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未来之路》
第47节

作者: rodbin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15 09:53:50

  社保巨额亏空,这主要就是反映了多年持续通货膨胀之后,无法平衡的社保资产账目,80年代初,一个工人一年存200块相当于一年的工资的四分之一,多年利息算下来,本金加利息能够翻二翻就不错了800块,800块还不够现在一个月的最低工人工资,当然会是巨额的社保账上亏空,通货膨胀忽悠老百姓财富结果自己也有一个账出现了与老百姓同样的问题,毕竟那都是老百姓的傻钱。
  社保必须与实物资产相结合,在国内就是社会财富的发动机供应地:股票企业股权等实物资产,还有就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等等。
  当今有人忽悠大型国企私有化,如果实施,二十年后就是与现在社保账上的问题类似,美好的构思带来无法兑现的账上问题,最后两不相干,本质就是忽悠老百姓放弃自己的资产所有权,给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外资与特权阶级!
日期:2012-06-15 10:15:57

  养老保险而后玩的就是每年缴纳的费用与每年支出的费用大致相等,问题的关键就出现在缴费人口数量、缴费金额与养老老人的数量与领取金额上,两者相等当然也可以平衡,问题是人口结构年轻人越来越少20年内年轻人口建设30%,相对应的是老年人口增加多少!按照现在的家庭结构一个小孩,两个父母,四个爷爷奶奶,问题自己看吧!巨变很可怕。
  最后算的就是整个一个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到底是为国内整个社会服务,还是怎么弄,我们现在的出口占GDP 的50%,也就是一半的社会产品出口给国外,自己生产的蛋糕一半给外人使用,一半给自己家人分,结果就是大家分蛋糕的钞票,原则上只能买到自己付出的东西的一半的财富(当然此处按实际没怎么进口考虑),艰苦创业,但是也太艰苦。

日期:2012-06-15 10:24:05

  社会整体只能分了自己生产的蛋糕的一半也就罢了,到老百姓手上的钱——工资,还要面对外贸顺差和货币投放带来的通货膨胀,工人工资只占国内GDP的百分比是十几,那么其他很大一部分货币是不在老百姓手上的,剩下的一半蛋糕也不能稳稳当当的到老百姓的嘴里,还要面对国内特权阶级的分享,谁钱多谁分大块!
  这些基本上也就是国内的现状。
  有一部分社会财富要想办法装进养老金账户,那就是社会股市整体上市之后带来的多数原始股变流通股,这部分突然变现的巨额财富必须
日期:2012-06-22 13:24:53

  来源:香港传真

  市场经济与奶牛卖奶
  2012-06-22  
  奶牛有个特点,就是如果它一天正常能产100斤奶,那么当你把这100斤奶挤出来后,第二天它还能产100斤。可是如果今天你只挤50斤出来,那么明天你还是只能挤100斤出来,而不是150斤,这是因为它的奶包的容积是有限的。所以它这个特点可以总结为:在产奶能力的范围内,产奶量完全受挤奶量的制约,与挤奶量相等。
  假设两头奶牛和60只猴子生活在一起,奶牛产奶给猴子喝,猴子拔草给奶牛吃。再假设一头奶牛一天需要吃200斤草,能产100斤奶,那么两头奶牛一天就需要四百斤草,能产200斤奶;60只猴子一天需要喝200斤奶,能拔四百斤草,那么这两头奶牛和这60只猴子就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它们的生产没有相对过剩,也没有不足,供需平衡。它们之间是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各取所需,谁都不剥削谁,谁都不掠夺谁,仅仅是分工不同,产品不同,它们之间是“共生”关系。为了防备饥荒,它们还建设了仓库,把有时候剩余的产品储存起来。如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经济形式属于公有制,属于产品经济,也就是计划经济。

  有一天,从天堂下来一个经济学家给动物们上课。这个经济学家说:“你们搞公有制是错误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该搞私有制,让有能力的富裕,让没有能力的贫穷,这样才能激发出来积极性,经济才能发展。”奶牛听了课之后感觉到自己吃亏了,它要把他的奶变为商品,让猴子拿草来交换。它们的要价是四斤草换一斤牛奶(商品之间互相交换的数量比例就是价格。这个比例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在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与全面,你可以任意假设,就是一斤草换两斤奶也行,反正它们之间得有一个交换比例,才能交换)。这样猴子们就拼命去拔草,一天下来,只拔了500斤,就只换到125斤奶,显然吃不饱。而奶牛们呢,甲奶牛因为广告做得好,或者它的奶的质量确实好,所以它的奶全部卖光,收获四百斤草。它吃了200斤草后,还剩余了200斤,它望望那一小堆草,兴奋地想:明天这一小堆草又会增加200斤,以后每天都会增加200斤,哈哈,不久就会成一座山,我就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了。可是乙奶牛就惨了,它的奶只卖掉25斤,只换来100斤草,不够吃的,产奶量也下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