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12节作者:
洹上野老 答曰,不能。所以,袁世凯的成功不是偶然。
可牛归牛,现实还是残酷的。
1879年,袁同学第二次参加科举,涛声依旧,再次不第。
袁家牛人们,渴望像你们一样成为学霸,光宗耀祖,可造物弄人,晚辈我真不是那块料,力也尽了,文学社也办了,为了学习还熬过夜,再考我真要吐了。
看着这时的河山,大的战乱没有,也不需上阵杀敌,可袁同学还是坐不住了,一个大男人,天天磨磨唧唧跟笔墨纸砚打交道,还有没有一点儿出息了?想想以前的努力,还有那几年时光,真是浪费青春,于是袁同学就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拿出了以前的所有作品和参考书,不是继续复习,而是,一把火烧了。烧的同时还说了一句颇有班超当年神韵的话: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焉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公元62年,班固入京都洛阳任职,他的弟弟班超随之前往。在洛阳,班超的收入来源是一份替官府抄写文书的兼职。无论做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班超的工作纯粹是糊口,慢慢的他觉得这种生活毫无意义,和袁同学的感觉一样,根本就是浪费生命,于是便有了那句名言的原始版本,“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十年之后,班超随东汉大军北征匈奴,从此开始了他由文人向军人华丽转变的人生第一步。
看看班超的原话,再品读小四同学的山寨版,二者何其相似,连句子语气都不变。但是,我们不能说小四的行为属于抄袭,只能说他少有大志,把班超前辈当做自己的偶像。有了榜样的力量才能成就大事,小四是这样想的,他也做到了。
历史上这种半路出家的人很多,改行之后也往往都比较成功,名气也都不小,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小时候常听老师讲这个。但这时鲁迅还没出生,我们的袁同学只知道班超,不管他是不是有意仿效古人,已成事实的是,他和当年班超的决定一样,弃笔从戎。
看着那熊熊的烈火,我们有理由相信,从第一天读书就对八股不太感冒的袁世凯,这时候已经扩大了范围,对整个科举都开始埋下了痛恨的种子。如此看来,作为一个受害者,他屡次三番力废科举不是没有道理的,直到后来老袁每提到这件事,都认为是他人生之中最为得意的一笔。
日期:2013-10-31 19:18:17
四 偶像班超
从戎也是要时间的。再次落榜的袁世凯自幼在对爷爷光辉形象的憧憬中长大,又跟着几个叔叔见识不少官场,这时候让他承认自己没有那个命,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志向和格局在那放着,回去种一辈子地,即使日晒不着雨淋不着,也不会饿着,年龄不大口气不小的袁小四也是万万不甘的。
不能一辈子没个名分,那就捐个官儿吧先。
晚清政府财力有限,花钱买官成为一种风气,卖官鬻爵也不鲜见,捐纳为官的仕途捷径也就让不少屡考不中的落榜生们心向往之了。当时最有名的胡雪岩被称为红顶商人,官居一品,虽不是直接捐官,也是间接资助了王有龄之后真正发迹的,后来左宗棠西征,胡又在老左那砸了不少钱。由于都给左宗棠办过事儿,据说当时袁保恒回河南赈灾还找过胡雪岩,做他的思想工作,看能不能给做做慈善,献献爱心,说一大通,就是为了让他捐钱。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难免不让袁同学心动了。
不说远的,仅仅他们袁家就有好几个官是捐的,哪怕是事业单位,也已经足以值得袁世凯借鉴。
正好这年他姑父张向宸负责河南的赈捐工作,小四便受托负责陈州捐务,得益于朋友们捧场,(士绅推戴,负一郡望),袁“集款独巨”,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他姑父就用袁保恒生前赈灾时的捐款,给他活动了一个小官。
1879年,袁世凯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头衔,中书科中书。
别小看了这个七品小官,至少它代表了一种身份,三年之后,袁首功朝鲜,清廷在他的第一次封赏记录里就是一口一个中书科中书袁世凯。试想如果袁同学是一介平民,清廷想提拔他都叫不出口,总不能擢农民袁世凯为五品衔,赐顶戴花翎。这就不成体统了,办事要讲章程,起码要有个起点吧?看来名分是很重要,至少得让人有个称呼。
袁世凯这时候还没想那么多,七品就七品,还是虚衔,袁少爷自然看不上,他想要个“差不多”的实缺。几年下来,家里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袁的生母刘氏和嗣母牛氏就把各自的老底儿拿出来,凑一笔钱,让儿子去京城找找袁家的那些老关系,活动活动。
1880年,袁世凯决定去北京闯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一到北京,袁少爷就感觉到了这个现实,北京太大了,比陈州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他以前来过,还住了三年,这就奇了怪了,当时怎么就没有察觉到北京城这么大呢?
或许他开始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
让他认真下来的不是叔祖袁甲三,也不是叔父袁保恒,他们已经不在了,更不是他自己,而是现实,残酷的现实,冷冰冰的北京城。
如果说上次是在北京读寄宿中学,那么这一次袁世凯成了真正的北漂。
中国的优良传统自古是人走茶凉,文人出身的官场老家伙更是时刻遵循明哲保身的古训,这种迂腐的精明,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做人文化。袁世凯这次到北京钱花完了,还上了别人的当,几乎一无所获。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他脑海里经久不散的只有四个字,世态炎凉。
也是两人命中有缘,在北京,小四又遇见了徐世昌。自上次一别,徐秀才赴京会试,无奈榜上无名,只得再战,自己日子过得窘困不说,如今连老弟也这般光景,不禁感叹。即使如此,徐大哥还是尽了点绵薄之力,帮老弟凑了点回家的路费,还给他指条路子,去南京看看,没准儿能遇见令尊的老熟人。
袁世凯回到了项城。
科举已经不用想了,跑官又遇阻,命运,前途,志向,全都还没个着落,摆在他面前的,是绵绵无期的继续探索之路。
数日后,袁身携家中细软古玩,再次启程。闯完了北京闯南京,耗尽了家底儿,仍是寻人不遇,考虑几许,他想到了一个人,他的老师王雁臣。王本有同知官衔,不知没有空缺还是另有原因,好好的地级副市长他没有做,却去了上海的水利厅工作。
上海当时已是都会,国际范儿十足,袁同学想去拜访一下王老师,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机遇。
于是我们的待业青年袁世凯同学,在领教了做北漂的滋味之后,又开始做起了沪漂。
日期:2013-11-01 09:22:23
不想袁大少爷机遇没寻着,却收获了一段爱情。
上海这花花世界,连小朋友都感觉不会再爱了,哪还有这么便宜的事儿让你遇见?
对此,袁少爷嘿嘿一笑,在青楼。
袁世凯的话没错,他是去了青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妓院。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人,一个女人(废话),此人姓沈,江苏崇明人,和袁客官相互了解之后,她觉得眼前的这位落魄公子是个真性情有抱负的汉子,袁公子也觉得沈姑娘不是一般**(话有点变味儿),顿时双方有一见钟情之感。随后二人私定终身,沈姑娘还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给袁公子,鼓励他要追求自己的理想,混出个人样来,并答应袁氏等他走后自己赎身从良,一心等他,望不相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