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第2节

作者: 听伟哥讲山海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几千年来,《山海经》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但因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咋看起来荒诞不稽,使得人们对《山海经》一直是望之兴叹。比如: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
  有鸟焉,一首而三身。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
  中多倏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

  ……
  因为这些诸多的奇怪现象,所以司马迁看到后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正因为里面有诸多”怪物”,也正引发人们的无尽猜测。
  《山海经》一书,里面记载的内容颇为丰富。收录了大量的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知识,所以历来对《山海经》的归类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归入地理类,有归入小说类,不一而是。而从我研究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归入地理类才是正确的。看上面那些测量的数据,你们说不是吗?
  对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历来也各有说法,古来认为《山海经》成书于大禹时代,而后人又从中发现了先秦的词语,所以袁珂先生把《山海经》定为先秦时代的著作。但经过这些年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山海经》是大禹时代的著作。
  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要算是《山海经》所记载的地理方位了。迄今为止,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华夏地理说。持这种说法的属于大部分,这类人认为《山海经》里所说的地理范围就是今天华夏的地理范围差不多。

  2.山东境内说。这类说法的人认为《山海经》所记载的基本局限在山东境内。
  3.云南境内说。这类说法的人认为《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就是现在云南省。
  4.世界地理说。这类说法的人认为《山海经》所记载的山山水水就是世界地理。
  今天,我先就我所研究的成果给大家先谈谈《山海经》的成文年代和版本变迁。

  首先,作为一个真正破译了《山海经》密码的人,我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山海经》就是大禹治水时进行国土勘测的成果,成书于大禹时代是不成问题的。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山海经》是用什么文字写成的?既然《山海经》是大禹时代写的,那么当然是夏文了。但问题就在于现在中国能找到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夏朝的存在都很成问题,那么所谓的文字就更难追查了。甚至有不少人把追溯夏朝的目光瞅向了西亚或北非那片广袤的沙漠。不过,我这里既然把“积石山”展示给大家看,那么,那些唯苏美尔、古埃及马首是瞻的舔菊党就别再动那些念头了。“积石山”在东亚,其他东西还会在别处吗?

  日期:2016-02-19 12:06:07
  那么《山海经》是怎么写成的呢。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也缺乏相关的证据,所以也只能进行一些较为合理的推测,分析的大致情况如下:
  上古大洪水发生之后,大洪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大禹当上部落首领之后,通过联姻、联合、武力征服等各种手段对所有部落进行整合,然后利用这股整合的力量对大洪水进行治理。同时,在治水过程中,对各地的山川地理进行仔细调查,用文字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文字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五藏山经》。同时绘制一份详细的地图,这张地图就是已经失落的《山海图》。
  现存的《山海经》主要分为《五藏山经》和《海经》、《大荒经》三个部分(《海内经》并入《大荒经》一起),原有的《山海图》目前已经佚失。至于各部分成书的时间,目前研究《山海经》的人各有说法。仅以《五藏山经》为例,以袁珂先生为首一批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袁珂先生研究上古神话成绩斐然,但这个说法却未免差了火候。春秋战国诸侯国战火纷争,那些国家怎么可能允许别国人来本国进行地理测量?像这么一个大范围的地理测量,必定是大一统的政权下才可能办到,否则,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种观点之所以成为主流观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书中出现许多战国到汉代的名词,比如郡、县、铜、铁,而且还出现了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秦汉时期的地名,所以被认为是先秦到汉代的作品。实际上我当初研究开始就没有把这个当回事,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书籍整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后人把前人的注解窜入正文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古籍校勘上屡见不鲜,并不是一件很稀罕的事。《山海经》经过刘向、刘歆父子的整理,他们父子对《山海经》进行过注解也是很正常的事。正因为这种注解,所以出现了《山海经》字数有所增加的情况产生。这些增加的字数自然就是刘向、刘歆父子所为。而后来的郭璞所看到的版本也不知道被传抄多少次,所以到他手里的时候,正文跟注解混为一体,这也很平常。我只是不明白,像这种注解窜入正文很平常的事,为什么研究《山海经》这一块却没人指出来。

  至于全书各部分成书年代先后顺序,有不少人认为《大荒经》最早,《海经》次之,《山经》最晚。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从常识上判断,《五藏山经》跟《山海图》是同时著述的,《五藏山经》跟《山海图》相辅相成,互为引证。而《海经》和《大荒经》则是对《山海图》的解读,为后世著述。因为《海经》和《大荒经》为后世著述,所以出现了不少后世的地名。在改朝换代过程中,新政权占有了旧政权的一切资源,自然也取得了《山海经》。但新旧政权使用的文字不同,新政权得到《山海经》之后,自然要把之前的文字做个翻译整理。这样,在传抄翻译过程中,传抄者误把《五藏山经》中之前批注的文字当成正文抄写下来,而这些批注的文字更是直接涉及到当时的地名,所以这也是后世研究者误认为《五藏山经》时代最靠后的原因。

  去掉后世窜入的文字,从风格来看,《五藏山经》文字风格颇为质朴,叙述简略,用词紧凑,体现出早期文字存在的状态。而《海经》、《大荒经》的文字则更有华彩,语言更详细,语句更长,也更好地反应出文字不断由简短向复杂,由质朴到文采的发展规律。
  日期:2016-02-19 12:10:30
  这次进行的国土勘测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当今时代,都是一个宏伟庞大的工程。《五藏山经》共分为五个方位,每方山经都派出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条线路。至于具体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略做估计,《五藏山经》的记录小组应该是跟随治水部队而行,全程参与治水的各个环节,对地形地貌、河流山川进行仔细勘测,所以才得出如此精确的数据,绘制出如此完整而详细的地图。
  而如此广泛的地理调查,庞大的统计测绘工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目前我无法估计花了多长时间完成,但至少这一两千年的时间总是要的,甚至更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