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48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泄密的下人很快尝到了恶果,因为石崇查明真相后,二话没说就剁了这个反骨仔,让他再也没机会为出卖老板而后悔!
  面对如此糜烂的奢侈之风,一些颇有责任感的士大夫为之痛心疾首。
  车骑司马(车骑将军府军政官)傅咸奋笔上书说:
  “从前的圣王治理天下,对百姓食肉衣帛皆有规定(五十岁之后才可吃肉,六十岁以后才可以穿丝绸)。臣窃认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古代人多地少,家家都有储蓄,因为他们节俭。而今地广人稀,反而家家贫乏,因为大家浪费。如果打算提倡节俭,应当责备浪费。浪费不受责备,甚至被赞扬是一种高尚行为,浪费就没有穷极矣!”

  傅咸固然言之有理,可惜这位非主流的声音过于微弱,很快就被边缘化乃至被人淡忘了。司马炎的宽厚和包容,固然纵容了藏污纳垢,赏罚不明、纵容放任、当断不断。但是,士族集团的强大势力,才是晋王朝一开始就没有立下好规矩,导致日后变本加厉,纲纪废弛,世风日坏的根源。
  面对任何一个贵族子弟,司马炎都占据绝对上风;但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组织,皇帝没有丝毫胜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是过好眼前的日子吧。
  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日期:2012-04-08 11:20:17
  77、继承人

  在品味着权力的美妙之时,司马炎却从未消除内心隐藏的不安。
  理论上来说,在君权专政的体制下,皇帝拥有对任何人生杀予夺、对一切事务做出终裁的无上权力。不过实践上,这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皇帝是人,不是神!
  一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对政务的处理必然要受能力、精力的限制。所以,皇帝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统治。围绕皇帝而设的决策和执行机构,习惯上称为中枢权力圈。
  江湖,由人构成。

  中枢权力圈的成员由于势力集团、政治背景、个人经历的差异,又受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左右,分化成不同派系必不可免。“党外有党,党内有派;无党无派,千奇百怪”,实乃千古不易的真理。
  派系斗争随着皇权的强弱,有时表现得比较活跃,有时表现得不够明显。
  司马炎心里很清楚,同为开国之君,自家的皇权可比刘邦、刘秀差远了!
  晋帝国自开国之日起,就具有极为鲜明的门阀贵族联合统治色彩。
  司马家族虽凌驾于其他大族之上,却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在朝内大族林立的离心形势下,立国背景极为脆弱。名门望族具备抗衡皇权的政治土壤,正是导致晋王朝荆棘丛生的根源。

  更让司马炎头痛的是,司马氏取代曹魏方式之野蛮、篡位功臣集团人格之卑下,使得位处权力核心的主流派,自创建之日起就威望不高、声誉欠佳。
  因此,在晋朝廷中枢权力圈内,始终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反对派。
  经历了晋泰始七年(271年)、晋咸宁五年(279年)两次党争后,晋王朝立国后第三次党争,逐渐浮出了水面。此次火并之所以规模空间,皆因斗争的核心太过关键:
  皇位继承权!
  对垒双方均有排山倒海之能,是名符其实的巨人之战!

  暗箭方:篡位功臣集团外 + “三杨”外戚集团;
  明枪方:打头阵的先锋有张华、和峤、李熹、羊琇、王浑、王济父子等重量级人物,压阵者为扶风王司马骏,幕后更有齐王司马攸若隐若现。
  司马攸,司马炎同母弟,小兄长十二岁,年少时就以聪慧过人而著名。
  司马攸个性清静,和气公允,亲贤好施,爱读经典书籍,能舞文弄墨,善尺牍,为世人所效仿。他才气名望皆在大哥司马炎之上,甚得父亲司马昭宠爱。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骨肉情深,见兄长一直无子,司马昭就把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兄长,以延续司马师一脉香火。小朋友刚拜了继父,就身披铠甲,随同大军南下寿春铲除忠于曹家的王凌,并因“功”被封为长乐亭侯。
  魏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因重伤而一命呜呼。继父过世时,幼小的司马攸哀动左右,受到大臣们称颂赞叹。不久,他袭承了舞阳侯封号,衷心事奉司马师夫人羊徽瑜,以孝顺而闻名。随后,司马攸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虽然小小年纪,他安抚军营部属已甚有威严恩惠。

  魏景元五年(264年),司马昭建立五等爵位,十六岁的司马攸被改封为安昌侯,迁任卫将军。对小儿子的宠爱之情,司马昭不时溢于言表。当司马攸在朝堂之上向父亲请安时,司马昭会拍着晋王的宝座,公开宣扬说:
  “这是桃符(司马攸小名)的位置啊!”
  司马昭有意在百年之后传位予司马攸,故不时对大臣吹风道:
  “此景王(司马师)之天下也,吾何与焉!”
  在严峻的形势下,老大司马炎不甘沉沦,积极开展了争夺王位的秘密活动。

  仿佛天生就是政治家,司马炎不但在气质上秉承了父辈天分,还生着一副宽厚仁慈的外表,再凭借嫡长子的天生优势,很快就拉拢了朝中一大帮人。在强力外援的支持下,司马炎顺利站稳了脚跟,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开始游刃有余了。
  司马炎的小弟们不但数量多,而且还很有份量。
  在司马昭开会议立世子(合法接班人)的关键时刻,重臣何曾等人很讲义气,对大老板的屡次暗示视而不见,力挺司马炎道:
  “中抚军(司马炎官职)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他头发委地,双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见到大儿子在朝中势力已根深蒂固,为了避免辛苦创建的基业被两个儿子分裂,司马昭不得不忍痛以理智克服情感,正式确定司马炎为接班人。

  日期:2012-04-09 23:09:08
  78、齐王
  魏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危卧床不起。
  他担心自己死后,司马攸被兄长杀戮,特地把司马炎叫到床前,哭泣地讲述汉初淮南王刘安与汉武弟刘彻宗室相残、曹植与曹丕兄弟相煎的故事。
  司马昭临死前,拉着司马攸的手,把他托付给司马炎。
  司马攸为父亲服丧期间,悲哀伤身超过礼制,要拄着木杖始能站立起来。随从用稻米干饭做成丸状给他吃,司马攸泣而不受。于是,太后王元姬亲自前去开导他说:
  “如若万一得了其他疾病,又该怎么办呢!宜远虑深计,不可专守着一个想法。”

  几个月后,司马炎登上帝位,册封司马攸为齐王。
  时朝廷草创,司马攸总领军事,镇抚安宁内外,莫不依附服从。
  司马炎下诏探讨让籓王们自选封国内的官吏,司马攸再三上奏推辞而不许。之后,齐国国相上报说齐国官吏缺乏,典书令请求差谴推选,司马攸下令说:
  “我愧受恩宠礼遇,常担忧自己不称职。至于授官职论才干,皆朝廷之事,不适宜由封国裁定。我命令向上请求此事。”
  当时王府家人衣食皆出自皇家御府,司马攸上表说租赋俸禄足以自给,请求不再供给。他前后上表十余次,司马炎还是不许。

  司马攸虽然没去封国,但对文武官属,下至士卒,都把租赋分给他们;如有疾病死亡丧葬,就馈赠他们。有时遇到旱涝灾害,他对封国内的百姓给予赈济借贷,等到丰年才收回,而且还少要十分之二。齐国之民,莫不依赖司马攸。
  司马攸升迁为骠骑将军、开府辟召、礼同三司后,仍降身虚己、以诚信待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