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23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5-10 20:17:44
  051
  暨艳案的背景是赤壁之战后为稳固政权,孙权开始将目光由单纯的战略扩张和维护既有领土转向统治阶层内部,这时随孙坚孙策东征西讨、为东吴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江北流寓士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而占有大量本土资源的江东大族势力开始在朝廷中崛起,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来自吴郡的四大家族。他们的快速上升与孙权加强君权的想法背离,孙权就曾说:“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三国志�6�1吴书�6�1诸葛瑾传》)可见孙权对江东大族在上层政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不满意的。暨艳和张温同出吴郡,受后者提携而为选曹郎,至尚书。暨艳品行狷介,好发清议,因为见到当时的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因此而臧否区别。他弹射百僚,核选三署,将官员都从高位上贬斥,能安于旧位的不足十分之一。有一些在任贪污素行不良的,暨艳都把他们贬为军吏,一时间东吴官场风声鹤唳,无人能安。

  暨艳和张温还将矛头对准了东吴的首任丞相孙邵。孙邵是北海人,曾为北海太守孔融的功曹,入江东后属江北流寓士人,按《吴录》记载:“张温、暨艳奏其事,邵辞位谢罪,权释,令复职。”可见他们打击的不单单是贪赃枉法之辈,更关键的是他们想将非江东大族出身的孙邵从丞相位上赶走,以便安插江东大族出身的士人。孙权对此出面进行处理,以暨艳和下属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为据严惩二人,二人皆自杀。张温素与暨艳有书信往来,至此也被定罪,其中一大罪状便是结党。孙权考虑到政权稳定的需要,对其他大族秋毫无犯。

  发生于赤乌元年(公元238年)的吕壹案是孙权与江东大族的又一次较量。孙邵之后,丞相人选本应在张昭和顾雍之间产生,但孙权最终选择了忠厚的江东人顾雍而摒弃了众人拥戴的彭城人张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孙权的妥协,因为孙权随即设立了校事来监察大臣的言行。校事隶属于中书省,职责为典校文书,原本无足轻重,只是孙权用他们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后,性质发生了变化,吕壹、钱钦、秦博等一批拥有弹劾大权的酷吏开始走上历史前台,内中又以吕壹最为著名。

  吕壹籍贯不详,然而从《吴书》检索到的东吴大臣中,共有三个家族为吕姓,吕岱家族为广陵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吕蒙家族为汝南富阳(今安徽阜阳)人,吕范为汝南细阳(安徽太和东南)人,三者皆为淮泗集团中人,因此据庄辉明先生考证,吕壹出身淮泗集团的可能性极大。
  日期:2016-05-11 19:31:00
  052
  吕壹本性严苛,用法深刻,如同后世的酷吏周兴、来俊臣、索元礼一样,吕壹得到孙权全力支持后便“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顾雍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步骘传》),一时间朝臣畏怖,侧目屏息。吕壹将目标对准了多位江东大族出身的高官,如丞相顾雍被吕壹举报,遭到孙权的严厉申斥,而左将军朱据亦被吕壹诬告贪取重金,朱据无法自证清白,只有籍草待罪。而握有军政大权的陆逊也对吕壹心怀愤懑,然而畏于吕壹背后有孙权撑腰,不敢出声抗议,只有伤心流泪而已。

  吕壹忠实地贯彻孙权刺探江东大族言行的命令,排陷江东大族高官不遗余力,可以说是出色的鹰犬。但因吕壹影响太过恶劣,东吴上下寒心,太常潘浚甚至准备“欲手刃杀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迫于众多朝臣的压力,孙权不得不将吕壹诛杀。同时孙权引咎自责,又让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问时事之损益,孙权想要借校事之手打击江东大族的想法没有实现。
  在校事案的冲突之中,江东大族略占上风,在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东吴爆发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内部斗争,孙权也得以借此来削弱江东大族,这就是两宫之争。两宫指的是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孙权偏爱孙霸,对孙霸的待遇和孙和没有差别,孙霸也借此机会广结私党,招募宾客,遂造成了举朝中分的局面。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固支持孙和,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则支持孙霸。

  如果注意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支持太子的几乎都来自江东大族:陆逊是当时江东大族的领袖,顾谭是顾雍之孙,陆逊外甥,朱据亦在四姓之列,此外出身吴郡张氏的张纯亦支持太子。施绩是丹杨朱治养子朱然之子,而朱治本人曾举荐大量士人入仕吴王府,与江东大族关系密切,丁固则是会稽山阴丁览之子,吾粲是吴郡乌程人,受顾谭之父顾邵荐拔入仕。只有张休、诸葛恪、滕胤情况稍稍有所特殊,张休是太子孙和妃之父,诸葛恪是孙和妃的舅父,又与顾谭、张休同为“太子四友”中人,而且太子孙和之母大王夫人也是琅琊人,和诸葛恪是不折不扣的老乡。滕胤与诸葛恪交好,也为太子集团中人。

  而支持鲁王的却几乎都是淮泗集团中人:步骘是临淮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吕岱是广陵海陵(江苏泰州)人,吕据汝南细阳(安徽太和东南)人,全琮虽是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但他的妻子孙鲁班却是鲁王党的重要人物,她与杨竺在此案中推波助澜,扩大了两宫之争的影响。此外孙弘是会稽人,孙峻为东吴宗室,他们既无重名又奸佞险诈,故不见容于江东大族,因而党附于鲁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