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情歌:藏区黄金梦,淘金沙的故事》
第19节

作者: 仁者山16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杜甫有一首诗《蜀相》写的好: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里讲的就是这里。包括路过这儿的公交车上,站名的英语读音都是“诸葛亮”。

  武侯祠东邻,是成都的旅游热点锦里,一条仿古文化风情街。里面的建筑古色古香,风格与常见的高楼大厦迥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茶楼、客店、小吃、酒吧甚至咖啡馆一家连一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带拉姆游览完锦里和武侯祠以后,他们来到了康定酒店旁边的藏族风情街。他想看看,能不能在这里做藏餐。
  街上,一家一家经营各种民族服饰、佛教用品的店铺鳞次栉比,大小不一。来来往往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藏族朋友。有高大强壮的康巴汉子,也有带着典型高原特征的藏族姑娘或者中老年人。也看到有做餐饮的店,但都是规模不大,只做常规餐点的。
  “拉姆,你做藏餐行不行啊?”看了半天,拉姆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张建华停下来问她。
  “我可能做不来,做点普通的还行,要是开店恐怕就不行。”拉姆心里有些没底,连连摇头。
  “没事,我们先看看再说。”张建华也担心做不起来,而且一路也没有看到有铺面出租或转让的。
  日期:2016-06-10 23:46:00

  路过一个藏族服装店时,拉姆看见橱窗里仿真模特穿的一套服饰,一下子走不动路了。
  “进去试试吧。”张建华拉着拉姆走了进去。他们出来时,拉姆换上了那件漂亮的衣服,整个人立马活泛起来,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完全不像之前那么拘束别扭了。刚才穿着昨天在春熙路买的衣服,她似乎有点不太习惯。
  他们的午饭特意选在了一家藏餐店,味道很正宗,虽然做了一些改良变化,以适应成都的顾客口味,总的还是值得称道的。
  “老板,这边的生意好不好?”张建华有意想了解一下情况。

  “还凑合吧。”老板递过来找给他们的零钱,搓了搓手。“味道感觉怎么样?你们满意吗?这位妹妹,你是哪里人?”
  “丹巴。”拉姆小声回答了一句。
  “我是康定人,欢迎常来。”老板说的是有点生硬的汉话,人倒是热情的很。
  告别餐厅老板,他们赶到了现在和锦里齐名的宽窄巷子。两个地方,现在都是游客必到的人文景点了。
  “拉姆,这是我原来的店”。故地重游,张建华感觉恍如隔世。
  铺子已经改成一个小商店了,变得面目全非。老邻居们都很热情,茶馆老板给张建华泡了两杯绿茶,而老板娘最感兴趣的是拉姆。
  “这位妹妹真漂亮!哪里人啊?”她回头看了一眼,“怎么把人家拐到手里的?老实交代!”

  “路上捡的。”张建华笑着端给拉姆一杯茶。以前在这边,没少麻烦他们两个人,也经常一起开玩笑。
  “你再捡一个试试,还能干的很。”老板娘牵着拉姆坐下来,一句一句,好像查户口一样。
  成都的茶馆,名扬天下。在雅致的茶桌上,邀三五好友,东拉西扯,天南地北,一笔生意,一项业务,谈笑间就搞定了。有时候,对一部分人来说,喝茶不完全是目的,打麻将才他们的是正事,一些有钱有闲的茶客,天天泡在茶馆里,打的天昏地暗。茶水自然是及时供应的,饿了呢就随时叫外卖。据说坐飞机过成都上空,都能听见下面哗哗的麻将声。
  看到拉姆一副很窘迫的样子,张建华赶紧过去:“我带她转转宽窄巷子,回头再来看你们。”
  走在这条熟悉的街巷,张建华觉得又回到了几个月前。那时候,每天去店里,或者下班回去,他都愿意从这条街上穿过,看游客来来往往,看各个商铺高声叫卖,生意兴隆。也看花开花落,又看云卷云舒。
  “我去年来过你的服装店。”拉姆忽然说了一句。“以前不太确定,只觉得你很眼熟,就没有多想。现在我全想起来了,去年夏天我到的成都,是陪阿妈在医院治病。有一天出来转街,就在你那里买过一件衣服,现在还在家里放着。”

  “我们去年就见过面?”张建华一点印象都没有,那么多顾客,怎么可能都记住呢?“这么说我们还真是有缘份啊。难怪后来每次买菜都愿意到你那里,心里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吧。”
  “那我带你再看看宽窄巷子吧。”张建华拉着拉姆的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情愫。他忽然想起和父亲的一次对话:话题是父亲年轻时曾经交往过一位女朋友,后来因为很多原因最后没有走在一起。当时,张建华和父亲开玩笑说,幸亏你们没有结婚,要不就没有我啦。父亲那天很认真地说,子女和父母,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早就注定的,不会出现一点偏差的。
  父亲是哲学家吗?不知道!
  日期:2016-06-11 08:14:00
  成都印象 三

  成都宽窄巷子,是最近几年火爆起来的一个古街区。早年间是满清八旗子弟集中居住的区域,保留下来很多老院落、旧房子。经过政府精心打造,如今和锦里并驾齐驱,成为外地游客必到的景点了。
  整个景区是由几条小巷子纵横交错构成的,最有名头的两条就是宽巷子和窄巷子,素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一大片划分成方块形的建筑群,现在基本都租给了各式各样的商家,经营着大大小小的买卖:餐饮、酒店、茶坊、小吃等等一应俱全。
  宽巷子里,有一家私房菜:“香积厨”非常有名,张建华和朋友去过几次。冷热菜都很有特色,环境也好,当然价格不低。路过时,他指给拉姆说:“我们晚上就来这儿吃饭。”还有一个专门经营蜀锦蜀绣产品的铺面,展示的都是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花鸟鱼虫、风景名画都用真丝织染而成,并且制作成画框、卷轴等等形式,挂在家里做装饰非常漂亮雅致。
  最热闹的要算卖小吃和旅游纪念品的了。烧烤、油炸的肉串、香肠、豆腐块,凉粉、凉面、凉皮子……应有尽有,生意红火。大大小小的熊猫造型,各类生肖动物造型绒毛玩具最受孩子们喜爱。他们举着、抱着买到的玩具,高高兴兴地跑在大人的前面、后面。
  旅游,说白了,真的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转转而已。

  日期:2016-06-11 18:24:00
  几个巷子走了一圈,尝尝小吃,他们到地铁四号线的宽窄巷子站口时,才下午三点多。人流还在不停地涌出来,也有很多人进站离开。他们随着人群进了地铁,来到两站以外的文殊坊。
  这个文殊坊,依托百年古剎文殊院而建,也是一片仿古建筑群。张建华主要是去这里的邮票、钱币市场看看。以前在空闲时间,他经常来市场转转瞧瞧。有喜欢的钱币、古玩,只要价格谈的合适,就买回去赏玩收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