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47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王济金沟”纵然名噪一时,不久却被另一个大臣奋起追上了。
  这个超级牛逼的能人,就是晋王朝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石崇!

  日期:2012-04-05 21:47:33
  75、首富
  石崇,字季伦,祖籍渤海南皮(河北),因生于青州,故小名叫齐奴。
  他是晋帝国大司马、乐浪郡公石苞六个儿子中最小的幼子,可谓出身显赫。石崇年少聪敏,勇而有谋。父亲石苞临终前,将家产分给几个儿子,惟独没有石崇的份。石崇娘亲爱子心切,不免要为小儿子说话,石苞安慰老伴说:
  “此儿虽小,日后自己能得到。”
  此话颇有点奇怪!就算石崇自幼天赋过人,按常理去想,也应分得老爹一份财物。不过,石崇没从父辈那儿继承什么金银珠宝,反而刺激了他对财货的渴望与追求。
  石崇二十几岁后,凭借老爹余荫谋到了一个修武县令的差使,还博取了一个“能干”的美名。不久,他被调到洛阳担任散骑郎,升为城阳太守。在司马炎灭吴之战中,石崇跟随大佬们出击立了一份战功,被封为安阳乡侯。他只喜欢读书,对处理郡中政务没什么兴趣,索性以生病为由申请解职。贵胄子弟的要求,自然容易得到满足:
  石崇被改授黄门郎,薪金不减,干活自便!

  由于石崇是功臣石苞之子且颇具才干之名,司马炎对这个年青人也甚为器重。在皇帝提携下,石崇一路高升,逐渐跃到了散骑常侍、侍中的高位。
  知子莫若父!实践证明,石苞看儿子的眼光,还是比较准的。
  随身地位的升迁,石崇敛财的天份得到了极大发挥,把权钱交易玩得炉火纯青。在不是那么长的时间里,石崇在个人资产积累方面,已将分得老爹遗产的五位兄长远远抛到了屁股后面。他名下所拥有的财宝,有如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宏丽室宇彼此相连,称之富可敌国亦不为过。
  不过,住豪宅坐名车,对于重量级的超级富豪来说,仍不足以显示尊贵。以最低限度来说,石崇还需要身边的人“代理消费”一下,以衬托出自己的显贵。石崇后房几百个姬妾,很好地完成了老公交代的“光荣”任务:
  她们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几乎可与司马炎皇宫中的佳丽比美。

  本着“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的原则,石崇从美艳的姬妾中,又精挑细选了数十人。她们妆饰打扮完全一样,乍然一看,几乎分辨不出来。接着,石崇命人雕刻玉龙佩,制作金凤凰钗,昼夜声色相接,称为“恒舞”。每次欲有所召幸,不呼姓名,只听佩声看钗色。佩声轻的居前,钗色艳的在后,次第而进。侍女各含异香,笑语则口从风而飏。石崇又洒沉香屑于象牙床,让所宠爱的姬妾踏在上面,没有留下脚印的赐珍珠一百粒。若留下了脚印,就让她们节制饮食,以使体质轻弱。因此,闺中相戏说:

  “你不是细骨轻躯,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
  石崇既富又贵,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当然格外与众不同。
  凡天下美妙的丝竹之乐,都要进他的耳朵;凡水陆上的珍禽异兽,都要进他的厨房。既然在食物“入口”方面严格把关,那么在食物“出口”方面也不能含糊:石崇将洗手间修得华美绝伦,还准备了各种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
  非但如此,石崇宅内更时常备有十多个女仆。她们清一色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专门列队恭立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如厕之后,婢女们要服侍客人脱下原来身上穿的衣服,为他们换上新衣后才让他们出去。鉴于要在这么多女孩子面前脱衣服,而且身上衣服还不能再穿了,客人们大多不好意思去方便。
  一个叫刘寮的官员年轻时很贫穷,无论骑马或徒步外出,每到一处歇息时从不劳累主人,砍柴挑水都亲自动手。后来官当大了,仍旧保持着勤俭朴素的美德。他一次去石崇家拜访,在上厕所时见室内有绛色蚊帐、垫子、褥子等极讲究的陈设,旁边还有婢女捧着香袋侍候,连忙退出来笑着向石崇道歉说:

  “我错进了你的内室。”
  石崇听后哈哈大笑道:“那是厕所!”
  刘寮摇摇头说:“我享受不了这个。”
  最终,他还是另寻了别处的厕所。
  日期:2012-04-07 12:54:10

  76、斗富
  司马炎听闻石崇之富,有心去体验一下。恰好外国进贡了一批中土罕有的火浣布,司马炎立即令人制成衣衫,穿戴好后就去了石崇家。石崇早已通过宫中耳线收到了风,就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从奴五十人穿着火浣衫去迎接皇帝。司马炎见到后,内心不禁一番感慨:石崇之富果然名不虚传!
  司马炎舅父王恺是个爱摆显的家伙,仰仗皇亲国戚的身份,自然不愿让别人盖过自己风头。石崇心知肚明,两人嘴巴上不说,却都铆足了劲以奢靡相比:
  第1回合,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
  第2回合,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权贵出行时会在夹道设立布幕,以遮蔽寒风尘沙);
  第3回合,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粉涂刷墙壁(花椒性温和而有芳香,因来自西域故价格昂贵,只有皇宫才会用来涂刷墙壁,所以皇后卧室也称“椒房”)。
  眼看三个回合下来,舅父丝毫占不到上风,皇帝不禁暗中想亲戚一把。
  司马炎赐给王恺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枝叶茂盛纷披,世所罕比。王恺得到好宝贝,岂有不炫耀之理?不料,石崇见到后,竟然挥起铁如意(即铁铸的“如意”,其形略似哑铃,一般用璧玉雕成)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王恺心疼不已,以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物。当他正要声色俱厉地发作时,石崇却一笑置之:
  “别心疼了,我今天就赔给你。”

  说完,石崇命左右把家中珊瑚树悉数取出。其中,高三四尺的珊瑚树就有六、七株,且条干绝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直把王恺看得怅然若失:
  石崇的财富何以能富敌天子?他到底是怎么富起来的?
  直到多年后石崇出任荆州刺史,王恺才弄明白个中缘由。。。。。。
  除了在珊瑚树上完败之外,王恺还有三件事始终被石崇压在头上,让他为此恨恨不已:
  第1件是豆粥。豆粥是较难煮熟的,可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只要吩咐一声,须臾间就热腾腾地端来了;
  第2件是韭菜末。每到了寒冷的冬季,石崇家却还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碎末儿,这在没有暖房的时代可是咄咄怪事啊;

  第3件是快牛。石家的牛无论从形体和力气上看,似乎都不如王恺家的牛。可说来也怪,有一次石崇与王恺出游,两人抢着要进洛阳城。石崇的牛疾行若飞,让王恺望尘莫及。
  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王恺忽然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妙方:
  直接拿钱去贿赂石崇下人,难道还问不出所以然吗?
  在金钱的强大诱惑下,石崇下人说出了答案:
  “豆是非常难煮的,先预备好加工成的熟豆粉末,等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豆粥了;韭菜是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牛车跑得慢,是因为驾牛者驱赶不当反而限制了它,对牛不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就快了。”
  王恺恍然大悟,马上侵犯专利进行仿效。效果立竿见影,王恺与石崇势均力敌,终于争得了体面。王恺的开心,建立在石崇的愤怒上。老大一发火,后果很严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