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57节

作者: 洹上野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11 21:59:39
  二 直隶是个烂摊子
  经历了这么多,罪也受了,苦也吃了,慈禧开始觉得这大清是该换换花样了,如果不与时俱进,后面的日子还是没法过,“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她体验得比谁都深刻。可以说,八国联军的入侵,摧毁的不光是清政府坚固的城墙,还有它延续了两百多年的上层建筑,如今落得一个体无完肤,看来不改革是不行了。
  1901年1月,慈禧以光绪的名义于西安发布变法上谕,4月宣布成立督办政务处,命奕劻、李鸿章、荣禄、瞿鸿禨等人担任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为为参预政务大臣。老太太偏西北一隅发号施令,话明显没有在紫禁城好使,除了山东的袁世凯,地方上没有几人响应。
  4月25日,刚接到指示几天,袁省长便呈上了《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提出慎号令、教官吏、崇实学、开民智、重游历、定使例、辨名实、度裕支、修武备十项新政措施。1902年1月,慈禧回到北京,增补袁世凯为参预政务大臣,参与新政事宜。
  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来了。戊戌那年,他也上过变法的奏疏,遗憾的是没有中标,后来康梁一闹把慈禧惹恼,法没变成,还差点丢了性命。好吧,领导不赞成,那次就算了。接着在山东,虽然有义和团搅合,但袁省长四十出头,精力旺盛,一边剿团一边办新政,到底还是做起来一些成绩,奈何才有起色就被调去直隶当总督,袁世凯看着刚办起来的新政,踏着老李的足迹,来保定履新了。
  时隔三年,中央又闹着变法,这回慈禧不但不反对,还是她一手挑的头,杀头的危险不存在,又没有义和团捣乱,天时地利人和,这下可以放开手干了。都说我是枭雄,只有个别史学家比较了解我,说我是“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治世能臣”,既然有人对我评价这么高,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我能臣的一面,谈一谈直隶新政。
  政治方面,肃吏治。
  说起晚清吏治,世人早有耳闻,卖官鬻爵,贪污成风,尸位素餐,结党钻营,别的不说,单看有捐纳这一项光明正大的官方活动,这大清吏治能好到哪去?不言自明。
  让直隶所辖道、府、州、县各级负责人将每年的政府开销以预算形式上报,实地考察后统一分拨,实在不够,再以津贴的形式补充。大清官员本身的工资并不高,日子过得滋润全靠养廉银,政府的高薪养廉,加上地方的津贴,官员没有了额外需索,自然有助于洁己奉公。
  官员按你的办法做了,可好不好、合不合格谁说的算?针对这一问题,袁总督设立了官员考核机构,由机构工作人员投票表决,对官员任期的政绩和其它方面进行考核。如果出现官员被弹劾现象,直隶还设有调查处,结合平时政绩和弹劾文件,决定对该官员的处理。

  同时,袁世凯还裁撤大量冗员,对那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不必要的官员机构大力裁减。如此一来,官员尸位素餐的现象得到改善,政府的财政负担也有所缓解。
  为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施政能力,直隶开办有官员培训班,分学前班和正式班两种,命专业讲师给旧式官员大讲国际法、刑事和民事诉讼法、警察学、监狱学、统计学等现代知识,学好了再去国外游历一下,学学人家的经验,回来要上交实习日志。
  此外,直隶还率先涉足司法改革。1902年,袁世凯联合刘坤一、张之洞奏请修改大清法律,七年后,《大清刑律》书成。1905年,袁奉命在天津试行地方自治,随后设立自治局和自治研究所,并于次年在天津设立审判厅,试行司法独立。1906年,清廷改刑部为法部,专任司法。1907年,天津完成司法改革,成为全国司法改革试验基地。
  经济方面,倡实业。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老袁不是拜金主义者,面对大清囊中羞涩的困境,我权力有限,管不了那么多,但最起码,得把直隶弄得有模有样。
  在直隶新政中,对经济做出贡献最大的是袁的得力助手周学熙。小周他爹周馥是跟随李鸿章最早、时间最长的幕僚,是袁保龄的至交,跟袁世凯关系自然也不会差,袁任直督之前就是由周馥代理,袁走后,周馥做了山东巡抚,后来老周直接跟老袁成了亲家。
  国难之后,直隶千疮百孔,经济尤是如此。为了缓解这个局面,袁总督先从金融下手,实行币制改革,他命周学熙创办银元局,铸造银元和铜元,以此替代银两,遏制白银外流。随后又开办银行,发行银两票、银元票、铜元票,逐步实现以银、铜向纸币的转换。
  整顿金融的同时,袁世凯开始着手实业。1903年,周学熙赴日本考察后,奉袁之命,回国创办了直隶工艺总局。听名字该机构像一个做工艺品的衙门,其实不然,工艺总局是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实业指导机关,下设工业学堂、工厂、研究所、陈列所等多个部门,具备从学习、教学、科研到生产和成果展览的一整套服务体系,有了这个机构,有关工商业的所有愿望都可以满足,有地方学习,有老师指导,有科研支持,有成果参观,甚至还设有专利申请机关,既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又使工业救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直隶工商业开始从思想上迅猛发展,从1900年前的四五家民企发展到遍地开花。

  不光如此,袁世凯还对外国染指的开平煤矿、临城煤矿等企业进行了利权回收,使得企业主权重新归清廷所有。光绪年间,清廷创建唐山细绵土厂,后为英国掌控,1906年,袁命周学熙从英人手中收回重办,改名为启新洋灰公司,使之成为中国最早的水泥厂。
  要想富,先修路。1905年,袁世凯在河间秋操间隙,奏请修建京张铁路,并大胆使用留学人才。京张铁路从筹集资金、到委派詹天佑做铁路总工程师,以及进口钢轨、枕木等材料,皆是袁世凯一手操办,他致函詹天佑,说自行修筑京张铁路“乃大长我国人志气之举”。正是有了袁氏的亲力亲为,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铁路才得以蜿蜒于华夏大地。至今,青龙桥火车站还矗立着詹天佑的铜像,下书“詹公天佑之象”,讽刺的是,题字者却是孙中山。

  除了工商业和交通,农业也不能放松。1902年,保定率先设立农务局,附设农业大学堂和农业传习所,下设农业试验场,类似于现在的试验田,之后袁派人购买先进机器农具,聘请日本专家指导种植。
  此外,袁世凯还在天津市内架桥拓路,成立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电车电灯公司和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公司,并开通了中国第一辆公共交通性质的电车。1903年,天津设立电话局。袁世凯在市政民生方面的举措,对天津的城市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当时的天津遂有“万国博览会”之美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