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第6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22 19:43:53

  第九章
  原文
  持①而盈②之,不如其已;揣③而锐④之,不可长保⑤;金玉满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⑥;富贵而骄,自遗⑦其咎⑧。功成身退⑨,天之道也。
  注释
  ①持:把持;利用手里的执政权不择手段地使社会资源分配向社会群体的极少数倾斜。
  ②盈:充满;因损不足奉有余而使权势利益集团占有过多的社会资源。

  ③揣:锤击、打造;使国家机器越来越具有(更大的敲诈能力)。
  ④锐:尖利;敲诈和忽悠能力强大。
  ⑤不可长保:没有持续生存能力。
  ⑥守:保住。
  ⑦遗:音wei,赠送。
  ⑧咎:错失;灾祸。
  ⑨功成身退:同第二章“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功成”和“身退”是并列关系,功成是服务的成功,身退是从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并非字面上的取得成功之后退隐山林。
  日期:2014-02-11 21:58:07
  @老夫无奈 第十章
  原文
  载①营魄②抱一③,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④,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⑤,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⑥乎?天门开阖⑦,能为雌⑧乎?明白四达,能无知⑨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0。
  注释

  ①载:包含、含有。
  ②营魄:营,运行、运营,指政权运行中的战略作为;魄,古人以为魂可以游离于人体之外,而魄则是依附于人的形体而存在的精气、精神,这里指指导政权运行的战略思想。
  ③抱一:抱,融合;一,见解5,这里指战略作为和战略思想如身体和魂魄一样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开。
  ④柔:慈柔;同五十五章“骨弱筋柔而握固”、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里指政权对民众应该“与,善仁;言,善信”。
  ⑤涤除玄鉴:使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不被杂念和短期利益、少数人的私利干扰;涤除:打扫、清除;鉴:镜子;玄鉴:最高战略思想。
  ⑥无为:见解6。
  ⑦天门:玄牝之门;国家大战略。
  ⑧为雌:做到慈柔;处于“下流”;居,善地。
  ⑨无知:同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之“智”、六十五章“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采用智慧的办法,这里指不采用忽悠、欺诈的治国手段来坑害民众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逸周书?周祝解》:“文之美而以身剥,自谓智也者,故不足。角之美,杀其牛”、“泽有兽而焚其草木,大威将至,不可为巧。焚其草木则无种,大威将至,不可以为勇”、“人之智也,而陷于诈”,此处的“不可为巧”,即“无知”、“绝圣弃智”。

  10:此句与五十一章结尾几乎完全相同,本章属于《道经》,探讨“道”——战略思想和思想方法,此句的核心“使命”,论述的是“德”——战略作为,而有的版本并无此句。故,疑为错简,误串在此处,所以,这里不做注释和解读。
  日期:2014-02-13 20:14:05

  @老夫无奈
  翻译
  政权运行中所包含的国家战略方针和战略计划永远、也是必须融合一体的,(政权和领袖)能让战略思想和战略行动不相冲突吗?把最重要的精力用在使政权和权力者达到慈柔的要求,(政权和各级权力者)能做到像婴孩那样纯真无邪吗?清除在战略作为中有害于战略思想和终极目标的错失,能不留下瑕疵吗?敬畏自己的人民,以道的准则来管理国家,能永久性地做到无为吗?文化战略的运行,能使政权和各级、一代又一代的权力者和领袖们从心理上、文化上永久性地把自己置于雌柔之位吗?对文化战略思想、思想方法和战略计划、战略行动都清楚明白,并能够达到长期有效运行的标准,但是,(政权和各级、一代又一代的权力者和领袖们)能坚持不懈地做到(克制来自灵魂深处的人性恶),永远不用“智慧”的办法来对待百姓吗?

  日期:2014-02-17 21:06:33

  续上:
  解24
  首先,《道德经》是世界上第一部作者当时所能见到、听到、想到的全体人群——全人类永续生存发展的文化战略专著,老子关注的是人们,特别是领袖和各级权力者的文化思维和思想方法,关注国家、政权、领袖是不是因一时之利而害万世之计,是不是因一个政权的交出执政权和一群权势利益集团的交出生存权而导致人类和世间万物也跟着来一次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和天崩地陷,老子希望的是“万物作而弗始”,老子希望的是任何人和任何人群,都不会再遇到动不动就交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人类自相残杀的老把戏再反复重演。

  正如我们不能把一个高谈核武器毁灭人类的路人甲当成核武专家和核武战略家一样,也许可以这么类推一下:我们同时也不能把老子反复使用养生例子来说事儿,就把他老夫子当成一个养生大师,更不能把《道德经》当成一部养生学著作来解读。也许,只能这么理解:就《道德经》这一部著作而言,充其量,我们只能说老子对养生学非常精通,所以不断地用这方面的例子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不可置辩的是,老子还反复用天、地、水为例,来证明他的论点,而他对水的描述,要比任何关于养生的描述都更加生动传神,简直到了水崇拜的地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老夫子既不是天也不是地还不是水。再进一步,老子更加喜欢用“牝”、“雌”、“玄牝”、“玄牝之门”来描述他的“无名”和“有名”,时至今日,大约两千六百年的悠长岁月过去了,人们似乎还没有发现哪位大学者说过老子是一位生育大师,《道德经》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繁育指南》。

  据说,“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作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又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群的中心转动。演讲结束之时,一位坐在房间后排的矮个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的一块平板。’”也许,这个故事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龟背论》。

  应该承认,哪个国家和地区、任何时代,都有它具有鲜明时代和历史文化特色的“龟背论”,而某个“龟背论”,或者说,“生育大师论”,完全可能万古不磨地永远都是主流理论。
  其次,《道德经》区区五千余字,即使拥有两个主题,老子也很难一边儿谈国家战略、国家管理,一边儿谈养生之道,还纠缠交叉在一起,除非我们认为老子思想混沌,逻辑乱混。更何况,即使五万字、五十万字的著作,即使其中应该具有两个以上主题,如果被一个人把多个主题揉在一起,以“群龙无首”的艺术手段,指东打西、忽东忽西、不东不西、亦东亦西地铺陈开来,人们也许只能说,这部著作缺乏阅读价值,其得以流传,不是老天无眼,就是人类的文化土壤贫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