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41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据赵菡说,有一次上午讲标,老黎突然怯场,死活不敢上了。把马达急坏了,最后马达灵机一动,竟然让他先喝了二两酒,上去之后表现特别出色。不过从此‘老黎不堪大用’的名声算是在飞捷留下了。
  但是现在杨耕不可能再让他喝酒了。休息完后,下半场就指望着魏丽娜了。好在魏丽娜不负众望,把姜海庆讲的频频地点头。一个小时讲下来,姜海庆非常满意。接着他又和魏丽娜、杨耕就方案做了很深入地讨论。每个环节都抠得非常细。看来姜海庆这次是认真的,不像是走过场。杨耕松了口气,姜海庆肯定是带着任务来的。
  更让杨耕感到高兴的是,姜海庆特意见了一下司徒高歌,而且还送了一桶宁化府的老陈醋,说是顾维年特意让他捎来的。看来两位高层之间有了一点默契。
  晚上自然要请姜海庆吃饭,杨耕来到马达的办公室,想请马达一起去。一进门,马达就冲着杨耕乐了:“老杨,现在看局面对我们还是有利的,不过今天晚上好戏才会开始。”
  杨耕一愣,马上明白了马达的意思:“你觉得姜海庆要提条件了?”

  “当然,我一直在观察这家伙,这人不像是个做技术的,倒像是个做秘书的,油得很。你看他使的手机至少五千块钱以上,而且抽中华烟。这小子如果靠工资活着那才怪。”
  杨耕知道,在人情世故方面马达比自己强得多。马上说道:“如果是这样,晚上吃饭就不要让魏丽娜和黎明沛去了,就咱俩吧,看看这老兄怎么说。我们见机行事。”
  这段时间,北京到处都流行吃水煮鱼,而做的最好的地方是一家叫“沸腾渔乡”的餐馆。据说经常会出现百人排队等座的壮观景象。好在杨耕提前一天就订了座,现在三人在雅间里正吃的热火朝天。
  “姜主任,听说你家是邯郸的,好地方啊,当年赵国的首都。”杨耕边吃边和姜海庆聊着。
  “对,我想春秋战国的景象,肯定比当时的北京要强的多。”姜海庆吃的红光满面。“不过,现在和北京没法比了,最多算是中国第二大城市了。”

  “邯郸是中国第二大城市?”马达和杨耕都是一愣,俩人都去过邯郸,好像和中国第二大城市不沾边啊?
  “我也是刚知道。”姜海庆神秘的一笑。
  “真的,假的?”杨耕有点糊涂了。
  姜海庆喝完面前的酒,狡黠的笑了笑,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我前几天放完假坐火车回山西,坐我旁边的是两个农民兄弟,看样子应该是出去打工的。这俩兄弟特别逗,一路上都在争论到底北京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呢,还是上海是第一大。我一听口音就知道是我们邯郸人。两人争得面红脖子粗,可是谁也争不过谁,就请我评评理。我就问了,上海和邯郸谁大啊?支持北京大的那位老兄说,当然是邯郸大了。我又问北京和邯郸谁大啊?支持上海大的老兄说,当然是邯郸比北京大了。我说,是不是无论上海和北京谁大,邯郸都是第二大城市了?俩人说对啊。我就说,现在北京正在争办奥运会,应该北京是老大,否则国家干嘛不让上海争办奥运会呢?两人觉得有道理。最后下车的时候,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北京老大,邯郸老二,上海老三。这俩兄弟对自己生活在全国第二大城市感到很满意。”

  三人都被乐了,气氛也更加活跃起来,姜海庆加了一口菜,又说道:“其实,我们邯郸还有一种特产。你们猜猜是什么?”
  俩人都摇了摇头,姜海庆得意笑了笑:“估计你们也猜不出来,我告诉你们吧,是成语!”
  马达和杨耕都是一愣,马上明白过来了,马达接口道:“你这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邯郸还真有很多成语,比如胡服骑射,在一进邯郸市里的地方就有座雕像,好像是赵武灵王的,说的就是这个成语,另外还有毛遂自荐、河伯娶妻、完璧归赵等等。还真是不少。”
  “还有邯郸学步、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确实挺多。”杨耕附和着。
  姜海庆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会突然举起酒杯,脸色有些严肃的说道:“两位,干了这杯。”

  杨耕和马达都有些奇怪,这老兄不是谈兴正浓吗,怎么突然刹车了。马上意识到,姜海庆应该是有话要说了。
  果然,姜海庆放下酒杯,依然是一脸深沉,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两位是不是还忘了一个成语,做生意的人都应该记得,叫‘奇货可居’。”
  杨耕一时没有听明白姜海庆的意思,但是明显感觉到他话里有话,偷眼向马达望去。马达脸色也变得庄重起来,他给姜海庆倒满酒,也给自己斟满,举起酒杯,和姜海庆碰了一下,一句话也没说,将杯中的酒喝了个底朝天。
  放下酒杯,马达开口道:“姜部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奇货可居’这个成语来源于吕不韦。他对赢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的那笔投资也许是古往今来做的最好的一笔买卖了。我记着,当时吕不韦问过他爹‘耕田可几倍获利?’他爹说:‘十倍。’他又问:‘贩卖珠宝呢?’他爹说:‘百倍。’吕不韦又问:‘如果扶立一人为王,掌握江山,其利几倍?’这一次,连他爹这样的老江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就笼统地说:‘其利千万倍,不可计矣!’看来我们老祖宗把生意做到家了。每次看到这个故事,我都想,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投资一定是对人的投资,而且是给‘对’的人的投资。”

  看来一眼姜海庆,马达接着说道:“姜部长,你放心吧,这句成语的意思我和杨耕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我们私下也讨论过,在蓝海项目上,您就是那个‘对’的人。”
  姜海庆也笑了,他觉得和明白人谈话真是件愉快的事情,比和周晓光这样的糊涂虫谈安全多了,而且自己谈的时机也是恰到好处。飞捷一定以为这时瑞和占了上风,需要自己的帮助。而他却知道Eric是斗不过顾维年的,自己这次来又是受顾维年之托打前站,顾总支持谁再清楚不过了。这个顺水人情自己把握的可以说恰如其分。一定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现在目的完全达到了,这个马达还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看来自己是货卖识家了。


日期:2009-09-25 09:05:06

  第十九节
  杨耕对太原这个城市最不适应的地方就是她的昼夜温差实在太大,只要有太阳,整个城市就会露出慈祥的面孔。但是太阳一下山,老天爷立刻就没了好脸色。从初春开始跑蓝海项目,杨耕就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体会。现在虽然已经到了五月份,但是,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天气还是有些冷飕飕的感觉。
  杨耕和王岚躲在一辆桑塔纳轿车里,看着天色一点点黑下来,顿感有些凉气袭人,赶忙让司机把车窗关上,四只眼睛透过车窗玻璃有一搭无一搭地观察着不远处的一个居民小区。这个小区里住着蓝海项目的一个重要人物:安泉。
  给蓝海的相关人员宣讲过咨询方案之后,整个项目进入到了僵持状态。从丁梦芸和姜海庆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以曹诺为首的外方坚决支持瑞和,而顾维年、姜海庆等则是希望飞捷中标。虽然顾维年的势力站了上风,但是也没法直接拍板这个项目。杨耕和马达分析,如果这样僵持下去,最有可能得结果就是蓝海把这个项目停掉。这和丢给朱弘毅也没什么区别,完全是失败的结果。而如果想避免这种结果,必须打破均衡的局面。俩人考虑来考虑去,还是把突破点定在了安泉身上。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安泉不但是项目组成员,也是办公室副主任,某种程度上还是曹、顾两人的秘书。是可以上达天听的人物。而且由于曹诺回国时间短,对国内情况不是太熟悉,安泉实际上成了曹诺的耳目,很多消息要靠安泉传递,他的话可以直接影响曹总的判断。另一方面安泉和瑞和走的比较近。可以说算是朱弘毅的人了,如果在他身上找到突破点,则大事可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