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帝国的子民》
第23节

作者: laohu5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堂屋东西两面的间壁墙,在靠近北山墙处,各有一个通往东西两面房间的侧门。从侧门进去,都是三间房跨度(大约15M)长,2M宽的“穿堂儿(音:cuāntanger。东北俗语-走廊/过道)”。
  穿堂儿没有窗户,里面很暗,借助打开的房门才有光亮。好在没有障碍,倒不耽误通行。
  北山墙即是穿堂儿的北墙,南墙是在三间房的北面,距离北山墙2M,又隔了道间壁墙,

  挨着堂屋东西两侧的三间房,原本的7M长,被截成了5M长,跨度也都是5M,即:堂屋的东西两侧,各用穿堂儿连起了3个25M2的房间。堂屋东西两边屋子格局,基本完全相同:
  从西面间壁墙的侧门进去,穿堂儿的尽头,有道和堂屋西间壁墙侧门一样的房门,进去是这趟正房最西头的屋子当了厨房。和堂屋一样7M长,跨度是6M,屋子约有42M2。和堂屋一样,在南墙的两个窗户之间,有开在大院的门,比堂屋的门窄一点,是方便厨房到院子进进出出的。
  在穿堂儿南间壁墙的中间有一个门,进去是西面三间5M宽的房间,位于中间的那间屋子。
  也就是从堂屋算起的西屋的第二间,这是袁卓福家的餐厅,东西两侧间壁墙上各有一个门。
  挨着堂屋的东间和挨着厨房的西间,屋里都临南墙窗下搭了一铺连到东西间壁墙的大炕。
  东间是袁卓福和媳妇的卧房,老丫头小颖和大儿子袁鹤运的闺女兰子,和老两口一起住;
  西间住着袁鹤运的儿子袁殿仁的卧房,大翠儿的子靳文鹏,和表弟很亲,两人住在一起。
  从东面间壁墙的侧门进去,走廊的尽头是个和堂屋西间壁墙一样的侧门,里面便是正房最东头,和最西头的厨房是一样大的屋子,屋内一铺大炕,这是袁卓福家两个老妈子住的房子。
  在走廊的南间壁墙上,只有中间的房间没有门。挨着堂屋的第一个门进去,是东屋紧邻堂屋的第一间,在东间壁墙上,有个门进到东屋的第二间。这是闺女大翠的卧房,只有闺女和女婿大飞住在里面。剩下东屋第三间,就是紧挨着最东面老妈子的房间了,是大翠儿子靳文鹏的卧房,这间房子现在空下了。两间卧房也都是在南墙窗户下,连接着东西间壁墙搭起的大炕。
  距离正房前脸的南山墙,向大门的南向5M,东西各建有一趟六间房的厢房。跨度都是6M,长30M,东西厢房的南山墙,和大门前的影壁墙在一条线上。距离隐壁墙都是21M,非常工整。
  东西厢房前脸的东西山墙,和正房的东西山墙,在一条线上,避免了厢房对正房的挡光。
  厢房后山到东西院墙之间,都有千余米的空地,闪开大车道,秋季收粮就在两块空地屯储。

  与正房后墙(北山墙)连接的东西两侧1.2M矮墙,都开有2米宽的门,供大车进出烧锅。
  烧锅的北院墙,依据温林城的规矩,在了北头道街上也开有大门。尽管街面比前门的胡同宽出一倍,为避免打扰后街一般不开,都走宅院开在胡同的前门(南门)。东院墙冲着正房的东山墙,开有一个2M宽的东侧们。正房7M的跨度,北山墙起5M,实际上是坐在被圈进院子的原来胡同的道路上。从而整个大院南北宽的95M,住宅的前院占了50M,烧锅的后院占领45M。
  东厢房被分成两套,每套是三间,都是中间开门进屋,南北间壁墙各有一个门,进到南、北屋的。这是袁鹤运和袁鹤财两家的房子,哥俩的卧房挨着,两边有冷山墙的房间都是空着。
  西厢房一直空着,放了些杂物。天暖和是东北卖的酒淡季,也用来存放装好坛子的成品酒。
  袁卓福送走金植后,在家一边焦急万分的等待着消息,一边紧锣密鼓的张罗修缮西厢房。
  冬季施工很麻烦,袁卓福十几天中不计工本,安排人手把西厢房屋内给彻底的改建了一番。
  金植和琪琪格此时在银鹤大旅社和龙江饭店的豪华套房里,正赤拥裸滚在尽情享乐销魂。
  把北面的第三间作为了西厢房的堂屋,堂屋的北侧间壁墙上开了门,是进到北面的第二间,这是金植的卧房。借着东山墙在窗户下砌了一铺南北通长,2M宽的大炕。温火慢烧两天,火炕彻底干透后,又奢侈的糊了一层厚厚牛皮纸,刷上的清漆。再用三天温火,就没了一丝的潮气。
  在炕上靠着南北间壁墙,分别各摆放一个和火炕通长的炕柜,北面炕柜上摞上新作的被褥。

  堂屋南面的间壁墙上也开了个门,连着往南面的两间房。挨着堂屋的也就是靠北面的第四间,是金植的饭厅,一张长方形的俄式大餐桌,可容纳八人就餐。挨着西山墙还有一铺小火炕。
  日期:2017-03-17 14:12:58
  袁卓福不知道金植改头换面的回来,是不是底气足了,没准哪天就喜欢上大烟。不喜欢最好,袁卓福想着自己偷闲的时候就过来,和金植两人在这小火炕上喝喝茶水聊聊天,也很不错。
  再往里(南面)的一间,也就是北数的第五间(南数第二间),给金植当做了书房。先在整个屋子靠着西面的一半,用3CM的木板铺成地板,高出地面20CM,上面冲东摆着一个大写字台,台面上铺了层薄绿呢,文房四宝摆放齐全。靠着西山墙是一排书柜,书架上袁卓福让三丫找她在县国民优质学校当教师的大姐夫黄玉新,帮忙买了四大箱子书,又让书铺掌柜的帮忙给摆好。

  写字台和书架之间,摆了一把明代楠木的太师椅。这是柳记木匠铺的家具店的镇店之宝,万掌柜的贵贱不买。袁卓福说着好话还花了2根金条,生撕活拉的跟抢差不多,愣给搬了回来。
  房间的东面一半,在距离南北间壁墙1M处,两面相向各摆了三张太师椅两个茶几,很像老式大户人家的堂屋布局。在窗户下,还放了两个大的木桶式花盆,各栽了一颗1M高小丁香树。
  饭厅和书房之间的间壁墙正中间,打开了有整个间壁墙1/3宽窄的个圆形通口,很是高雅。
  屋内所有的家具,包括金植卧房火炕上的那两米长的两个炕柜和放在炕边的炕桌,都是袁卓福亲自在万记家具店挑选的,全部是黄菠萝的木材,刷的都是清漆,本色的木纹十分漂亮。
  西厢房南北两侧的房间都带着冷山,都独自冲着院子开了个门。不过都是空的,但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是预留下的客房。和金植卧房不同的是,借着火墙,搭了铺东西通长的2M宽火炕。
  北面第一间和第二间金植卧房的间壁墙,南面第一间和第二间金植书房的间壁墙,都搭上了北方常见的火墙。袁卓福特意安排徐亚斌,就住在了北面第一间,其他任何事情都不用做,专门伺候金植,随时听候金植的差遣。负责西厢房南北两间屋内的炉子,前期炉火不能太硬了。
  炉火的烟气通过火炕再进入火墙,整个烟道内蜿蜒曲折像迷宫,最后才进入烟筒排放出去。
  火墙和火炕的道理一样,由于烟气的穿过,把火墙或者火炕的红砖导热。这样就在西厢房的南北把头的两间屋里,又各自多了一个火炉,都设在两个屋子火炕的里头,就东面的把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