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42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耕知道,把安泉完全争取过来的可能性不大,他的目标是让安泉闭嘴,两不相帮,然后想办法继续孤立曹诺。杨耕这段时间一直试图接近安泉,但是都没有成功。这人非常谨慎,每次请他吃饭都会找理由拒绝。甚至连单独见面的机会也没有给杨耕过。杨耕没办法,最后决定硬着头皮到他家里去堵。
  王岚已经从丁梦芸处得知,安泉每周末都会回到父母家,他父母家在太原五一广场附近,自己现在还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只知道那个小区,却不知道具体哪门哪户。杨耕事先并没有给安泉预约,他知道预约也没用。他下定决心做一次不速之客。
  司机师傅的烟已经抽了至少五支,杨耕他们也已经等了接近两个小时。他已经让王岚给安泉的单位座机打过电话了,接电话的人告知安泉已经下班。难道这家伙今晚另有安排?杨耕有点着急了,望着小区门口的门卫。杨耕想干脆过去打听一下这老兄到底回来没有。
  刚想推开车门,杨耕就看到一辆出租车停在了小区靠近自己的这一侧。他清楚地看到,从车里下来的是安泉。后面还跟着一个人。王岚惊讶的叫了一声:“周晓光,那个人是瑞和的周晓光!”
  杨耕赶忙做了手势,让王岚不要出声。安泉和周晓光从出租车上先后下来,周晓光又回头从出租车里拿下了一个皮包。借着门口的灯光,坐在前排的杨耕隐约能看到皮包上有个大大的‘Canon’标志,从皮包的形状来看,杨耕判断很可能是个摄像机。

  周晓光把皮包塞给了安泉,安泉看起来并不想要,客气地推让了半天,最后还是拎在了手里。好像是意犹未尽,周晓光又让安泉从包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应该是说明书之类的,给安泉解释了半天,安泉看起来有点心不在焉,不断的向周围张望着。最后周晓光独自乘车离开了,而安泉则夹着包进了小区。
  杨耕和王岚完完整整的看完了这一幕,都是愣愣的半天没说话,不过他俩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反:杨耕是惊喜,王岚是沮丧。
  看着安泉进了小区,王岚垂头丧气的问杨耕:“杨经理,我们怎么办好?别人已经把工作做到前面了。”
  “你想怎么办?”杨耕反问道。
  “要不,我们也做些投入,能买东西就买东西,不行就直接给现金。”王岚显然有些慌了。

  “这些都不用,我们已经给她买过了。”杨耕平静的说道。
  “买过了?我怎么不知道。”王岚有些惊讶。
  “就在刚才,周晓光替我们买了个摄像机送给安泉了,这比我们送她一辆汽车都管用。”
  “杨经理,什么意思,你是要去蓝海举报安泉受贿?”
  “举报,我才不会这么傻呢,做生意讲究双赢,我是要帮安泉一把。何况举报这种事情破坏行规啊,以后谁还敢跟我们做生意啊?”杨耕信心满满的说道。
  看到王岚还是有些不解,杨耕又安慰道:“放心,这个项目已经是我们的了,你一会就去逛逛商场,帮我确定一下,刚才看到的佳能包里是摄像机还是照相机,什么型号的,大约多少钱。”
  “肯定是摄像机,我见过那种包装,不用去商场,我们公司楼上就卖,我明天一早就知道。”王岚也被杨耕的乐观感染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越来越信任面前这个家伙了。
  晚上杨耕先给马达打了电话,把今天看到的事情详细的给他说了一下,刚说完,电话那端的马达就乐了:“杨耕,你小子太走运了,我怎么就遇不到这种好事?”马达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老马,还差最后一步,还需要你帮忙。”杨耕已经打好算盘。

  “需要我出面给他谈?没问题,可是为什么你不去?”马达反应很快。
  “一方面需要用你总经理的招牌,另一方面你长得比我更不像好人!出面的效果肯定比我好。”
  马达郁闷的问道:“老杨,你说我长得真不想好人吗?我怎么觉得,我应该属于眉清目秀的那种呢?”
  第二天一早,等王岚落实清楚了摄像机的相关情况,杨耕就拨通了安泉的手机:“安主任,您好,我是飞捷的杨耕。”
  “杨经理,您好,周末也不休息啊。”安泉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

  “我是天生劳碌命啊,这不,我们的马总在太原,正打算陪着他逛晋祠呢。”杨耕随口说道。
  “好有闲情逸志啊,杨经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安主任,马总这次过来,特别想和你见个面,一起聊聊,不知道能否赏光?”
  “哦,是这样啊,真的非常不巧,公司要开季度总结会了,我正在帮领导写发言稿,实在不好意思啊。”安泉显然是在推托。
  杨耕对安泉的答案早有准备,马上说道:“安主任,你可真是个大忙人,那就算了,不过,有点小事,我想请教一下。”杨耕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安主任,我们马总昨天刚买了一台摄像机,是佳能MV450的,可是有些功能不太会用,我知道你在这方面是行家。想请教一下怎么操作?”
  电话那端一阵沉默,杨耕也没有继续向下说,过了一会,安泉才说道:“杨经理,要不晚上一起吃饭?我们见面详聊?”安泉的声音比刚才低沉了许多。
  “好啊,能当面请教,太感谢了。”杨耕知道安泉已经明白了晚上吃饭内容。
  晚上,马达、杨耕在滨河路的一家咖啡馆里等来了安泉。杨耕本来订的是一家太原有名的高档餐厅,以便凸现马达的高层形象和安泉的重要性。不过安泉还是坚持到咖啡厅去谈,理由是大家都很熟,没有必要搞得太奢侈。拗不过安泉,杨耕就直接在这家咖啡馆定了个包间。
  安泉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二十多分钟到了,马达一见面就拉住安泉问寒问暖,热情的像是多年的故交。这是马达的本事,无论和谁在一起,用不了多久,就能搞得亲密无间。杨耕始终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也就越发佩服马达的道行了。

  三人并没有喝咖啡,马达特意带了一瓶上好的红酒,又要了些甜点。开始了天南海北的胡侃。安泉的年龄并不大,二十八、九岁的样子,四方脸,带了一幅宽边眼镜,看起来老成持重。他的话很少。总喜欢用微笑和点头作为赞同的表示。一副标准的秘书形象。看看时候差不多,杨耕起身走了出去。马达开始进攻了。
  “安主任,依你看咱们蓝海的项目下一步会如何推进?”
  “马总,我只是个马前卒,这种事情还真说不清楚。”安泉推诿着。
  “安主任,虽然这件事情你不能完全拍板,但是重要性却是举足轻重啊。”马达垫了个台阶。
  “马总,你过奖了,还是领导决定这件事啊。”安泉还是小心翼翼。
  “是啊,你说的对,确实是领导决定这件事,你觉得下一步领导会怎么决定呢?”马达步步紧逼。

  “实际上,无论选择谁,都会有反对者,老板们也是左右为难。”安泉面无表情的说道。
  马达暗忖:你小子就是那个飞捷的反对者吧。不过还是不动声色地说道:“是啊,选择谁都有风险。”
  “对,我们领导也是担心有风险啊。”安泉迎合着。
  “安主任,我说的风险不但包括我们和瑞和的风险,也包括你们蓝海选型小组的风险,尤其是在悬而不决情况下,风险会更大。”马达说道。
  “这个观点倒是新鲜?能详细说说吗,谨慎毕竟是好事啊。尤其对于这么复杂的项目来说。”安泉问道。
  “我也是有感而发啊,我去年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项目,拖了很久。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是有些忍无可忍了,使了一些不合适的手段,客户中有个信息部的负责人,蛮年轻的,一时糊涂就接受了。结果,合同却被我们拿下了。我们的对手觉得实在不甘心,心态一时失衡,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情,最后两败俱伤。最惨的要数这位信息部的老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把自己的前途彻底毁了。”马达不紧不慢的说着,同时偷偷观察着安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