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38节作者:
金笺
顾撷冈叹惜道:“科举八股文体看上去虽然只是一种考试文体,但是其恶劣影响不仅仅是文风败坏,而且因为科举考试还规定主题必须是代圣人立言,以孔子儒家思想写文章,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思想,这种科举八股文体考试成了控制思想的工具。因为在思想学术上不能创新,致使思想落后、陈旧,再加上中国历史上有重视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重视文学艺术,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所以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一、二个世纪,一个在古代有四大发明的文明昌盛的强国,到了近代却变成了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愚昧无知的弱国。”
文昌君说:“撷冈老弟,你这是用现代人的观点来批判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这种科举制度在当时世界上影响很大,不失为一种公平竞争的文武官员选拔制度。现在中国的高考制度以及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度都有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
顾撷冈批判道:“这种科举考试制度不仅是思想统治的工具,阻碍了思想解放和科技创新,更致命的是它跟升官发财的利益链纠葛在一起,所以贿赂、舞弊屡禁不止,科举制度的腐败现象越演越烈。日本、朝鲜、越南学不下去,就半途夭折了,西方更是没有形成制度。中国上古时代有尧舜禅让,考核、推举的官员选拔制度,文武官员应该从基层工作做起,通过考核逐级提拔,考试成绩充其量只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参考而已,不能够一考定终身,更不应该千军万马都争着去走这顶独木桥。”哥俩为科举制度的优劣、成败争论不休。
第二天他们穿上隐身服准时来到会试考场,只见贡院门口禁卫森严,卫兵在挨个从头到脚检查参加考试的举人有没有夹带的,要求片纸只字不准带入考场。他们把每一个考生的簪子拔出,散开头发,检查头发里有没有夹带纸片,脱去衣服看里有没有夹层暗藏经书文章、代写试卷,鞋袜里有没夹带纸片,身体皮肤上有没有写字作弊。科举考试夹带作弊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于把纸片卷进蜡制的管中,藏匿在丨肛丨门里。
会试都在下午举行,长达二个半时辰,所以考生要自带砚台、笔墨等文具和食品糕点盒,还有取暖的木炭,照明的蜡烛和烛台。为了防止夹带作弊,所有这些东西的大小、厚度、材质,都有统一规定。此外卫兵还要仔细检查有没有代考的,所以每一个考生都有详细的体貌特征,履历表格和正面、侧面画像,用以验明考生身份。
文昌君说:“即便如此严格检查,夹带作弊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代考枪手仍然能蒙混过关,屡禁不止。据说,清末的胡汉民,在乡试中曾经二次充当枪手替人代考,而且二次都考中了举人。”
顾撷冈说:“文昌老兄,你看前面已经查处了几个代考枪手,有几个将请人代写的模拟试卷密密麻麻地写在衣服里子的反面,有几个将经书藏匿在裤裆里,缝在裤衩夹层里,几人都被取消考试资格,戴上枷锁,游街示从呢。怎么没有见到顾鼎臣的影子?”
文昌君指着最后面一排说:“撷冈老弟,你看那不是顾鼎臣啊,相貌堂堂,不卑不亢,引人注目,正等待接受检查呢。”
顾撷冈喜出望外:“我看到顾鼎臣了,他在参加考试的举人中,排在最后一批,正等待检查入场。你看他头戴方巾帽,身穿蓝布长衫,脚着黑布单鞋,显得朴素大方,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特别吸引人眼球;而那些身穿绫罗绸缎,时髦服装的官二代、富二代,看上去却感觉骄奢淫逸,唯唯诺诺,卑微猥琐。”
他们穿着隐身服,身影隐秘,说话有蓝牙装置联络,凡人听不到,可以随心穿行在人群中不被发现,哥俩一直穿越到顾鼎臣跟前仔细观察。只见他手中提篮里整齐有序地放着考试用的笔墨砚台,蜡烛烛台。他非常节俭,没有带取暖用的木炭,也没有糕点、食品,在一只大碗里有半碗厚粥,几根咸菜。他自觉地取下方巾帽,散开头发,敞开单薄的衣衫,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透明纯净,一目了然,他很快通过了卫兵的检查。
哥俩跟随着顾鼎臣的脚步来到考场,经过一排排用墙壁隔开的号舍,进入他自己的号舍,神态自若地坐着,等待考试开始。考生进入号舍后不得喧哗,不得离场,更不允许传话、传卷。监考的应试士子队、贡院考试匠和执役员工,巡察在号舍之间,负责监视考生有无传话、传卷,夹带作弊者,而主考官则坐镇贡院中心的楼宇内,通过四面的窗户监视这些巡察监考的官吏、考试匠和执役员工有没有背地里传递关节的。考试开始后,整个考场肃穆沉静,监考官吏、执役和员工各司其职,可以说是岗哨林立,层层布防,戒备森严,酷似一座封闭的围城。
文昌君和顾撷冈巡察了各个号舍,观察各个考生的情况,最后停留在顾鼎臣的号舍外,只见他伏案疾书,下笔如神,似乎对考题早有准备。顾撷冈用遥测仪浏览了他的答卷,赞赏道:“虽然是按照八股文体写作,但是破题、承题不落俗套,起讲、入手的写作风格标新立异,起股、中股的论述引经据典,知识渊博,评论尖锐犀利,后股、束股见地独到,发人深省。”文昌君调侃道:“莫非撷冈老弟也想写作一篇八股文?考试快结束了,我们还是早点离场回客栈休息吧。”
哥俩在客栈等待会试发榜,每天除饮酒作诗,就是游山玩水,或到八大胡同别苑与百合、芙蓉同丨居丨。顾撷冈担心道:“明朝科举贿赂成风,考中进士的大多是官二代、富二代,顾鼎臣家境贫寒,没有金钱贿买考官,会不会因此落榜?”文昌君安慰道:“会试录取的贡士少则六七十名,多则八九十名,不可能全是贿买的,至少也有少数平民子弟吧。顾鼎臣出类拔萃,主考官不能有眼无珠,把他抹杀了,再说还有一整套防御贿买作弊的措施作保证。”
顾撷冈说:“这些措施我知道,第一是‘糊名’,遮掩考生名字,但是考官可以辨认贿买者的字迹,仍然可以作弊;第二是誊录,由专人抄录考生试卷,以抄本送往考官评阅,这样就不能用辨认考生字迹来买通关节,但却可以用约定的特殊句子、字词作为暗号进行贿买作弊;第四是锁院制度,临时委派考官,接任后同日进贡院,发榜前不得离开。这些老祖宗在科举考试中发明的防御作弊的措施,在现代的中考、高考、考研和公务员考试中都用上了。即使如此,泄漏考试试卷,甚至用无线电波传递试卷答案等等高科技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次会试弘治皇帝临时委派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张文祯和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廷和两人主考,也不知这两位主考官会不会有暗通关节,接受贿买,或者偏向富贵后代,轻视平民百姓,不能秉公而断的营私舞弊行为。”
日期:2017-03-07 15:25:5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