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37节作者:
洹上野老 日期:2013-12-03 14:14:10
人才问题解决了,第二个就是军队理论建设了。
小站人才有文有武,有军校高材生也有海归,但在军队建设这件事上,袁世凯几乎是亲力亲为,他着手制定了《练兵要则》、《简明军律》、《操场暂行规则》、《行军暂行规则》,以及《新建陆军营制饷章》等军规章程,其中有些是袁在“投标”时应荣禄的要求所作。
除此之外,袁还亲自动手编撰了两本军事著作,地点就在小站的讲武堂。除了吃饭和睡觉时间,袁世凯团队没有双休日,也没有假期,从1899年7月开始,到8月底《新建陆军兵略录存》完成,交付清廷审阅,前后仅用一个多月。之后他们开始着手另一项任务,为了能使各种操练图形象易懂,袁还专门从天津请来了专业画师,经过三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工作,1902年,《训练操法详晰图说》出版。《新建陆军兵略录存》和《训练操法详晰图说》既是当时清军的唯一官方指定教材,又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它们会以其里程碑的历史意义而载入军事史册。
徐世昌到了小站以后,也算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不但修订了军纪纲领,还按照袁世凯的要求写了一首歌,准确地说是填了词,因为曲调已经有了,是普鲁士的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按照通俗易懂的理念,老袁给这首歌取名《劝兵歌》,其中心思想也就类似那首“一不该来二不该”,只不过袁大帅强调的不是忏悔,而是忠诚和服从。后来这首歌被人学了去,就成了我们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鉴于此神曲歌词不是特别优美,基本上算是顺口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网上赏阅。
然后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工资待遇问题。
既然冒着生命危险出来从军,没有官和钱一般人家不会跟你干,谁都有孩子老婆一家老小等着吃饭,天天靠你的鼓励,生存都是个问题,再有魅力也留不住人。
袁世凯靠的不是魅力,由于有朝廷撑腰,户部直接拨款,新军的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以往湘淮两军工资都相对较低,本来都是民兵出身,给点钱糊弄一下不说,还被层层克扣搜刮,到了士兵手里也就寥寥无几了。新建陆军不一样,老袁不但开出了高出以往军人很多的工资,还把这些钱亲自发放到个人手里,什么吃空额、冒领等情况,一概没有了,碰上定期考核,成绩优异者还有物质鼓励,既保证了军队的廉洁,又鼓舞了士兵的干劲。
说到奖励措施,除了物质,袁世凯还会直接提拔,如果自己做不了主,他就会奏请朝廷,给予升官加爵的奖励,好兄弟有福同享不是白说的。据《北洋军阀崛起纪实》中统计,袁在一生中,直接和间接提拔的官员有一千多人。这大概也就是他除了砸钱,罗致人才的另一手段了吧。
钱也拿了,官也升了,接下来是惩罚问题了。
说到严肃军纪,从当年在朝鲜就可以看出,袁在这方面绝对是把好手。具体严厉到哪,主要体现在他的《简明军纪》上。不要说临阵脱逃、**掳掠,就是战场上交头接耳、生活中骚扰居民,甚至夜不归宿、深更半夜嗓门大一点都是死罪。够严厉吧?是够严厉的。等你发现拿钱容易训练起来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想乘机逃跑,对不起,还有办法治你,后面还站着一个叫《查拿逃兵法》的人在笑眯眯地等着你。该法规定,守岗士兵每抓到一名逃兵赏银二十两,逃兵被抓回“以军法从严惩办”。袁世凯常常集合全军,在众目睽睽之下处决逃兵,杀一儆百。虽说慈不掌兵,可老袁,你也忒狠了点吧。
没办法,做军人就应当这样,不然就不是砍一个人的头了,而是大家的头一块在敌人的枪口下完蛋。
日期:2013-12-03 20:49:18
最后一项最重要,那就是思想教育,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洗脑。
无论是军规军纪,还是那首《劝兵歌》,袁大帅除了鼓励将士们练好基本功,最看重的就是忠诚,“受朝廷之禄位,当思所以图报”处处登在头条,就是要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这种军人思想。当然了,如果你真要是认为老袁这么做是想带领大家一心一意为满人打工,心里只装着朝廷,那袁领导可能又要做你的思想工作了。历史上所有手握重兵的将军,说他们没有一点私心,只想着为中央卖命,那是不可能的,小站也没能例外,一段时间下来,弟兄们便也只知有袁大帅,不知道有朝廷了。
要想让士兵从心底里接纳自己,一味强硬是不行的,还是那句话,感情这东西不能勉强,所以,在弟兄们面前,袁世凯既能像严冬一样冷酷,更多的时候则表现出了春天般的温暖。
如果说在朝鲜是替别人家看孩子,那么在小站,袁世凯完全把这支军队看成了嫡出,“朝夕督察,事无巨细,靡不躬亲”,别说是各级军官和贴身幕僚,就连棚头弁目,老袁都能一一认出他们的面目,叫出他们的名字(包括外号),甚至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优缺点他都了若指掌。更有甚者,如果有士兵病了,老袁还会亲自探望慰问,有时候竟在营帐中亲自为他们生炉熬药,有这样的领导,夫复何求?用心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话可说。毫不夸张地讲,袁世凯已经将工作和事业看成了生命。
由此也可看出袁的驭人手段,多像《自乂琐言》里的那一套啊,“古今将兵必先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不服不行。关于袁氏驭人术,后面我们会做一个专题另作讨论,再深入一点的话,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仔细研究老袁这个人,那学问可是大了。
袁既能铁腕治兵,又如此爱惜部卒,刚柔并济,不偏不倚,短短时间,小站不但被治理成一个路不拾遗的模范社区,还诞生了一支纪律严明的王牌军队。
一个业余选手,为什么练兵如此深得要领呢?
对此,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里写得很清楚:我父亲是没有受过军事教育的,但是他自从投效吴长庆的庆军以后,对军事上的事情处处留心。他一方面细心钻研有关操典、战术一类的军事书籍;另一方面,不论部队出操或是野外演习,他都跟着观看。他所以这样做,表面上说是监督查考,实际上却是跟着学习。就这样,他渐渐地由外行成为内行。
在他后来任军机大臣的时候,张之洞是和他一起同在军机上的。张之洞也是一个热心编练新军的人。有一次在闲谈中,张和我父亲问起练兵的秘决。我父亲说:“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的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服从就吃刀。”
这就是要领。
对袁世凯来说,他付出的是常人无法达到的用心和努力,有了这个劲头,还愁什么大事不成?
对于士兵来说,在那个年代,有了官和财等于点住了哑穴,谁还表达太多干什么。
至此,北洋集团的旗帜开始在晚清政治舞台的上空徐徐升起。
1900年,袁任山东巡抚,在改造旧军的基础上,编练了一支“武卫右军先锋队”,使新军队伍扩展到两万余人。
1905年,袁督直期间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北洋三镇扩建为六镇,兵力达到七万人。
1916年,袁出任民国大总统,北洋集团军共有三十多个师,九十多个旅,总人数达到一百二十万人。
小站的这支七千人队伍,在自学成才的军事专家袁世凯手中,苦心经营,逐步壮大,直至偌大中华,尽在项城手下,与其说他建立的是一支军队,毋宁说是他亲手建立了一个王朝。
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练兵初见成效,袁世凯的麻烦也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