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24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5-12 20:16:14
  053
  孙权处理此事十分慎重。在第一阶段,他就开始疏远打击江东大族中人。陆逊因屡屡劝谏,被孙权累次派遣中使责让,陆逊因而忧愤而死。顾谭兄弟和张休被徙交州,张纯弃市,吾粲下狱被诛。第二阶段,朱据先被杖责一百,后贬官赐死,尚书仆射屈晃则被斥归田里。与此相对的则是孙权对淮泗集团的宽松处理:仅有杨竺、全寄、孙奇、吴安四个地位不高的小人物在第二阶段受诛,而淮泗集团的重要人物在事后却均获升迁:步骘为丞相,全琮为右大司马,吕岱为上大将军,江东大族受到沉重打击。陆抗当年只有二十岁,但孙权因听信杨竺的构谮,就拿杨竺说得那二十件事询问陆抗,而且禁绝宾客,令中使严加审问。后虽未查出什么问题,但孙权也没重用陆抗。终其之世,陆抗不过一立节中郎将。

  然而孙皓即位后,多方采取措施为父亲孙和正名,在这一点上他得到了江东大族的支持,孙皓也适时地为当年蒙冤之人予以平反,政治资源开始向江东大族倾斜。而陆家因为旧有政治基础较好,反弹最快发展势头最猛,孙皓就曾问起陆凯家族出仕的情况(详见前文),最后也忍不住说了一句:“盛哉!”随着朝中元老的凋零,孙皓需在朝臣中重新布置格局,然而作为牵制江东大族的重要砝码的淮泗集团士人的后人已渐趋式微,孙皓已无法使用这些人来维持皇权的平衡。而孙皓本人又多疑,对皇族使用常有所保留,故此皇室宗亲也无法起到对江东大族的限制作用。这样孙皓能使用的便只有江东本土的寒族,因为这些人在政治上毫无根基,又无共同的政治信仰,为求获得更多资源就一定要紧密依赖皇权,因而孙皓本人对他们使用也更为放心,想要将他们驱逐清理也不必花太多心思。故而孙皓即位后,一批寒族开始在朝中冒头,内中虽不乏像楼玄这样的清操之士,但更多的却是如陈声、何定等佞媚之臣和高通、詹廉等黄门宦官。他们的出现让江东大族极为恼怒,除了他们确实有种种不合时宜之处外,自然也与江东大族谋求势力扩张相关。陆抗被提升,正是在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陆抗虽然远处长江上游,和孙皓是“我住长江头,你住长江尾”,但对孙皓的政令缺失也多有耳闻。于是陆抗上表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於强秦,西楚所以北面於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接着他又分析东吴的形势,指出山河之险不足为恃:“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限带封域,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陆抗据此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近览刘氏倾覆之衅,考之典籍,验之行事,中夜抚枕,临餐忘食。昔匈奴未灭,去病辞馆;汉道未纯,贾生哀泣。况臣王室之出,世荷光宠,身名否泰,与国同慼,死生契阔,义无苟且,夙夜忧怛,念至情惨。”陆抗还在奏疏中提到了十七条应当处理的时政,但陈寿时已经失考,今日我们更是无法了解其内容,不过按陆抗的性格应该和陆凯所奏大同小异。

  日期:2016-05-13 21:00:33
  054
  而这时殿中列将何定专宠任事。何定是汝南人,原本为孙权给使,后来外放补为吏员。何定自然不愿在基层做刀笔营生,因此上书给孙皓,自称先帝旧人,希望能够还为内侍,孙皓就任命他为楼下都尉,平时就管理一些采购之事,他就在此擅作威福。何定虽然奸邪僭媚,但充分考虑到了孙皓的需求,因此被孙皓委以众事。何定曾为儿子求婚于少府李勖之女,李勖看不上何定,没有答应,何定因而心怀怨愤。正好这时李勖在出征交州的途中杀死导将冯斐,何定趁机向孙皓进谗言:“少府李勖枉杀冯斐,擅自将军队撤还。”于是孙皓将李勖和督军徐存的家属尽行诛杀,连小孩也没有放过,后又焚烧李勖的尸体。

  何定为了讨好孙皓,又命令诸将进贡好犬,近的地方找不到良犬便千里远求,一条良犬价值高达数百匹绢。这些狗成为御犬后都被打扮得花里胡哨,每条狗都值钱一万,并配有专人看管。养这些御犬的目的是用它们追捕野兔供给御厨,然而何定的良犬训练不得法,所以获得的野兔没有几只。东吴百姓对此都归罪于何定,惟有孙皓认为何定忠勤,赐他爵位为列侯。
  建衡二年(公元270年)秋九月,何定还引发了一次叛逃行动。叛逃的主角是东吴的夏口督孙秀。要说孙秀家族的历史简直就是一出悲剧,他的祖父便是孙权的四弟孙匡,在中原混战时代曹操为了拉拢孙家,将侄女嫁给了孙匡为妻,两人生有一子孙泰。孙匡虽被举孝廉茂才,但还未出仕就以二十余岁的年龄早逝。孙泰后来跟从孙权出征曹魏,结果在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围困河北新城时,被流矢射中而去世。孙秀身为皇室近亲,担任了前将军、夏口督,在位时甚有威恩,引发了孙皓的不快和嫉恨,民间已在此前流传着孙秀将被算计的说辞。

  吴国的军镇都督制是孙权时代为保有长江中下游的诸处据点而设置的。据洪饴孙在《三国职官表》中考证,东吴设立的军镇都督有濡须督、京下督、都下督、西陵督、公丨安丨督、巴丘督、信陵督、夷道督、蒲圻督、武昌督(后又分为武昌左、右部督)、夏口督、江陵督、沔中督、乐乡督、中夏督、柴桑督、半州督、吉阳督、徐陵督、芜湖督、牛渚督、抚州督、皖口督、吴郡督、虎林督、左虎林督等。从分布上看,牛渚、扶林、濡须督属扬州丹杨郡;半州、皖口属扬州蕲春郡;江陵、公丨安丨、乐乡属荆州南郡;夷道、西陵属荆州宜都郡;武昌、夏口、沔中、柴桑、信陵属荆州江夏郡;蒲圻、巴丘属荆州长沙郡。可见分布主要集中于长江沿岸诸郡,南方的交广二州一处军镇也没有。

  而所有的这些都督中,夏口督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职务,不仅领兵较多,且多以皇室宗亲担任,如孙秀之前有孙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孙贲之子)、孙壹(孙坚之弟孙静之孙,孙奂之子),后有孙慎,而且为突出其重要地位,夏口督一般都有使持节或假节的权力。此时孙皓派遣何定率领五千人到夏口打猎,孙秀见何定率领如此之多的士兵前往自己的防区,于是惊慌失措,趁夜带领妻子儿女及亲兵数百人北投晋国。当年十二月被晋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骠骑将军为将军的第一等,班次在车骑将军之上。以孙秀的名望和资历,这个新职务显然有虚高之嫌,因为晋国开国元勋贾充此时也不过是车骑将军。司马炎觉得让贾充屈居孙秀之下有些过意不去,想要更改朝班时的位次,让车骑在骠骑之右,贾充固辞,方才见听。显然司马炎如此看重孙秀就是因为他东吴皇亲的身份,为了吸引更多东吴官员归降,有必要树立一个标杆性人物,孙秀便是司马炎此时树立的标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