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中国向左,欧洲向右》
第5节

作者: 伦敦街头的流浪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这封信只让基督教的大主教和教皇感到了更深的威胁。在穆斯林全面控制欧洲以前必须要阻止他们,这成了罗马教皇最为迫切的任务。于是,欧洲街头忽然出现了大量反穆斯林的书籍和传闻,传闻中把穆斯林描绘成野蛮,贪婪,好色和行巫术的下等人,罗马教皇严密控制下的欧洲百姓接受了这种观点,并遗留至今。
  公元1071年,穆斯林塞尔柱帝国的扩张引发了与拜占庭帝国的冲突,双方因此大战于曼奇刻尔特,结局以拜占庭惨败收场,拜占庭帝国丧失了大半领土,版图只限于巴尔干半岛一隅和安纳托利亚的西北角。更为糟糕的是,塞尔柱人以极其宽大和容忍的态度来统治王朝内的基督徒臣民,更有许多基督徒宁可接受塞尔柱人的统治也不愿接受拜占庭皇帝的统治。

  与穆斯林世界繁荣和深得人心的统治所截然不同的是,十和十一世纪之交,在气候变冷的普遍影响下,西欧正处于长期的荒年,教会和行政长官对人们的税收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某些地区,有产者要把自己所得的三分之一捐给教会,三分之一交给行政长官,自己仅留盛行的三分之一,但这完全不能糊口。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贫民,对于广大的农奴来说,奴隶主为了消减开支不得不解雇奴隶,于是大量的奴隶走上街头成了失业游民,他们饥寒交迫,却没有生计,而世纪之交,有被基督教成称为世界末日,完全被基督教控制意识形态的西欧人们疯狂地相信千年末日就要降临,为了“赎罪”和进天堂,人们疯狂地去圣地朝圣,原先小规模的朝圣在世纪之交变成了大规模的集体朝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从西欧来到耶路撒冷,朝圣人数之多,就像整个民族都在迁徙。在这种情况下,从教会到平民,基督教的欧洲完全处于一种恐慌中。

  当被击溃的君士坦丁堡向罗马教皇发出求救信时,看到浩浩荡荡的朝圣者,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做了一个决定,1074年,他发出了“上帝的士兵”的呼吁,决定讨伐穆斯林,并谋求自己在东方的影响力。
  这一决定在教皇乌尔巴诺那里得到了实现。1095年,乌尔巴诺在克莱蒙特宗教大会上呼吁西欧应该收复失地,这得到了贵族与平民的热烈响应。事实上,教会并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一场正规的军事行动,于是他们决定招募志愿军。贵族为了能在战争中得到好处而跃跃欲试,平民在贵族的鼓动下也争先恐后,甚至会踏上征途不惜拿出所有的储蓄和财产。1096年3月,这支志愿军出发了。事实上,我们不知道这些由乌合之众组成的军队是否还记得教皇的目的是收复失地,但这些由农奴,流民和亡命之徒组成的队伍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摆脱目前的窘境。他们携带妻儿老少,拖着双轮小车,车上堆着破碎的行李和全部财产,每经过一个城镇便问,这里是耶路撒冷吗?这看上去完全不是一支即将作战的军队,而更像是举家移民的大迁徙。在沿途中他们进行残忍的掠夺和杀戮,犹太人,匈牙利人被他们当做异教徒而杀害,当然,他们本身也损失惨重,无数人因饥饿死去,打架也会让他们付出生命,疾病更在队伍中蔓延,等这只十字架到达君士坦丁堡时已经死伤过半。而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又因为与教皇意见不合而命令这些可怜的贫民迎战精锐的突厥人,结果几乎全军覆灭,我们不知道最后有几人成功到达耶路撒冷。

  在这次彻底的失败面前,教皇不得不在秋天派出了一支由武装的贵族和骑士组成的正规的雇佣军,1099年,这只十字军征服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耶路撒冷亡国及三个附属国。但这些自称严格遵守圣经教义的基督徒却在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进行了令人谈之色变的大屠城,并在穆斯林世界里留下了一道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疤。
  1144年,穆斯林开始反击,耶路撒冷国王向法国国王和德国国王求助,十字军进行第二次东征,以惨败告终。
  1187年,埃及穆斯林攻克耶路撒冷,并俘虏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英国狮心王查理一世和法国腓力二世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腓特烈一世在途中溺水而亡,部下只好退出战争返回欧洲。法国也相继退出战争,只有英国继续挺进,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至此,欧洲大陆上最为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法国,德国均已卷入战争,但却都以失败收场,欧洲的社会矛盾更加恶化。
  但罗马教皇统治下的欧洲并非都愿意为教皇的统治地位卷入战争,在教皇国的北部,因为靠近地中海而有着常年的贸易积累的佛罗伦萨逐渐取得了经济地位上的优势,富商对教会的募捐非常不满意,在几番争斗后,商业贸易发达的佛罗伦萨建立了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教皇和各国国王为了筹集军费,不惜对人们实行“迫捐”,人们要将自己收入所得的三分之二捐给教会和政府,由此造成了更大规模的贫民和流民,而战争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在东征与内战的双重夹击下,一些参战国内壮年男丁的比例大大下降,到1212年,教皇已经招募不到足够的雇佣兵进行再一次的东征,而不得不在法国和德国境内招募和组织儿童十字军,境内几乎所有流浪儿童都被编入十字军。同时,对教皇的质疑也开始四处传播:我们的罪真的得到赦免了吗?为什么对异端的战争都以我方失败而告终?教皇真的可以带领我们进入天堂吗?

  这种质疑声越来越强烈,教皇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这迫使他不得不更加疯狂地想要进行再一次的东征并将敌人彻底打败,以此来证明十字军的东征的确是被神允许,蒙神祝福的。但来自基督教内部的威胁却让他感到腹背受敌。
  拜占庭帝国虽然也信奉基督教,但却与罗马教皇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公元五世纪,罗马教皇就假借君士坦丁大帝窃取了教皇之名,而罗马教皇所信奉的天主教与拜占庭帝国所信奉的东正教无论在教会组织还是神学教义上都有较大不同,且分歧在日后逐渐扩大。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一直以来都用希腊礼教堂,1053年,基督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格尔以天主教拒绝使用希腊礼拜仪式为名将拉丁教堂全部关闭,从此罗马教皇与拜占庭相互仇视。

  就在罗马教皇感到懊恼和困惑时,成吉思汗在东方的故事通过从西亚回来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商人的口中传来,而从东方而来的波斯商人让教皇更加肯定了成吉思汗的传说。
  十三世纪,罗马教皇控制下的欧洲人普遍相信,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位祭司王约翰,他统治下的人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国家繁荣富强,人们安居乐业,约翰王更有一支不可战胜的精锐军队,有一天他将指挥这只军队拯救世界。或许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欧洲已经完全是个基督教世界,但罗马教皇统治下的欧洲并不是一个国富民强的世界,反而战乱不断,生灵涂炭,那么约翰统治下的王国为何能繁荣昌盛呢?但这种声音从没有机会传播到社会上,人们只知道,来自东方基督教王国的祭司王约翰将率领精锐的军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

  日期:2012-11-30 22:43:20
  中国——儒教控制下的文明古国背后不可言说的秘密(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