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43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9 20:33:43
  第十一章 末世之叹
  091
  羊祜自泰始五年(公元269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以来,担任晋属荆州地区的最高长官长达九年,在任期间他积极谋求伐吴,屡上便宜之策,然而终因朝中阻力太大而无力实现。到得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自感身体欠佳,因而以病情请求入朝。到了洛阳之后,司马炎命他乘辇入殿,又特赐他不拜而坐。羊祜念兹在兹的仍是吞并东吴,因此面见司马炎他主陈的中心议题仍是伐吴之计,因他久在前线,深得东吴虚实,所以所说的都是有关东吴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司马炎听得连连点头。因为羊祜病重,不能常常入朝,司马炎就委托同样赞成伐吴之议的中书令张华询问羊祜相关筹划,羊祜说:“孙皓暴虐已甚,于今可不战而克。如果万一孙皓不幸而死,吴人更立有才能的君主,到那时虽有百万之众,长江也未可窥视,将为无穷后患。”张华深以为然,羊祜也十分器重张华,对他说:“成吾志者,子也。”司马炎还想让羊祜卧在病榻上指挥诸将,羊祜说:“取吴不必臣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也。”

  羊祜日渐病重,最终他推荐度支尚书杜预代替自己。杜预此时任度支尚书长达七年,其所作的善政不胜枚举。当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司、冀、兖、豫、荆、扬等六州发大水时,司马炎询问主事之人怎么才可以佐益百姓。杜预回答说:“现在东南的水灾尤其厉害,可以命令兖、豫等州留汉朝时修建的旧陂,剩下的都决口放水,让饥民可以得到水中存留的鱼、蚌、螺、水菜等,这是眼前每日可得到的益处。水去之后,农田之内存有淤泥,这些淤泥富饶肥沃,每亩地可以收数钟(钟:中国古代度量单位,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据现代学者推测约为662市斤)之粮,这又是明年的进益。典牧之中有种牛四万五千余头,这些牛不供耕驾,甚至有到老还不穿鼻子的,可以把它们分给百姓,让他们赶在春天时令时播种,秋后谷物成熟后再责成官吏收其租税,这又是数年之后的进益。”司马炎听从了他的话,百姓都得到了实惠。因杜预损益庶政不可胜数,时人称之为“杜武库”,意思是他胸中所藏无所不有。

  公元278年12月27日,司马炎正式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完全替代了羊祜的位置。不久羊祜去世,司马炎哭之甚哀,而当天天气大寒,涕泪沾在胡须鬓发上都凝成严冰。羊祜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放入棺柩。司马炎听到后感慨说:“祜固让历年,身没让存,今听复本封,以彰高美。”南州百姓听说羊祜去世,自发地为他罢市,里巷之中哭声相接。东吴守边的将士也为之哭泣。因羊祜好游岘山,所以襄阳人在山上建碑立庙,岁时祭祀,望见碑上文字的无不流涕,因此被称作堕泪碑。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有《与诸子登岘山》,内中特别提到羊祜:“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日期:2016-06-20 19:03:38
  092
  杜预到任之后,一改羊祜的保境息民方略,立刻简选精锐,突袭东吴的西陵督张政,大破其军。张政是东吴的名将,觉得因为这样无备而战最终导致失败是自身的耻辱,因此不敢以实情告诉孙皓,随便捏造了理由奏报上去。杜预想要离间他们君臣,于是特别给孙皓上表,说要将自己获得的东西奉还。孙皓一向猜忌,看到张政居然敢隐瞒实情,于是就将他调还,而改以武昌监留宪为西陵督。
  除了羊祜之外,在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晋国还有几位重量级人物去世。其一是弘训皇后羊氏。羊氏本名为羊徽瑜,是汉左中郎将蔡邕的外孙女,上党太守羊衜之女,继夏侯尚之女和吴质之女成为司马师第三任妻子,也是羊祜的姐姐,司马炎受禅后居于弘训宫,因此称弘训太后。她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景献皇后,该年七月附葬于峻平陵。

  其二是太宰何曾。何曾在该年九月刚刚由太傅升为太宰,而他此前又任过司徒、太保、太尉、丞相及魏司徒,可以说所谓的三公职位他几乎全部都担任过。他平生骄奢异常,厚自奉养,甚至超过司马炎。司隶校尉刘毅曾经数次弹劾何曾侈汰无度,司马炎因为他是重臣,释而不问。何曾又党附于贾充,庾纯与贾充党争时,何曾贬抑庾纯,因此被士林不齿。不过何曾虽然有种种缺点,见识却是不凡。他有次侍晋武帝宴,回来之后对儿子何遵说:“国家应天受禅,创业垂统。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兆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此子孙之忧也。汝等犹可获没。”又指点着孙辈说:“此等必遇乱亡也。”后何曾之孙何绥果然被东海王司马越诛杀,另一孙何嵩哭着说:“我祖其大圣乎!”在何曾死后,身为儒臣的秦秀(魏骁骑将军秦朗子)给他拟定谥号时说:“何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是众人的表仪,如果他活着的时候让他极尽所欲,而死了之后又没有贬号,那么王公贵人还有什么害怕的呢?”所以秦秀根据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应该给他上谥号为丑缪公。但是司马炎还是给了何曾面子,最后给他的谥号是孝。太康末年,他的儿子何劭自表改谥为元。

  其三是前司隶校尉傅玄。傅玄是魏晋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曾任御史中丞、太仆等职。傅玄生性急躁,如果在晚上遇到奏劾之事,他就整理好上朝时佩戴的冠带,手捧白简,终夜不睡,坐着等待天亮。于是他在位时贵族震慑,台阁生风。傅玄不仅本性耿介,所交的朋友也是一样的性格,他的好友尚书左丞崔洪性情也是清厉骨鲠,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失,但是在别人背后从来不说坏话,以此获得别人的尊重。说起来傅玄的去世还和景献皇后有关,在景献皇后的丧礼上,按照旧制,司隶校尉如果坐在端门外面,位在诸卿之上,而自己独坐一席以示尊贵,而如果进入宫殿之中,因为本身的品秩在诸卿之下,所以按照次序就坐,也不能单独一席。结果安排座位的谒者因为弘训宫在殿内,所以将傅玄的座位安排在了诸卿之下,傅玄十分生气进而痛骂谒者。谒者推卸责任说这是尚书安排的,结果傅玄面对百官将尚书以下的官员全部骂了一遍。因为这事傅玄被御史中丞庾纯弹劾,而傅玄本人又不以实情上奏,因此被免官,回去后没几天就去世了,得寿六十二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