  油润,是好的。
  有断碎,欠匀整,这就是缺点了。大多数干茶,都以条索完整匀齐为好。
  日期:2017-09-20 13:42:09
  茶叶就是这样,色、香、味、形,很难面面俱到。有时为了造型,有时为了做香,会损及滋味;但若顾及滋味,型或香,又会差点。
  所以,在挑选茶叶时,可以先掂一掂,你更看重哪一方面。
  日期:2017-09-20 14:59:22
  就这茶形,是极漂亮的!
  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如果说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尾部还稍稍带一点茶梗。这点梗,也可以通过人工选茶,将其掐掉。

  日期:2017-09-20 17:20:33
  若还要找比这款雀舌更好的,那只能是更高山头上面的。
  当然,极品茶可遇而不可求,除了山头海拔,还要看天,以及加工师傅的技术。
  日期:2017-09-20 17:43:50
  总的来说,决定绿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茶园的生态环境越好,出茶就越好。
  2、鲜叶采摘时间:采摘时间越早,茶越好。另外,晴天做的茶比阴天好,雨天不适宜做茶。
  3、鲜叶嫩度:嫩度越高,茶越好。
  4、茶树品种与加工技术。
  日期:2017-09-21 12:30:39

  本来,甘露是蒙顶山特产,而雀舌是峨眉山特产。但现在的商品,大都跟着市场走。
  所以,现在的出产现状是,两种茶,两个产区都在出。
  日期:2017-09-21 17:25:48
  外形和泡开的茶汤看起来都过得去。
  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俗话说,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四川,而成都茶馆素有“茶馆冠天下”之说,大大小小的茶馆那是遍布大街小巷。
  坐在茶馆中,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清音、可溜鸟、可打盹儿或者摆龙门阵、掏耳朵、擦皮鞋、算命看相…在茶馆里或者坝坝头,大家都消遥自在,自得其乐。

  而上面那种茉莉花茶,就是喝坝坝茶人士的最爱。
  日期:2017-09-21 17:47:38
  详细扒一下茉莉花茶的制作。
  茉莉花茶,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优质茉莉花茶,需优质的茶胚和优质的茉莉花。绿茶茶胚当然以优质春茶为好,而茉莉花盛放于夏季。所以,在加工制作中,会在春天先制作好绿茶茶胚,置于冷库藏好,待到夏季茉莉花开,再行窨制。
  而茉莉花,采摘的时机同样非常讲究,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三伏天,采下的花朵芳香最是浓郁。因此,用三伏茉莉花骨朵制茶,品质最优。
  所谓窨制,是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将茶胚和茉莉花按一定的厚度层层铺叠,继而拌和,堆放。这是一个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持续时间可达十多个小时。待茶叶吸附住了茉莉花的香气,花朵失去生机,便需将茉莉花筛分出来,即“起花”。起花后,茶胚同时也会因为吸收了水分而变湿润,则需进行烘焙以去除多余水分。如此一个流程,叫“一窨”。
  上了等级的茉莉花茶,都需重复上面的步骤,少则进行3—4次窨制,多则6—9次。最后再加一道提花工序,若是经过6次窨制,可合称“六窨一提”。
  提花操作同窨花,只是花朵无需筛分,直接和茶叶一起烘焙干燥,制成成品。
  日期:2017-09-23 12:44:48

  与第一款茉莉花茶比,第二款条索更秀气,冲开的叶底色泽嫩绿,由此可知其茶胚要嫩一些。
  看茉莉花,第二款的花型不完整,有点碎,但色泽要纯白一些。
  日期:2017-09-23 16:10:17
  其干茶外形卷曲,密披白毫,与茉莉花朵为伴,绿白相间,自在清芬。
  冲泡后茶汤黄绿明亮,朵朵白花漂浮其上,姿态优美。
  滋味带着浓郁的茉莉芬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