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一夜烟花残——浅谈南明诸小朝廷的兴亡》
第25节

作者: 菊水入道政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切停当之后,李定国方才出榜安民,招抚附近地方,凡原来跟随沙定洲者一律不论,各回各家安居务农。各地见此信一处,前来投降者络绎不绝,李定国抚慰犒劳完毕后下令不许掳掠,违者立斩。于是此次攻略沙定洲及其党羽所占州县皆称安堵,李定国将沙定洲等人装上囚车押送回省,自己也和部下众将打点行装返回昆明。
  日期:2014-10-24 21:42:32
  永历二年(1648年)秋,云南再次大熟,百姓丰足,而大西军再也没有了缺粮的烦恼。由于孙可望、李定国等人规矩甚严,大西军贼兵和百姓之间倒也相安无事。此时大西军已经控制云南全境,在各处设官管理,并在沿途设有马塘,如有急事立即飞报昆明。(十日路程,最快一昼夜就可到达。)并派兵将严加防守入滇要塞关隘,如四川入云南的大渡河,西藏入云南的雪山关,以及贵州入云南的镇远等。

  在杨畏知等人的劝勉下,大西军领导层用王应龙以工部兼行巡按事,丁序焜掌管户部,任僎掌管都察院,马兆熙掌管科举文事。罢除原来刚入滇时设立的四城督捕。(因为云南各地已然安堵,沐天波被软禁在昆明城中,沙定洲也已归天,百姓就是想闹也闹不起来。再说百姓连获丰收,鼓腹讴歌,也没有什么闹的理由。所以废除原来刚入滇时严苛的警备制度,适应时势的需要。)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十五,昆明城在元宵节这天大放花灯,四门搭台唱戏,百姓饮宴三天,不禁金吾。各处百姓都来看灯观景,一时间人群密集,喜笑颜开,颇有往日太平气象。
  大西军的高层慢慢的找到了感觉,想在云南建立起他们心中的理想国。大西军这些贼兵大部分也都是因为吃不上饭,过不下去,而跟着张献忠造反的,天天烧杀抢掠,何日是个尽头?不是死于官兵之手,就是客死他乡,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若不是攻占了云南,也许大家都会因为缺粮而自相残杀。而如今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在云南这块土地找到了他们所向往的太平世界。从夜里禁止点灯到大放花灯,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是流贼思想转变为统治者思想的一种进步。从屠戮全省到与民同乐,这种差别简直堪比霄壤。

  大西军接着又在云南实行了一应措施以改善社会风气,方便百姓生活。首先,重廉吏,除贪酷,不时派人改易服色去暗访。廉洁者奖励升擢,贪污者立马拿下斩首,还要传首各地示众。其次,凡为政不便于百姓的,可以由地方头人诉至昆明,查实立即废除;有利于百姓者,立即让各地方效仿推行。又在社会上推行奖节孝,复乡饮,浚海口,省耕省敛等措施,以改善社会风气,传承地方文化并通过治理疏浚海道以及提高耕作效率这类措施来便利民众生产工作。

  在军中也推行严厉新政:首先,贼兵若有妄取百姓一物者,立即斩首,掌管之人也要连坐责打八十棍;其次,各类金属作坊,均由百姓自备工本,地方政府只负责收取税收;再次,将各府州县田地直接分给各营,各营在当地住宿就食。兵丁及家属每人按日计量支粮;再次,马分三等,按等次给予豆及草料不等,不时查验,瘦了马夫就要治责;再次,派人在永昌、临安等出布料的地方采买布匹制造盔甲,各金属作坊大致器械什物胎子,均运至昆明城内造作局装配;再次,兵马操练密度加大,改为三日一小操,十日一大操,若遇风雪则暂停。

  新政实施后,全滇官员无一人敢伸手要钱。军旅过路,鸡犬不惊,百姓卖酒肉者在路旁络绎不绝;军粮由于坐地就食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费用和人力成本;大西军立刻由贼兵的形象变为装备整齐、军容整肃、训练有素、兵强马壮的精卒练甲。大西军还传令地方上不论士绅百姓,凡有为地方起见的建言,立即引见,不许阻拦。即使是胡说八道也不深究。这些举措全部施行后,云南各处土司敛迹,物阜民安,根本看不出来竟是被原来杀人如麻,日日以烧杀抢掠为务的大西军所统治。

  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大西军在云南建立起了新的根据地。改弦易辙,竟然开始崇尚礼义起来,还视民如子,所统治下的云南甚至比世袭土皇帝沐家统治的时候还要好得多,有秩序的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然而,张献忠所留下的大西军目前的领导层中,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虽然都是异姓义兄弟,但是互相之间并不协调。除开中箭身亡的艾能奇,其余三人各有各的算盘。表面上是推年纪最长的孙可望为盟主,大家都遵其号令,其实却不然。李定国勇悍善战,又颇有谋略,所部兵强马壮。征讨沙定洲就是因为他的计谋,才使沙定洲全伙授首,不再反复播乱,省却了驻兵于此地慢慢捉捕余党。孙可望其实心中甚为忌惮李定国,就暗中与刘文秀约为一心,专门压制李定国。

  有一次,孙可望借着在操场大阅兵马的时机,将李定国捆倒,责其不服节制,违背当年共立孙可望为盟主之誓等罪过。孙可望和刘文秀亲自按其头脚,命王尚礼执棍打了李定国八十棍,,然后才将李定国抬回府内。次日,孙可望等人亲自来看望安慰,李定国只有随口应付而已,其实心中已经对孙可望颇为不对付。统领大西军的领导阶层从此有隙。
  云南目前虽在太平无事,鼓腹讴歌的好光景中,但此事为以后的争执,埋下了隐患,就如一层阴霾笼罩在大西军统治的云南上空。云南此时已有童谣:“麻篮兜,紧搬着狮子口。老米饭,一夺碗,要一来,留三个;要二来,留两个;要三来,抓破头。”时人不解其意,皆以为儿戏。
  虽然领导阶层出现了问题,但是大西军所执行的安民精兵政策却没有出现问题。云南百姓安居如故,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的矛盾只在各人心中,还没有摆到台面上,一切看起来还安稳如初。

  到永历三年(1649年)秋,云南连续三年大丰收,军民欣喜鼓舞。大西军也积攒了大量的军粮储备,开始打算在兵精粮足之后向外扩张。
  外人心目中的避秦桃源——云南在经历了沐天波和沙定洲之乱以及大西军来袭之后,破而后立,败而后成,被改弦易辙的大西军建设得反倒比原来更加有秩序。但是随着外面世界的变化,这块避秦之地,世外桃源是否还能一直保持原样呢?
  日期:2014-10-25 14:21:04
  再回头来说永历皇帝朱由榔这边。永历朝廷由于手头兵力缺乏,只能依靠各地勳镇阻击清军。清军的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三人在攻陷湖南之后,开始统兵进攻广西。郝永忠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所部在兴安被击溃。败下来的郝永忠部残兵反倒往桂林去大肆抢掠一番。何腾蛟在永宁听报清兵入境,赶紧率部新野驰赴桂林,与翟式耜一起调度各镇兵马防守,焦琏的等人见檄均率部赶来。永历二年(1648年)二月二十四日,清兵攻至桂林北门,何腾蛟等人集结兵马据守城池,与清兵死斗,清兵见占不到便宜就从甘棠坡退去。(此时的永历朝廷也只能尽力死守,并无实力与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三人所领的清兵做你来我往的攻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