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第15节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

  北五十里,曰劳山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
  北次二经之首,曰管涔之山。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
  东山经之首,曰木敕螙之山。
  又南三百里,曰杻山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

  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
  日期:2016-03-02 01:02:38
  从上面摘取的资料来看,这些山已经乱得不像话了。光是开头两座山就有这么多错误,至于中间,这种错误就更多了。尤其是《东山经》最为奇怪,每条线路开头竟然说“又东次×经”,这个“又”字是什么意思,弄不明白。这里我还不包括前后两座带“又”的山其实是并不相连的山,那个问题就更严重了。比如前面第76楼回帖里我随便就“西首经”中的“石脆之山、竹山”进行简单分析,从而说明这两座山跟前后的山并不在同一条线路。至于后面那些山,至少是两三条线路凑合起来的。我现再摘取《西次四经》给大家看看,光是从字面上看《山海经》的山系有多乱: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
  北五十里,曰劳山。
  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

  北七十里,曰中山。
  北二百里,曰鸟山。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
  又北百八十里,曰诸次之山。

  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
  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
  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
  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
  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
  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力。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玉。
  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
  整条线路乱得惨不忍睹。
  日期:2016-03-02 01:04:23
  “”从这些地方来看,当初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山海经》 的时候,《山海图》已经丢失,所以,他们没办法,只有凭感觉把这些山连在一起。而到了晋代,陶渊明、郭璞说他们都看到了《山海图》,各位看客就真以为他们看到了《山海图》吗?说实话,如果郭璞要看到了真正的《山海图》,他还会这么编吗?
  话说现在到处都有人号称自己"破译"了《山海经》,并且还标注地方,哪座山对应哪座山,种种讲解,但象如此明显而致命的地方却没有甄别出来,那么他们是否真的"破译"了,大家就去想想了。别人可以从"招摇之山"走300里到"堂庭之山",但在伟哥我这里,那就只能一脚踩住:不行,这不是一条线路上的山,不能直接走过去。

  日期:2016-03-02 08:48:33
  多棪木
  那么,“棪木”是什么呢?
  郭璞注:“棪,实似柰,赤可食。”音掩。看来,这应该是一种果树。
  在我看来,“棪木”不可能是果树,郭璞距《山海经》成书年代相去甚远,中间文化都断代好几次,所以他的注解的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按照《山海经》的行文习惯分析,如果“棪木”是果树的话,就会加上“其实赤,可食”。这里没有这种描述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棪木”不是果树,另外一种是原文缺失。但从“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的叙述来看,是很完整的并列描述,并不存在原文缺失的特征,应该是完整文字。所以,“棪木”不可能是果树。

  那么,这个“棪木”到底是什么树呢?据我的分析,这个“棪木”应该就是现在的杉树。现在“棪”字读 yan 音,而“杉”字则读 shan,同 an 韵,但读音还是有区别的。根据本人分析,从音韵上来说,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的方言,每个方言发音不同,其实每个字都是多音字。像上面以“炎”字为偏旁的形声字存在多种读音,其中这两种读音都比较强势,在统一发音的时候都分别被列入官话(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行列。我们在分析这些形声字的时候,要注意下他们分别都有哪些发音。

  我们知道浙江绍兴有条河流叫“剡溪”, 以晋朝王徽之雪夜访戴出名。“剡”字读音 shan,是“炎”字加“刂”旁,这是一个思考方向。经查,“炎”为部首读 shan 的字中“剡”并不是孤证,还有:煔、晱、睒、覢、顃、檆。根据列举的字例来看,这个“棪”原来可能是“檆”字所误,查得《汉语大字典》释义如下:
  檆:同“杉”。《说文·木部》:“檆,木也。”《徐锴系传》:“即今书杉字。”《集韵·衔韵》:“檆,亦作杉。”
  日期:2016-03-02 08:54:46

  真相大白,原来“棪”字系“檆”字之误。原本两字并存,后来根据杉树的形象另造“杉”字替代“檆”,而《山海经》抄录者不明所以,误以为“檆”、 “棪”为同一字,在抄录过程中做简化处理,把“占”去掉。或者“棪”
  、“檆”本为同一字的不同写法,都指杉树,后来 “檆”字变成不常用字,而常用字“棪”字则失去了本义,转而指其他树,杉树则另造“杉”字替代之后,造成了现在这种误会的情况。还好“檆”字本义还在,稍作追查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
  日期:2016-03-02 08:58:55
  多白猿
  白猿是指哪种猿猴呢?看过川金丝猴之后,我觉得这白猿很可能就是川金丝猴中的白金丝猴。
  川金丝猴是所有猴类中最漂亮的,而白金丝猴又是川金丝猴中最萌的。尤其是最后一张,是不是特别招人爱呢?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并不见得就一定是。
  日期:2016-03-02 09:03:29
  那么这座“堂庭之山”在哪里呢?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座山没找到,不知道在哪里。也许有人会生气:你伟哥这是在调戏我吗,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这座山在哪里。说这话我还真冤屈了,你以为我不想确定啊,我找了这么久还不是想要找到它在哪里。这座山历经几次增删,最开始定了某山,然后觉得不靠谱,删掉。后来又觉得另外一座山象,定下来,然后又觉得不对,又删掉……前后换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发现还是无法确定,所以只有忍痛如此了。

  山虽然无法确定,但是这些考证、分析我还是保留下来,让大家知道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考证下去。
  【文字校订】:

  又東三百里,曰常庭之山,多檆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