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 108种思维 108种人生 108种结局 总有一款适合您》
第21节

作者: 冯一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刘唐呢?
  有朱砂记,上面还有一片黑毛,想想都觉得丑。而朱砂是什么东西?朱砂在中药里面,常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心烦失眠等等。而在道教里面,朱砂用来驱鬼辟邪。
  用朱砂镇住这个鬼,所以看起来是人形。其实是恶鬼。
  刘唐的结局,是征讨方腊打杭州时,被闸板闸死在杭州候潮门下。小鬼不是阎罗,也不是魔。修行一般,因利起,最后死在名利途中。梁山众人,除一小部分外,大多数是为利,为欲,还有像宋江这样,为的是一个名字。所以名利场中鬼,最后的结局再正常不过。
  总结:有钱的地方,总是少不了鬼的存在,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雷横看不明白是人是鬼,为了点银子和只认钱不认命的赤发鬼相斗,就像旁观者吴用说的,再过几个回合,恐怕要送了性命。
  日期:2014-09-25 01:51:56

  人道之 观棋人的心,做局中人的事 被低估的高俅
  诸君,小子今晚和几位朋友闲聊,颇有感慨,又想起曾经见过的一些不到三十岁,头发已经开始发白了的人,于是今天更新得晚了,回来后碰巧看到有朋友提到高俅,今天就来聊聊高俅吧。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从来不读书却取得了非凡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做得大的比如刘邦, 稍微差一点的,比如和珅,高俅,还有一些在地方上混得比较好的,地头蛇,黑帮头子,七品县令等等诸如此类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和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些人似乎成为了读书无用的最好证明。
  前人讲得明白,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功五读书。所以其实前面四条您要占了,您不读书,小子非常赞成,人生么,有条件,何不多享受一点?这么累干嘛?
  但是如果前面四条都不占,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改变命运的方法,如果真的读书读到明心的地步,也就是入门后,那么自己的人生也就开朗了。因为心安了,知道自己的生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现在回过头来,聊聊不读书的,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每个不读书的人的成功,都有他们自己的机缘,也就是他们可能占命,占运,也可能占风水,风水指的是地利,老话讲近水楼台先得月,拿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举例子,同样有一块很大的家传土地,他家的老房子是在北京三环内,你家的是在西南山区县城。同样拆迁了,给拆迁款。他摇身一变,可能是亿万富翁,你呢,也摇身一变,在地级市买了房,还能买一部二十万的车。生活是改善了,但是物质财富能比吗?

  读书呢?书在能解决自己安身立命这个课题之前,顶多帮你成为一个具备有一定技术的打工仔,那么如果从物质财富来比,请问如何跟这个卖地资产过亿的比?
  那么是不是这种人就远远强过读书人呢?
  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面临的生命问题是一样的,他们同样要经历生死,经历疾病。当读书人读通入门后,你能够面对自己生命中的问题,迷茫,知道自己生命要去的方向,那这时候就强过不知道的。拿电脑游戏来比喻,读书练到10级,大概就可以打平占有地利优势,运气好,命好的人的初级。但有一点不要忽视,当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层次,这些人接触的人的层面,平台,见识不一样。那这时这些人也会升级,所以读书人初步是要修到贵,而后有没有机会富,那还要看情况,姜子牙要是八十多岁还没遇到明主,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不过那也没什么,他心安了,因为他已经贵了,不富而已。而占命好,运气好,地利好的人呢?他们一开始有的是富,而后的修行是期待富贵双全。

  聊到这里,想必诸君已经了解到,为什么这些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在物质上这么成功,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在最后一位,而且很多读书人连人和也没占,那你还有什么比的?读书人修通后,可以逆袭,先有贵,再取富,要容易一些,历史上大量的例子已经说明这一点,比如姜子牙,要早点奔小康,也不是没条件。
  但是很遗憾,某个国度很多读书没有修通,甚至是门都没有入。自己LV1要去和占天时地利人和的LV1比,甚至是看到LV10的,也很不满,觉得他们不学无术,凭什么就要占据财富?唉,蚂蚁为什么生来就是蚂蚁?大象为什么不是蚂蚁而是大象?这个问题小子目前也想不明白,但是世界就是这样,当然,佛家提供了解释,前世的因果,这个信者自信。小子的个人观点,作为蚂蚁,你不能抱怨自己不是大象,在整个大森林已经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后,抱怨改变不了什么的。蚂蚁可以做的事情同样很多,比如说变成白蚁,变成会飞的蚂蚁,那也很厉害啊,大象就不会飞,为什么要同样的标准比呢?和自己比就好。

  上面说的是客观的条件,而高俅,就是水浒作者要讲的个人物质地位成功的主观因素。历史上很多看似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人,其实在某些方面,超过读书人很多。前面提到的几个人物,首先刘邦是明显在扮猪吃老虎,这个人是真正的深藏不露,以后如果有一天有机会聊二十四史,聊史记,小子再细说。今天只说高俅。
  众所周知,高俅是踢球踢得好,才有了后来的发迹,之前泼皮一个,抛开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因素,毕竟在端王府打杂的下人,没有一千,只怕也有几百,为什么就是他冒出来了,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为此,水浒传里有很细致的描写,且看高俅的出场“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这里高俅这个人的优缺点已经很明显了,人都有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一面,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有欲望的,为什么漂亮的小三物质生活就过得比很多诚实劳动的人好?
  因为她们能满足有钱有闲的人的欲望。读书人能吗?正直的人能吗?恐怕没几个可以,修通的读书人也不行,当然,修通的读书人懂得借力,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高俅擅长的,恰恰是玩的事情,水浒写得明白,“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