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100位重庆人。。。(长期忆写中)》
第12节

作者: 王老大哥2012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28 10:07:02
  (44)
  2012年年初,我从宗申退休回家了;
  在聂及一些朋友面前,我几次地宣称,自己从此不再为钱操劳了,目标是拿着这辈子积存下来的二三十万元钱,去周游全国走世界。
  或许我的这种安于小康的生活态度,与聂退休前退休后都在为办公司找钱忙的进取心,形成了一种反差;
  聂或许有些不高兴我的这种特立独行了,但他则又只能在别人面前,似乎是嘲弄性地表示一两句。
  直到最后阶段,我与病床上的聂,所进行的一次言语极少的闲聊中,他说出了一句话:我都有些后悔了…。

  面对说话都已困难了的聂,我不便也不会向他追问,这“后悔”指的是什么;
  后来,我慢慢回味过聂说出的这个词,我想,我是最能理解他的一个朋友人…。
  日期:2018-01-29 10:20:46
  (45)

  转眼2015年就要过去了,聂顽强地生存在病房里,或许他在期盼新的2016年的到来,以及元月中旬的那个生日。
  我与聂生日是在同一天,那天的冬日阳光是灿烂的;
  上午,我与妻子一道,去了医院探望聂;
  我看到了病房角上,摆放的勘测院送来的一大摞鲜花;
  而聂的精神状态,似乎要比平常天好一些。
  我有意聊起一些话题,活跃一点气氛;

  但我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我与聂,这辈子的最后一次交往与相谈!
  晚上,在陈家坪的一家餐厅里,我办了一桌生日宴席;
  席间,大妹动情地讲到了其哥向其嫂以及向她所交办的一些后续事,引得大家都有些眼睛湿润了。
  大妹从席上选了一些菜品拼装成一份盒饭,准备饭后去医院带给其嫂;
  至于一直不能进食的聂,仅仅依靠那些灌输的营养液,似乎已经是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了…。
  日期:2018-01-30 10:10:57
  (46)

  没有想到,仅仅一天多之后,那天凌晨,聂在医院去世的恶耗就传来了;
  电话是我二弟打来的,我在沙发上茫然地坐了很久。
  听聂家大妹讲,选在江北这个安福堂举办悼念活动,以及悼念堂里摆放的那张肖像照片,都是聂生前自己所选定,而后向她交待办理的;
  同时我得知,聂为其母亲留下了5万元钱。
  悼念堂里,我在这张照片前凝视许久;
  聂中年时期的形象,显得年青英气颇有灵性。
  我看见聂的80多岁的老母亲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她老人家被人搀扶着,但坚忍的脸庞上泪水已干。

  勘测院为聂举办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主要的员工们都来了;
  院长为其单位的这位创建人所作的悼词,低沉回荡,特别地朴实而动人心;
  我随着这队人的尾部,向冰棺里的聂,作最后的告别;
  握过其妻其女的手,表示慰问后,我已凄然泪下;
  朋友一场,一辈子,我与聂,从此在了不同的世界里!
  日期:2018-01-31 10:36:50
  (47)
  2017年4月,清明节的一周后,我与赵来到了南山公墓的龙园;
  在聂的墓碑前,安安静静地诉说我们的哀思,寄托我们的情义理念…。
  聂的墓,立在高高的山岗上,看得见大半个重庆城;

  套用那句很有名的诗:面朝南岸,夏花秋叶…。
  我发誓,珍惜生活,抓紧生活;
  亦帮代着替朋友聂,活到老…。
  (完)
  日期:2018-02-01 11:15:27

  “到底是用一百个文字章节来素描简写那些忆起的人物,或是将关于一百个重庆人的忆写融汇在一定数量的章节中,我既不清楚也无把握;”
  我在帖子开头提到这个忆写说明时,对100位认识的重庆人的概念还是犹豫不决模糊不清的;
  现在经过这些已有的忆写经历后,我确定以后的忆写中则会采取后一种方式,“将关于一百个重庆人的忆写融汇在一定数量的章节中,”
  这样一来,100个人的忆写数量亦容易达到而有保障一些,也能较好地做到有粗有细有繁有简地描写叙述…。
  日期:2018-02-02 10:38:07
  别了,阿东
  60后的吕阿东,是我在1985年任手表装配厂工会主席时,所认识的一位穿着白大挂的装配工小伙子;
  壮实高个的阿东,长得很帅气,白净的脸盘,挺直的鼻梁;
  浓眉下,总是闪烁着一双探寻爱提问而又有几分狡黠的大眼睛。
  刚组建不久的装配厂,分为男表女表两个车间,上下楼各在一层;
  我这个当过兵的新来的工会主席,差不多每天下午,都要抽空沿着两个车间的那些工作台,以及车间外的休息过道,转上一圈,看看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如何,装配工们有一些什么意见要反映。

  路过女表车间阿东的工作台,或者在休息过道里碰到吸烟聊天的他,阿东总是会主动招呼示意我;
  反映一点车间环境的一些老毛病或者小问题;
  或者故意地撒娇发牢骚,叹息道:“我们这些小工人好苦哟”;
  “一天这个样子呆到这里头,啷个活得下去嘛”,等等。
  那时的钟表厂行政变化快,各分厂各车间分分合合,来回折腾为多,国企病不少;
  我只在这个厂任职近半年就走了;
  而装配厂折掉后,则又陷入另一种裁并重组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