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除了满足两位黄教领袖的求援外,固始汗进军青藏高原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当时和硕特和邻居准噶尔两部摩擦不断,而前者的实力明显弱于后者,尽管和硕特首领固始汗是卫拉特蒙古名义上的族长,但他对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却没有进行制约的实力,两个部族火并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正是在这种局势下,为避免冲突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最终的火并,固始汗才主动放弃了新疆的地盘,率领族人向青藏高原这个崭新的地域进军。做为取得对方原有地盘的交换条件,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答应助固始汗一臂之力,于是才有了两部联军大破却图汗的一幕。在此多说一句,巴图尔珲台吉有个儿子日后被认定为黄教的转世活佛并成为五世达赖喇嘛的学生,他就是几乎统一整个中亚草原、让中俄两大帝国都颇感头痛的博硕克图大汗噶尔丹。
杀死却图汗占领青海后,固始汗在五世达赖和罗桑曲结的要求下,继续率军进攻康区,大致包括现在的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以及西藏昌都地区。蒙古铁骑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消灭了对黄教极不友好的白利土司,降伏了木氏土司并迫使其退回丽江,使得青海和康区终于连成一片。随着各路神仙的退出,中看不中用的黄教包围网土崩瓦解,黄教势力已将死对头藏巴汗彻底压缩到后藏(日喀则地区)一隅,双方的最后决战终于到来。
公元1642年,节节败退的藏巴汗被蒙古军队擒获,不久被处死,黄教势力终于彻底占据了西藏,嘎玛巴法王被迫逃到丽江避难。固始汗效仿当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对西藏萨迦派(俗称花教)领袖八思巴的前例,将西藏十三万户(其实就是整个西藏,元朝曾将西藏本土划分为十三个万户辖区)献给五世达赖喇嘛作为供养地,由于此时西藏十三个万户辖区早已名存实亡,因此固始汗在名义上将整个西藏布施给了黄教集团。
从此,固始汗被黄教信徒尊奉为象征力量的金刚手菩萨的化身,与藏人们心目中观音菩萨的化身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文殊菩萨的化身清朝大皇帝一起,成为护佑雪域高原的三大怙主。其实,按照清朝史料的说法,五世达赖喇嘛本来自诩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但藏民们却都把他当做观音菩萨来供奉,最后他拗不过众人,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
在宣布将这片广袤的土地供养给黄教的同时,固始汗同时却采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行动——这位蒙古可汗并没有拜五世达赖喇嘛为师,他为自己选择的上师,正是前面多次提到的罗桑曲结。这位扎什伦布寺主是四世、五世两代达赖喇嘛的师父,以及五世达赖喇嘛幼年时的主要监护人,同时也是当时黄教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僧侣。
人们普遍认为,在四世达赖去世后到五世达赖成年前这二十来年的时间里,罗桑曲结是黄教事实上的最高领袖,他曾同时兼任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扎什伦布寺这三座黄教大寺的寺主,而黄教那时后仅有四大主寺(即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另两座主寺拉卜楞寺和塔尔寺尚未建立)。当年要不是此公积极斡旋,藏巴汗很可能禁止达赖喇嘛系统继续转世,而在和硕特蒙古人席卷青藏的狂飙中,老活佛也是小达赖背后的谋主。
仿效当年俺答汗与三世达赖的范例,固始汗宣布,赠予自己的师父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此词也是梵藏蒙三语合一,“班”是梵语“班智达”的简称,佛教中指通晓五明的智者,“禅”是藏语的“大”,而“博克多”则是蒙语“智勇兼有”。“班禅博克多”合起来意为“智慧和勇气兼备的大学者”,“班禅”这个称呼即从这时开始。
黄教集团随即宣称罗桑曲结是第四世班禅喇嘛,并为其追认了三位前世,至于最为重要的第一世班禅,则被认定是黄教祖师宗喀巴的第二大弟子、同时也是黄教历史上第三位首脑的克珠杰.格勒巴桑。由于罗桑曲结是班禅活佛体系的真正开创者,也是事实上第一位真正的班禅,因此许多人尤其是西方学者,往往直接称其为一世班禅。
尽管身为西藏名义上的第一人,五世达赖喇嘛的地位表面上尊贵无比,但他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实际上被固始汗架空并没有多少政治权力,西藏地方政府由固始汗以达赖喇嘛名义任命的第司来实施具体管理。达赖只做为一尊宗教上的大神被高高供起,而且还不是唯一的大神,因为汗王的师父班禅也会分一杯羹,从历史记载来看,固始汗与班禅的往来远比与达赖密切,经常找各种理由赠予扎什伦布寺大量庄园田产,班禅活佛系统从此迅速壮大,直至与达赖系统分庭抗礼。
为加强对圣地的统治,固始汗将和硕特汗廷由青海迁移到西藏,至于首府的位置,他选择了黄教的老巢拉萨而不是原来的日喀则,于是自吐蕃王朝灭亡八百年后,这座圣城终于再次成为西藏的中心。但是,史载这位汗王经常前往日喀则拜访自己的师父老班禅,一直到死前不久,还在扎什伦布寺与上师坐而论道。
终固始汗一世,这位蒙古汗王始终牢牢掌握着西藏政权,史料记载道,西藏高级官员均由其委任,他还主持制定了《十三法典》(一说主要由五世达赖编撰。该法延续了几百年,直到西藏民主改革时才正式废除),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机构,新增了噶伦代本等军政官职,为数众多的蒙藏军队更是在其直接控制之下,后来影响西藏历史的许多人物,比如康济鼐、颇罗鼐等,都出自于这支武装力量。
【待续】
日期:2014-07-15 07:57:32
【第二部 统治西藏的蒙古人——和硕特汗国风云】
《一、蒙古来袭》(下)
固始汗在位时鼎盛的和硕特汗国,总面积肯定超过二百万平方公里,它几乎占据了整个青藏高原,包括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北部,云南迪庆州,甘肃甘南州,甚至在遥远的新疆还保留着一块和硕特飞地,由固始汗的兄弟和侄子们统治着。
值得注意的是,汗国各地行政体制是不同的,固始汗亲自坐镇圣城统筹大局,西藏本土由汗廷直辖并委任地方官员;康区(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等地)由各家世袭土司为汗王实施间接管理,土司们需要向汗廷缴纳赋税,并提供乌拉差役即免费劳务;而安多(青海、四川阿坝北部、甘肃甘南等地)则是固始汗子孙们的封地,他们统领着强大的骑兵军团,做为汗廷藩属和护卫羽翼,留在了广袤的甘青大草原。
因此,今天一些人试图将西藏等同于辽阔的和硕特汗国,进而以此为依据主张所谓的“大西藏”,这就如同将中国等同于蒙古帝国,怂恿要求对曾属伊儿汗国的伊朗或曾属钦察汗国的乌克兰主权一样,都无疑是相当荒谬的。要知道青藏高原这一大片地盘,当初可是蒙古兵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点点用人头堆出来的,后来人妄想凭借几寸舌头就喷为己有,世上哪有这样的美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