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39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吃穿用度尚有不足,根本再没有任何仪态和尊严可谈。除了名义上还是皇帝、嫔妃和王公大臣之外,其他的事情上根本看不出来这些人曾经作为朱紫显贵雄踞一方,只不过自暴自弃的活在孙可望的恐怖阴影之下而已。孙可望却觉得如此对待永历帝君臣等人并未有什么不妥之处,反而假借永历帝的名义号令各处调兵催饷,连任何军国之事都不去知会永历帝知道。生杀予夺大事,全部都由孙可望任意裁决,根本容不得永历帝朱由榔不同意还是有什么其他意见。孙可望还到处任命增补官员,花钱兴建府署机关以加强对所占领区域的控制。除了因为政治需要而给予永历帝等人简单的衣食住用之外,孙可望根本就对永历皇帝和永历朝廷没有任何的尊重,甚至比之汉末董卓对汉献帝还要惨刻过分。云贵的百姓此时并不明白此中曲折是非,只听说大西军宣传迎来了永历皇帝,可是就连皇帝在哪都不太清楚,只是平常都在用永历年号纪年而已。

  永历六年(1652年)六月,李定国所率的兵马从黎平到了靖州,负责监视李定国部的马进忠和冯双礼也率兵马五万进驻沅州。两部在武冈会师,准备伺机攻取桂林。李定国通过所派的细作得知桂林空虚,派张胜、郭有铭率精兵疾驰去占据严关,冯双礼也带着高文贵、靳统武在月湖大胜清军,进而攻占全州。李定国乘势率王之邦等部挺近严关,等候敌军到来。
  清军孔有德部见严关被明军占据,带着人马前来抵敌。孔有德部率部前来之时,驭象部队稍有后退,李定国立刻斩杀驭象不力者。(李定国所部从云南而来,因此带有大象。)李定国所部诸营见此情形都奋勇当先,于孔有德所率清军力战。大西军斩将夺旗,势如破竹,孔有德见战况不利,率众撤退,逃往桂林。李定国率所部精锐昼夜不停的追袭其后,直追至桂林城边。由于孔有德已经率部进入桂林城中,李定国只好率部将桂林城团团围住。

  转眼到了七月。围城三日之后,李定国见孔有德部并不突围,就派驭象部队以大象后胯破坏城门,城门果然应声而开。孔有德力不能支,就封闭永历帝所留下的行宫宫门,在行宫内自焚而死。这名给永历朝廷带来极大麻烦的汉奸,居然被李定国就这么三下五除二给搞定了。这时候躲在山中的李成栋的老部下安定伯马宝听说李定国已经收复桂林,就带着残兵千余人前来投奔。李定国见是旧臣,就打发马宝去找孙可望。孙可望因为马宝是前来归附的旧臣,为了树立典型,厚礼重待马宝,以图克复更多地域时有人前来投附或反正归明。

  李定国的部下还抓到了叛降清军的陈邦传父子。陈邦传当时要么降于清军,要么降于大西军,背主这个罪名是肯定逃不掉了,只是投敌背约这种行为更让人难以接受。本来陈邦传只是想找条好出路,这才背约投降了清军。哪知道李定国如此厉害,居然打得清军的方面大将孔有德毫无还手之力,而且还逼得孔有德兵败身亡。如今陈邦传父子既然被捉住,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纵有口吐莲花的本事也用不少了。于是,陈邦传父子被李定国派兵押解去了孙可望目前所在的贵州,听从孙可望的发落。

  七月,李定国又顺势攻下永州,并打算乘势攻击衡州。清军统帅敬谨王尼堪听说孔有德已死,连忙率着大部队前来抵御李定国部,并将人马驻扎在祁阳。两军在此交战日久分不出胜负,相持一月有余,互有死伤。李定国见不能取胜,暗中派冯双礼率精兵埋伏在永州小路,以待伏击清军。而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去和敬谨王尼堪决战。李定国率众与清军接战不久就佯装不敌,一路向宝庆奔去。清军以为这是绝好的战机,敬谨王尼堪亲率精骑穷追不舍的紧随其后,意图歼灭李定国部。

  到了宝庆,李定国的大部队突然回头奋勇冲击,冯双礼的伏兵也在这个时候在清军背后出现。并与李定国的大部队来夹击清军。此时清军追击部队进退两难,前有李定国的大部队,后有冯双礼的精锐作为伏兵,除了战死之外还有很多清兵被践踏至死。外加李定国的部队有大量的火器,给予陷入混乱的清军以极大的杀伤。清军死伤不计其数,勉强逃得性命者都抱头鼠窜而去。

  李定国的部属在战后打扫战场时得到了清帅敬谨王尼堪的盔甲,这才知道这名被封为定远大将军的清军统帅已经死于乱军之中。李定国让人画出恭顺王孔有德和敬谨王尼堪的形象和盔甲,外加报捷的奏疏送去孙可望和永历帝处报捷。
  李定国杀死恭顺王孔有德和敬谨王尼堪的消息传遍湖南和两广,无论敌我对于李定国都甚为忌惮,李定国的大名因此威震天下。
  日期:2014-11-27 19:45:05
  刘文秀也在此时率部屯扎在嘉定,白文选也已从遵义攻占了重庆。两部会师于嘉定,马步兵共计约有十万人,就打算合兵攻取成都。清军见势不妙,由明廷叛将平西王吴三桂以及都统白含真从汉中统率满汉兵十万人入川抵御刘文秀、白文选的攻势。清军抢先占领了成都、叙州、保宁,并打算进据重庆,以扼刘文秀、白文选的东向通道。刘文秀率众救援重庆,击溃了吴三桂所部兵马,生擒了白含真。要不是吴三桂部下都统杨坤死力相救,吴三桂都差点被抓获。刘文秀乘胜收复成都之后,打算继续扩大战果,深入到苍溪、蓬溪两县。结果清军吴三桂部侦知刘文秀部东向,从保宁回师复战,三路合击刘文秀和白文选的兵马。刘文秀因此而大败,只好切断浮桥,南向云贵而败逃。

  刘文秀攻略四川的计划因此而以失败告终。孙可望对于刘文秀的失败却也丝毫的不加宽容,夺去了刘文秀的兵权。刘文秀心中甚是惭愧,对外声称有疾在身,退回云南修养。
  西方不亮东方亮。李定国在湖南因为杀死清军两名王爷并大败清军,占据湖南半壁,声势立刻大盛。孙可望也亲自到达沅州,前线派白文选、张虎攻击辰州。湖南境内陡然到处都是明军,各路逃散在深山之中的永历朝廷原来所倚恃的骄兵悍将,一时之间都来投附。外加民间还有起义民兵前来响应,清军对于此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在搞不明白敌情的情况下出现了大规模的士气低落和逃散。整个湖南境内,清军防线几乎崩溃,湖南甚至中原地区的老百姓都开始箪食壶浆,准备迎接王师北定中原。

  永历六年(1652年)八月,陈邦传父子被押送到孙可望处。孙可望本来就痛恨此人两面三刀,答应投附自己却投降了清军。而且陈邦传还矫诏诈封,为了封号多费了自己好多的工夫。就是到最后永历皇帝逃往云贵时,这陈邦传还要背叛主人劫掠一把,差点让永历帝到不了目的地。这么多罪名,孙可望觉得杀了他太便宜他了。就传令将陈邦传父子剥皮示众,然后再传送尸体到安龙给永历帝君臣人等看看。

  陈邦传父子的尸首被运到安龙,在边上还竖上大牌,写上极大号的字:“逆犯陈邦传先行肆劫皇纲,剽掠宫人,罪大漏网,不思建功赎罪,辄行背主反叛,今已拿获解赴军前,立将陈邦传父子剥皮传示滇黔。”孙可望虽然杀了陈邦传,可是根本就没有写份奏疏客套几句,只是把血肉模糊的陈邦传父子的尸体运到安龙给永历帝等人看看而已。永历帝君臣虽然痛恨陈邦传,但是如此大事竟然完全不通过朝廷处置,孙可望不臣之心昭然。但是看到陈邦传父子不成人样的尸体,哪里又有人敢说什么不同意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