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内的三百天——我在看守所的日子》
第23节

作者: bbt113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安全自然也是相对的,危险总是来自不知道的地方,在本地出完工,准备离开的前夜他们入住一家酒店,很不小心的用了一张被通缉的身份证开房,然后就和我们在一起了。
  这个人后来判了十二年,没在过渡号呆几天就下去了,所以关于他我没有更多想说的。我想说的是,行行出状元,状元是怎么练出来的,老索成不了盗窃行业的状元,因为他不动脑子,六子也成不了状元因为他的知识结构不系统。只有美文和他的小分队有可能成为状元,有计划、有执行力、有渠道、有技术支持,这不恰恰是一个现代企业应该具备的素质么?
  说到美文就得说一个在我心里留下烙印的贼,或者应该叫盗。

  那段时间我们号子关了一屋子的盗窃犯,说明暖冬行动如火如荼,后来又关过一屋子毒贩子料子鬼,说明扫毒行动热火朝天。看守所的过渡班不失为省厅市局行动的一个缩影。
  我想说的这个盗叫老高,来自本省文丨革丨期间相当出名的一个县。我有好几个该县的朋友,几乎各个都是汉子的性格,仗义好爽同时智商都很高。
  老高也是一个刮地皮的,但我总觉得他的盗窃有些替天行道的意思在里面,像是“侠盗罗宾逊”的中国版,在自己还是个囚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能有天给老高写下点什么,名字都想好了——一条好汉。
  老高作案的对象一般都是公务员,这不是因为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而是他知道底层劳动人民实在没什么油水。他作案的标的物一般都是古董,让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活着走出监狱的是他持枪入室盗窃(我觉得更应该算是抢劫)了一个丨警丨察家的西周青铜器。三年以后,因为一个同伙酒后失言,他们的案子告破,案发前他的同伙几次让他下手除掉这个人,他却没忍心下手。
  老高入监的时候是打着通天链子来的,大约那个时候看守所的干部都以为他不是死刑就是死缓吧。偏偏他坐在小板凳上,翘着二郎腿,一言不发地干活,神态安详淡定。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做到的,换做我是不可能如此安之若素的。他说,习惯了,我这一辈子在里面的时间比在外面的时间长,人这一辈子也就是那么回事,外面要好好活里面也要活好,也许我再也无法到外面去了,但是我还没想死。他的判决书厚的像一本《长篇小说》或者《当代文学》之类的杂志,里面涉嫌的罪名有十几起,抢劫、盗窃、绑架、敲诈、纵火,应有尽有,看得实在带劲。我问他判的怎么样?他表情依旧木然:挺好,十九年,六十以前能出去,好些事情都没算进去,估计怕是揪出一些不能揪出来的人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侠盗情结并不罕见,最著名并广为流传的就是《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们。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智取生辰纲”之类的故事比比皆是,反映了草根阶层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在我的心里,老高就是这样的人。
  日期:2016-09-30 18:35:17
  还有一个很广泛的盗窃团体,即新疆人。我曾经同一个新疆人聊天,这个家伙曾在我家附近打着卖羊肉串的幌子干着盗窃的营生,方式很简单,就是从背后开女人的包,被发现了或者抢了就跑或者扔下就跑。我是很瞧不上这种没品的贼,隐约记得二三十年前偷东西是需要手艺的,手艺不精被抓获挨揍是常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贼们开始以偷为主偷不成就抢,着实在是丢了燕子李三时迁这些前辈的脸。因为国家的民族政策使得新疆人偷东西肆无忌惮,大不了偷了遣返,回去后再来,如此往复屡禁不止。现在已经可以羁押判刑了,对此新疆人的对策是吃钉子吞刀片,以这种自残行为抗拒公丨安丨机关的刑罚。

  在本市,新疆人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群体,几乎每一片都有一个新疆老大把在他地头上的老乡集结起来,除了羊肉串烤馕就是盗窃,羊肉串烤馕往往也只是掩护盗窃的道具。对于他们而言,偷汉人的东西根本就是一种正当职业,不存在体面不体面。待到事发,老大又会通过自己平日积累的人脉负责营救他们,自残大约也是事先约定的一种套路。
  盗亦有道,就是说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但是我见过的大多数贼是没有什么规范的,比如偷电动车的老索、比如拎包的李敬,再比如偷廉价手机的六子或者选择自残的新疆人,更不要说偷朋友的小胖子,这丝毫不能引起我的同情,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只能让他们反复进出于看守所。
  以上是我见到的形形色色的贼,所以这一节也可以叫天下有贼。
  日期:2016-09-30 22:05:48
  一张印有红字“释放”的提票,是每个在押人员都期盼着的。但是,从看守所被这样提票提走的人只是少数。六子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从监室被这样提票提走的人。
  他的释放是有预期的,因为千元左右的涉案金额注定他不会长久的留在号子里,他只有五个月的刑期,下判后距离释放还有半个月。从这个天开始,他就进入一种魂不守舍的状态,掐着指头数着日子。十四、十三、十二……七、六……就像我往墙上划正字。
  掐着指头数日子,日子就过的很慢,当你忘记数的时候,日子就一天天快起来了。在看守所住了几个月以后,我惊愕地发现,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下竟然用不了很长时间,起床、打扫、劳动、吃中饭、午休、劳动、吃晚饭,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一周很快就过去了,甚至一个月也就那么过去了。
  但是六子的感觉不一样,他是数着日子要回家,要见他的家人,我忽然发现在我看来丑恶不堪的他也有着爱有着对生活的期盼,这个世界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以好坏为标准的二元世界。
  那两天,我总是跟三哥商量怎么才能让他临走前吃一次瘪,以泄我们心中的恨意。商量到最后三哥说,算了,咱们还得在号子里活别找麻烦了。号子这种地方,在里面也许恨不得把对方掐死,但是一旦出了这扇门,里面的事情一下子就淡了。我还是有点不甘心,三哥又说,你要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找个朋友再把他弄回来,他不就是跑车的么,公交分局咱还能找俩关系。
  这件事最终没了下文,因为他迈出监室铁门的那一刻,在我们的生命中就只剩下一个符号。
  六子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他要利用最后的号子时光发展他的人脉,从下判开始,他做人做事跟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待柱柱,他一如既往地竭力巴结,柱柱不在监室的时候,他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色厉内荏,而是尽力和气的解决号子里的问题。他开始频繁的跟崔哥聊天,给过崔哥一个打火机,为此崔哥还跟我们说,其实六子也没有那么万恶,我们笑笑不答话。当然,这些只是铺垫,六子开始给崔哥讲他的家乡,他在老家如何知名,出去以后他可以提供哪方面的帮助。

  对于其他号子里他觉得将来可能会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也都不吝肉麻之词,套罢关系就诅咒发誓的许诺等自己出去以后给弟兄们送烟进来,这种话第一次听很感动,听得多了就知道有多虚假,真的给往进送东西的少之又少。这倒不完全是被释放的人没有诚信,这里涉及一个是不是肯有干部往进送,送进来需要多少过路费,以及是不是能收到的问题,毕竟这不是挂号信也不是特快专递。事后一段时间,在号子里路过还不时有人提起六子承诺送烟的事,我简单的加了一下,竟然有二十条之多。这种承诺许的越多越接近于放屁,连参考的价值都没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