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第14节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可能,这种话,你们问我,我也曾问过,但我却找不到答话的人。
  日期:2016-02-29 23:32:10
  蒙古高原,还有一只鸟比青藏高原更大……
  亚洲东北跟北美阿拉斯加接壤的地方,大家有没看到一只鸟首?
  这是南亚次大陆印度的地图,大家仔细看看,是不是看到了一头"大象"?看那只阴恻恻的眼睛,让人有点不寒而栗啊。
  反过来还是一头大象,这太让人……
  再旋转一下,又是一只鹰,这种组合方式也太逆天了吧。

  日期:2016-02-29 23:37:16
  看到一头大象没有?其实在"彗星撞地球"那一节里就展示有这头大象,但那时候谁又看得出这里居然藏着这么大一头巨大的大象呢?从小亚细亚一直到东亚,这个跨度简直让人无法想象,这需要何等逆天的数学知识和空间思维啊!
  这是欧洲大陆,看起来没什么吧
  我的个乖乖,别吓我,我有心脏病滴……
  日期:2016-02-29 23:46:34
  我原以为前面那头牛已经勾魂摄魄得不行了,但想不到这头牛居然更加风情万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叫我如何是好呢?那我们去西半球转转吧
  北美洲,一个象人,这逆天的上古啊!

  南美……还是一头大象!就是眼睛有点小。
  南极洲,还是一头大象,我的天……这世界还有一片净土吗?
  日期:2016-02-29 23:50:21
  看到飞禽走兽,你们应该开始明白了《山海经》上各种怪兽了吧?没错,《山海经》上所说的"怪兽"实际上就是绘制在《山海图》上被修整成各种飞禽走兽模样的山川地理。因为是图画,所以可以做任何变形、组合处理,所以也就出现《山海经》中描述那样。这里,我先剧透一下后面章节中的"怪兽"吧。
  首先,给大家看看 "青丘九尾狐"是啥玩意:
  坐标:北纬:29°19` 59";东经:113°54` 33"

  看到这只漂亮的狐狸吗?在这个湖北与江西交界之处,一只戴着头冠的,漂亮可爱的小狐狸正眨着他的大眼睛在干什么呢?
  《海内北经》:大蟹在海中。
  你们看到一只超级巨大的螃蟹了吗?都已经被蒸熟了,通红通红的,只等你的筷子来呢。赶紧吧,冷了就不好吃了。
  日期:2016-03-01 00:20:30
  也许有人问,既然地图上有珍禽异兽,那么那些神仙呢?神仙自然也有的,现在就让我带着你们继续遨游《山海图》吧:
  坐标:北纬:24°36` 52";东经:110°04` 56"
  广西桂林跟柳州中间。这正是当年帝舜活动的地区,如此英俊的一个帅哥,这是帝舜吗?
  坐标:北纬:29°32` 17";东经:112°38` 10"
  湖南省华容县。这河流的轮廓像不像个美女的侧脸?要不要注意下他的头发,我们放大旋转一下看看:

  旋转过来,还是个美女,真是巧夺天工啊。
  日期:2016-03-01 00:22:07
  坐标:北纬:29°33` 24";东经:113°02` 04"
  印第安人,还戴个鼻环呢
  坐标:北纬:33°02` 13";东经:107°53` 14"
  报告,这里还有个更帅的印第安!

  日期:2016-03-01 19:59:51
  继续下来的是“文明的传播”章节,里面将讲述文明如何从长江这个地方在“新仙女木事件”之后突然爆发,以圣人之胸怀济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但看各位反应,我恐怕有点太超前了,大家接受不了。原本还要对前面那些现象做个分析研究,不过我估计只怕能接受的人太少。所以干脆省下这些文字算了。
  现在开始,我开始来更新《五藏山经》中破译的各个山头,我整理稿子先。
  日期:2016-03-02 00:59:42
  堂庭之山
  【原文】: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解读】:
  《山海经校注》:郭璞云:”一作常”珂案:《文選•上林賦》注引此經正作常。看来,这座山原本叫”常庭之山”。
  在这里,我需要有几个问题跟大家说一下,否则后面会引发更多的误会。《山海经》自秦火之后,散佚严重,尤其是《山海图》的丢失,更是让后人找不到正确的地点。从司马迁、汉武帝开始就没人看到《山海图》,所以汉武帝才找不到昆仑山,要不然地图上不就标注着吗?所以,后来在刘向、刘歆父子编纂的时候,不得已随便胡乱编在一起,这样虽不好,但总比丢失的强。当然刘向、刘歆父子还是很认真编辑,并不是胡乱整理一下交差。尽管也给后人研究《山海经》造成不小的困难,但他们的保存之功却是功在千古。当然,我们通过仔细分辨,也还是可以找到部分真相的。

  日期:2016-03-02 01:00:44

  我发现,在《五藏山经》中,从前一座山到后一座山的过程中,往往会说向某方向走了多少里,达到某座山。这个表述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表述的方式却有两点:
  1、直接往某个方向走多少里,比如: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
  北五十里,曰劳山
  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
  北七十里,曰中山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於之山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
  2、就是第一种描述方式前加“又”字,比如: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爰翼之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又东三百里柢山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
  通过两种描述方式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种情况应该是测量了第一座山之后,然后启程前往下一座山。因为是第一次开拔上路,所以就直接写前往哪座山。而第二种情况应该是第二次或多次开拔上路,所以前面才加上一个“又”,表示已经不是第一次上路,而是重复之前的行为,所以“又一次”了。所以,凡是前面没有加“又”字的山,就表示这座山肯定是这条线路的第二座山。而如果前面加“又”字,则表示这座山是这条线路的第三座山或之后某座山。

  所以,文中出现诸多第一座山之后,第二座山前面有“又”字的,则两座山要么中间有错漏,要么压根不是一条线路的。所以,根据推理,“堂庭之山”这段话开头既然有个“又”,那么它跟“鹊山”肯定不是相邻的关系。它们当中,要么缺失一座甚至几座山,要么,压根不在一条线路上。不过前一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日期:2016-03-02 01:01:39
  从现有整理的《山海经》来看,每条线路的第一座山是没错,但说到第二座山,这里面就很成问题了。我这里摘取四方山经的前两座山给大家看: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
  东南四百五十里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