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从奶牛和猴子的整体来分析结果。猴子的劳动量虽然比原来增大了很多,产草量也多了25%,但是它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下降。而多产的这些草对它们这个整体是无用的,猴子不吃它,甲奶牛也不吃它,只是聚集起来让甲奶牛看着高兴。甲奶牛的财富增加了,但是奶的总产量却下降了37.5%,它们虽然还有75斤的生产能力,但是因为猴子买不起,所以它们这75斤的生产能力就浪费了。所以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无用的生产能力增加,有用的生产能力下降。
经济分析家野猪兴高采烈地报导:“实行新体制后,动物们的劳动积极性显著提高,今年青草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5%,GDP增加100%。”
受奶牛的启发,猴子内部强壮的也认为自己吃亏了,就闹着分开单干。结果强壮的猴子每天可拔20斤草,能换六七斤奶,自己吃不了就用来洗澡,说可以美容;而老弱的猴子一天累死就只能拔五六斤,只能换一二斤奶,哪里够吃的,饿得半死。一个有理智的猴子看不过去,就劝强壮的猴子不要单干,回归集体。它说:“你们也有老弱的时候,现在你们强壮,生产得多,实行集体制度似乎吃亏了,可是等你们老弱的时候,你们就会从集体那里找补回去的。从长远看,你们并不吃亏,反而一辈子都能生活得很好,而且我们每一个都能生活得很好,都不用为自己的养老担心。”然而,强壮的猴子们都听不进去,反而嘲笑这个猴子不懂经济学。
这边猴子有饿得半死的,而那边乙奶牛的奶子涨得跟灯笼似的,直埋怨需求不足,把剩余的奶往河里挤。富裕的猴子则高兴地说:“现在真好,牛奶供应真充足,要多少有多少!哪像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定量,60个猴子总共只有125斤奶,吃都吃不饱,别说洗澡了。”
后来,乙奶牛为了能竞争过甲奶牛,就把价格降低,而甲奶牛也跟着降低,乙奶牛失败,最终饿死,只剩甲奶牛了。奶的总产量也就只有100斤了,多数猴子们的生活也就更差了。竞争和垄断是相生相灭的。看到甲奶牛发了大财,将来还会有奶牛出来,与甲奶牛竞争,可是情况还会和上面的一样,不是有一些奶牛很惨,就是有一些猴子很惨。
弼马瘟孙悟空一次偶然下界游玩,看到他的子孙很多都饿得奄奄一息,大吃一惊,慌忙向玉帝禀报。玉帝不信,边剔着牙边说:“野猪不是说GDP增加100%了吗,猴子的生活应该比过去好,怎么还有挨饿的?”派千里眼一望,果真是实。玉帝就说:“各位爱卿有什么妙法?”大学士太白金星出班奏道:“惯例,每只猴子每年都要向御马园交100斤青草的税,我看免了这税就完全解决了。但是免了税后,马又不能不吃草,我看这草就全部由甲奶牛出,甲奶牛最富。这不仅税没有减少,而且还能减小贫富差距呢。”众神仙连称妙妙妙。太上老君冷笑着说:“杯水车薪啊。100斤青草能换25斤牛奶,这25斤牛奶分到365天里去,一天就是六钱八分四厘九毫,按西秤就是34.25克,也就是两小口,那饿得半死的猴子一天多吃这么点牛奶就能饱?再说,给奶牛加了税,奶牛也不是傻冒,它势必要给牛奶加价,结果猴子的生活会比免税前还要糟糕,大学士连‘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常识都不懂?”玉帝白了他一眼,讥讽他说:“你有什么好法子就说出来吧。”太上老君把手一袖,说:“吾知吾不言。”
哎,原来多好的世界,硬被那位天堂上下来的经济学家给破坏了。一步错,步步错,后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错误的基础上打补丁,尽管补丁摞补丁,也仍然不能恢复到原来美好的样子。
市场经济同奶牛卖奶的本质和现象一样。市场经济里,产品的产量既受生产能力的制约,也受销售量的制约。在生产能力内,消费者购买多少,企业就能生产多少。如果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那么产品的产量也要跟着下降。因为商品交换,富人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这就产生许多穷人。穷人的购买力很小,这就使穷人需要那些产品的产量受到限制,这部分生产力也就发展很慢,或者大量闲置,甚至萎缩。这就造成了一边是穷人急需消费品,一边是生产力发展很慢甚至闲置的矛盾局面。而富人呢,他们的财富中的大部分对他们的生活是没有一点用处的,例如比尔·盖茨有几千亿美元的身家,他自己能花多少呢,他那么多房子自己能住几间呢,只是让他看着兴奋,但是他们还要拼命的聚敛,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把蛋糕做大。聚敛财富是动物和人的本性。他们要聚敛财富,那么社会就要加班加点为他们生产,无用的生产能力增大,无用的东西,例如游艇、别墅、轿车、景观、高铁,也增加到很多,直到相对过剩。然而穷人需要的东西,因为穷人没有钱买也会出现相对过剩,致使产生经济危机,而且致使有用的生产能力提不起来,有用财富的产量也提不起来,就造成了穷人想好也好不起来的局面。市场经济表面看起来是热闹的,是繁荣的,可是无用工太多,人民生活的改善是极慢的,最底层人的生活几千年都没有多大改变,住的还是几千年关就出现的茅草屋,穿的还是破衣烂衫,有病还是等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