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汉字原来是阿尔泰游牧民族发明》
第39节作者:
也爱看纪录片 当我们知道红山文化玉猪龙原型就是野猪的时候,华夏文化的史前遗存“冢”的历史内涵就显示出来了。冢也是华夏文明探源研究的主要对象,那么“冢”到底是什么?
其实造字方式已经把它的文化内涵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了,“冢”就是指野猪,被隆重埋葬在里面的人拥有高贵的猪称号。古文冢字可以为证:
昌壶
侯马盟书
“冢”字的象形会意程度很高,造字方法已经把意思表达得很明白了,就是一个猪(豕)被包砌在一座大墓里面了。
“豕”是猪的原始写法。清代学者段玉裁考证指出“亥”,“豕”,“ ”三字在篆文中原是同一字,古人画的就是一头卧躺着的野猪。考古发现红山文化大墓主人确都是如此“仰身屈肢葬”,即勾起双腿,作“交”字状,意思是与天相交。古人之所以要在猪脚上加上一点,意思就是“交”。而能与天相交的人就是“天子”。
红山文化大墓都是单人葬,也与这个冢字里面一猪形态相符。古代汉语中的“冢”指有高大封土的坟墓。埋葬在高大陵墓里的当然不是一头真野猪,而是神灵所属,能与天交通,有猪称号的部族首领。
冢字一开始就兼有“大”或“高”的意思,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山冢崒崩”,山与冢可以并称,足见其高大。用高山般大墓埋葬的人当然不是一般的人,冢原本不是指一般人的墓葬。
日期:2014-01-11 12:30:58
考古显示,红山文化的“冢”也是祭天之坛,祭天之坛与祖先之冢建造在一起,所谓的“天人合一”是也!在华夏文化中祭天与祭祖原本就是同一回事。祭坛总是高耸如山,因为埋在在里面的都是天子,天子死后从此登天而去。天与祖同义也是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红山文化告诉我们,这种观念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形成。
红山文化不是突然出现的,红山文化还有更古老的文化源头,那就是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村,故有此名。考古学家在该遗址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软玉耳垂。在兴隆洼文化一个中心大墓,考古学家发现墓主人身边还陪葬着两头完整的野猪。这种葬制已经把“冢”的文化内涵完全呈现出来,墓主人生前拥有高贵的“猪”称号。
考古学家在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中,在一个位居中央的祭祀坑中,发现了一条长约20 米,用红褐色石块摆塑出来的猪首龙,呈S形,这条石龙的头部直接摆放着一个完整的野猪头骨,进一步证明了龙的前身确实是野猪,原始的龙确是猪龙。
离兴隆洼文化遗址不远处有“赵宝沟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考古工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一大批祭祀用的陶尊,其中一件陶尊上刻画着一只神化了的猪。多个陶制品中出现猪首形象。所有这些都表明,龙确由猪而来,以猪指称部族国家首领的文化源头非常遥远。
红山文化黑皮玉猪
红山文化墓葬,以及年代更为遥远的兴隆洼文化墓葬,均为“积石冢”,就是墓顶堆满了石块,石块下面的墓室都用石板砌成,为“石棺墓”。这些石堆其实就是远古时代的“敖包”,是后人祭祀过程中不断添加上去的,巨大的敖包是久远祭拜的结果。
日期:2014-01-11 12:50:45
这种祭拜时添加石头的习俗至今在草原民族中流行着,祭“敖包”是也!石头敖包有大有小,有的堆在高山顶上,有的在平坦的草原台地上,在游牧民族传统活动区域内处处可见其身影,游牧文化的顽强传承能力着实令人惊叹。
龙与猪是何种关系?满洲女直谚语说得最为明白,曰:“在地为猪,上天为龙”,只有那些生前具有猪称号的部族国家首领死后才会变成龙。龙由猪而来,活着的时候称猪,死后升天就成了龙!祭祀龙就是祈求在天之父,祭拜龙就是祭拜升天之祖,猪与龙是生前与生后的关系。满洲谚语告诉我们,满洲女直才是这种游牧文化的正宗的传人。
萨满教观念认为,万物有灵,人死后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可以通过祭祀占卜与死去的祖先沟通,求得他们的神助。古代游牧民族认定他们死去的祖先虽死犹生,于是祖先的姓名也被他的后人继续使用着,终于造成数代同名同姓的现象。正是基于这种古老的萨满教观念,华夏文化中“冢”并不专指坟墓里的死者,也可以指仍然活着的继位者,因为他们是死去祖先的化身。如《尚书?周书?泰誓》:“我友邦冢君”,周武王所指的“冢君”就是指他那个军事盟邦中的部族国家首领,因为埋在“冢”里面的墓主人生前拥有的猪称号,已经被他的血缘子孙继承下来,大墓中的“猪”虽死犹生,才会有了“冢君”这种称呼。如果你一定要把“冢”解释成“大”,虽不能说全错,但其实已经乖离了古人的本意,偏颇了华夏文化所特有的那种文化理念。
《山海经?海外西经》:“轩猿之国在穷山之际,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而红山文化玉猪龙的确有蛇一样的身子,也是尾巴与猪头相连。玉猪龙可以说是轩辕国的习俗,或者说就是轩辕的形象。由此我们也知道,玉猪龙在历史上一直没有消失过,乃是因为女直一直没有消失过。有此记载也说明古人是亲眼看到过玉猪龙的,或许黄帝指挥“逐鹿中原”时,手里就握着这种C形玉猪龙。
日期:2014-01-11 13:06:08
考古已经发现红山文化是传承有序的,从来没有消失过,在殷墟妇好墓中就出土了很多玉龙,形状酷似红山文化玉龙。此外殷墟玉勾也与红山文化玉勾相似。
2005年考古工作者还在山西梁带村发掘出西周中期“芮公”大墓(墓中青铜器铭文中有“芮公”字样),在墓中出土了红山文化特有的玉猪龙。墓中的玉猪龙个头很大,制作精美,非常典型。许多学者迷惑不解:为什么西周王陵中会出现数千年前,属于不同考古分野的东西呢?该考古报告说,芮公可能是个玉器收藏家,他可能是太喜欢自己的收藏品了,于是遗嘱带进自己的墓中,就像唐太宗带去《兰亭集序》真迹一样。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芮公大墓中的玉猪龙清楚地显示红山文化没有失传,芮公即是其传人。芮公如果是西周贵族,这个玉猪龙就表明周人与红山先民存在渊源关系。应知西周时代是不存在文物市场的,古人没有今天人们那种“收藏”的概念,所有玉猪龙都是神器,是部族最高权力的象征物,只能通过血缘关系一代代传承而来,或者是通过征伐兼并,从权力的更替中传承下来。
山西梁带村西周芮公大墓中的玉猪龙
周人以猪为尊,周人有猪崇拜习俗,也在《周礼》中反映出来了,周天子设立的等级最高的官叫做“天官”,本名“冢宰”。曰:“天官冢宰第一”。《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尚书?蔡仲之命》:“惟周公冢宰,正百工。”这个官职是代理天子管理众多有猪称号的部族国家首领。周公旦就是周王朝第一个“冢宰”。官名显示《周礼》是红山文化的遥远传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