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第46节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9-24 16:36:04
  至于目前在东亚的考古挖掘中没有发现10-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事实上这个时段内还是挖掘出了少量的人类化石。当然,这还远远不够。那么在10-5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盛冰期的东亚人究竟哪里去了呢?我判断是,人有两条腿,挡不了严寒冰雪,难道还不会跑路不成?大象、候鸟等动物都会随季节迁徙,难道人类反而不会了?在冰河期来临之前,居住在东亚的人类也可以考虑南迁移到南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海域去居住呢?

  日期:2016-09-24 16:37:32
  从地图上看,南太平洋和印尼海域本身就处于赤道,这里是冰川期最薄弱的地带。因为冰河期的原因,使得现在这些海底在那个时候变成了陆地,适宜人类居住。而且那里是火山活跃地带,在第四纪冰川盛冰期,没有爆发的火山给居住在那里的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地暖。而丰厚的地暖给当地的动植物在如此严寒的时节提供了庇护。既然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在盛冰期来临之际,东亚人类集体迁徙到南太平洋和印尼海域去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中国境内只能够找到少量的化石就很正常了。

  从上面中国考古界考古所总结的两条“连续性”来看,东亚人类应该是一直延续下来,并不存在外来的因素。如果有外来因素,那么无论是考古发现的头骨特征,还是制作的工具,都应该会发生断代和变化。人类头骨特征和文化工具的延续断代问题,一直以来是考古方面判断是否有外来因素的重要依据。但这两点在相关的考古发现上却一直延续得很好,从逻辑上来说,这表示不存在外来人群。因为逻辑上的成立,所以我是支持“人类东亚起源说”的。

  日期:2016-09-24 16:38:15
  当然,我并不会仅仅只是逻辑上的支持,没有其他相关的旁证,我是没有这样的底气。我还有一些证据没有拿出来或者有些暂时无法确定,比如黑人是否真的祖祖辈辈居住在非洲?如果黑人也是后来迁入非洲的呢?事实上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黑人一直生活在非洲。而按照我上面那张图的情况来看,黑人进出非洲并不困难。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非洲出土的那些智人就是黑人的祖先。只不过在非洲那里出土了不少智人骸骨,而恰巧黑人就居住在那里,并没有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先天上的必然联系。类似的例子比如古埃及文明跟现在居住在埃及那块土地上的阿拉伯人没有任何联系,如果没有古埃及雕像和壁画为证,是不是有人会认为古埃及文明是阿拉伯人建立的呢?

  日期:2016-09-24 16:40:33
  说完了这个,还有说一些另外的事,我还有些疑难杂症需要解决,那就是从现在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几千米深的海域居然有惟妙惟肖的“地画”,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南海海底地形,很明显一只牛头。
  澳大利亚以东的海域,一个坐在王座上戴着王冠的象鼻人

  日期:2016-09-24 16:42:25
  台湾岛以东的海域,一个留着大发髻的男人,而且还是个双眼皮。有点像隋唐时候的发型。
  南美洲跟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一个蟒蛇蛇头。
  阿拉伯海,一只独角兽,这支独角就是现在的亚丁湾。

  日期:2016-09-24 16:42:49
  当然,还有更多藏在海底的“地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个地方。最后这张图中,我们看到独角兽的独角是现在的亚丁湾。实际上,这张地画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亚丁湾是人工挖出来的,而不是天然形成的。这说明在亚丁湾挖出来之前,非洲大陆跟阿拉伯半岛之间应该是一片相连的平原,而不是上面所说的地势较低的陆地。当然,相对两边的山区,这里的地势自然相对要低一点。

  这里有一个极其不可解的地方,这些地画涉及到海平面几千米以下的深度,难道1.2万多年前的海洋退到那么深的地步?当然事实上不可能那么深,既然海水没有退到那么深,那么这又是如何办到的?别跟我说什么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经过数不清的“地画”洗练下,我已经不相信有什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这全是上古人类能工巧匠的结晶。对于地面上的地画,我可以很轻易判定,但对于海底几千米的地方,这又是如何办到的呢?难道是古人进行疯狂的填海造画运动?

  日期:2016-09-24 16:44:05
  我做个简单的猜想,1.2万多年前,海平面的高度应该低于-110米以下,远比我们想象中要低得多,至少那些居住着人类的南太平洋众岛屿应该是连接成大陆或是狭长的延伸半岛。
  从菲律宾群岛这张地画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头戴皇冠的女皇,但这个“女皇”有点缺胳膊少腿,并不完整。所以,当时造画的时候,海平面比现在应该低得多。
  日期:2016-09-24 16:45:45
  不过有个问题依然还是有点麻烦,那就是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每上升下降100米都会造成陆地面积的变化。但是,海平面以下这么深的地方居然有人类造画痕迹,这个问题必须得解决,否则,将会有更多的谜题横亘在面前。所以,我这里提出两个猜想:
  第一点就是当时还处于第四纪冰川末期,地球两级的冰封线南移,冻结了大量的水,从而使得海平面下降很厉害。这一点需要考虑。
  第二点,当时的地球地壳层的地下水远比现在丰富,现在的沙漠地带在当时则因为刚刚形成,地表虽然被破坏很严重,但是地下水系统并没有被破坏,在那段时间内依然还在发挥效应。这也是我们看到《山海经》上记载有“流沙”的地方,水源也特别丰富,里面动辄“水行五百里”,同时很多山还有“××水出焉”。在过了几千年之后,曾经为茂密的森林的地下水系统因为缺乏植物的保护而终究枯竭,地下水都从地壳层涌了出来,流入海洋。几大洲的沙漠、戈壁面积非常大,其所含的地下水也应该是相当惊人。这个因素,也应该促成了当时的海平面实际上远比我们想象中要低得多。

  日期:2016-09-24 16:46:30
  跟陆地的地画一样,海上也依照地势进行造画,当时海平面以下的地区自然是无法进行改造,只能依照地势对当时海平面以上的陆地进行改造。也许有些很浅的地方可以采用填海的办法将原本不深的海底填埋成陆地,变成想要的画像。这一切想起来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见惯了太多的匪夷所思,我的神经已经变得麻木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