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营销十年手记:悟道十年》
第34节

作者: china046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整整半年,我们在这样的攻击下开始举步为艰,一个1000平方米去应战一个5000平方米的卖场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单单从心理上就无法相比较。我就从来没有考虑过和姚明抢篮板是怎么个状况。但是让我们退出这个行业,确实心有不甘,别说股东们了,就连我都是100个不乐意。过去我还拿这个项目的兴旺装扮自己的脸面和支持吹牛的资本呢。如今它没有了,我拿啥吹啊。

  终于半年后两位吕大哥通过几个月的讨论,终于在天河与百货商场的中间的地理位置上购置了一个6000平方米的大型物业。准备要血洗前仇,大干一番了。当时我们也遭遇了无法用语言形容还只能用语言形容的艰难里程。
  物业购买了之后,厂家的笑脸也终于从古董般的珍藏品变的象超市里的日用品一样容易见到了。但是不断有号称家电领域的专家们纷纷献言献策,贡献各种各样的思路策略。最经典的为老板着想的建议就是目前的管理团队,包括策划人员(当然直接指我这个光杆司令了)都是水平的行的,一定要请高人,高薪水创造高效应。可是高人再哪里呢?到哪里寻找呢?诸葛亮当年在家种田,我们是到田里找吗?高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可见说都会说,把他实际的调转过来做这样的一个人才寻找和选拔的事情估计他都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后悔当初的话,谁都知道找好人,可是怎么找到,标准和流程还有策略在哪里呢?高薪这样的概念化的话实际是酒后吹吹牛还有点乐趣的价值,再也没有啥实际意义了。

  吕总对这样的观点是一笑而过,当然不过他也找不到白胡子一摸就计策上来的高人。所以他第一事情就是带着我们一帮管理团队的成员在省内各大卖场奔走学习。一般我们在去的时候谈一些卖场的规划,到实地考察完回的路途中又总结人家哪点好为什么要这么搞等等。那是07年的夏天,绿油油的田野装扮着车窗外的风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秋天丰收的感觉。

  大卖场装修的锯声一响,很多过去不和我们合作的商家也主动来找我们谈了。也许那凿子咔嚓咔嚓的声音是他们最喜欢的音乐吧。八月份中旬我们就定下了07年的9月下旬赶在黄金周之前开业。开业要一炮打响,并要在行业内创造奇迹。这是老板的想法,当然也是我期望达到的。
  但一想到这,我感觉大石头压在了我的心头。我知道这是一场新的残酷的战斗。
  日期:2009-01-10 20:34:55
  第四章
  九江不大,三个区人口不过40多万。装修工程丁丁当当的是最牛的广告。每天门口过去的人都要好奇的往屋里面瞧瞧。我隐约的感觉到了这次新店的开业绝对会达到一个非常牛的状态。当然这是一种感觉,很快我便找不到牛的感觉了:天河也开始外部装修了,太讨厌了,它竟然进行盗版,外部装修完全和我们的一摸一样,我现在知道那些被盗版的版权人是一种什么心情了,我真的理解了,虽然理解了后还是不由自主的还去买盗版。

  开业的炒作是非常马虎不得的,如何做到可以推广到位,确实让人得动一番脑袋细胞,甚至得让部分脑细胞同志做出英勇的牺牲,也可能产生不了什么好主意。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呈现一个怎样的卖场和提炼出怎样的卖点给消费者呢?通过床上打滚、与厕所里不出来、还有和一帮厂家的朋友吹牛等等多个渠道思考,终于想到了这个店最大的卖点是规模大,6000平方米的物业规模(实际销售卖场面积也只有5500平方米),这是最应该可以打动人的。巨人来了当然是最值得过来看看的了。可是剧情不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开展,我这边广告传单刚推出了6000平方米已经吹牛的概念了,天河马上在自己的传单上打出了6800平方米。这就是商战,大家在自己传单上最重要的位置打上了诚信的字样后,便马上迫不及待的在自己的主题上开始谎话连篇了。

  还要早就想到这么打一定会出问题的,我传单设计了农村推广版本与城市推广版本。农村传单先印先发,并配备条幅与海报等促销品在每个村子都必须要至少挂一条条幅,张贴最少三张海报的拉网宣传方法。每个存在的海报宣传都规定挂在该村的小商店门口。条幅要挂在该村的入口处,形成占据最黄金位置进行多重宣传。城市的传单马上进行修改,加入了采用南方现代家电卖场设计描述,“明亮宽敞,风景别样,全省规模前三甲,单体卖场省内第二”等卖点设计也在传单中重点阐述其中。我到过中国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长江边上的重庆了,还是冬天,所以南方啥卖场摸样估计我是不知道了,消费者跑那么远的估计也不多,让他们和我一样期待吧!当然我期待的是开业火不火,南方卖场啥样估计连设计师本人也没有见过。

  在城里的宣传我至少印制了5万张彩色传单,如何发放到位是第一大问题。我们通过到各地学习考察加上自己还不算特笨的脑袋二次加工了一下,做出了这样的发放部署:第一在每次传单发放之前要做动员会,告诉这次开业对我们的重要性。第二、发传单的时候要有公司中层领导带队,负责现场监督检查等工作。第三、传单发放要按照无缝隙扫荡形式来做,我提前一个月就做了九江市的平面图绘制,每个楼连朝向多少个单元多少层都画出来了,这样把传单划分给每个人,每个人只要完成发放任务就可以了。第四是最重要的,也往往让人忽视,就是怎么可以保证传单可以每个单元每家都发放到位。发传单的人说发了实际没有发怎么办?他发了比较低的几层,高的层没有发也太有可能发生了。这个最让人头疼,晚上扣脚丫子治疗脚气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想出来。终于在手上也被传染脚气的时候,想了一个办法:发传单的人一定要跑到顶层在墙角用粉笔留一个统一的记号,每次都要弄一个统一的英文字母。这样上面那些问题就解决掉了,看来手得脚气不是什么太坏的事,很刺激思考。

  在市内宣传我们还印制了2000张海报,每个楼的宣传拦上我们一贴就是10张的贴,非常有震撼感。老板看了心疼,员工贴起来心爽(它快啊),消费者看了心震(多能不震撼吗)。然后在配上每个小区挂一条条幅,绝对在小区的宣传上做到了传单、海报、条幅一个都不少的阵式。就为了这2000张海报和200条条幅,三辆车十几人忙活了整整三天,早上见星星白晚上还见星星。估计月亮大爷都郁闷了,怎么总遇到这几个家伙到处刷浆糊。

  电视台自然也是重头戏,专门学了很多开业的企业做了一个半个月倒记时的5秒告知广告,形成悬念。同时做了六个版本的20秒广告,每个最起码提2次开业的日期和店名。六个20秒广告加上5秒倒记时广告最起码播放每天不少于30次,让播台的过程都得看到我们的广告。实在是观众看着遭罪我们看着过瘾的一种投放方式。
  在自己家车上要放广告牌子,店内营业人员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带传单路上发,中层干部都要参与早上发早市场传单和晚上发夜市传单。回到自己家住的小区要贴张海报。装修现场各地方都挂满了布幔条幅,总之能有人眼睛到的地方,就是厕所我们也想办法结合点啥把信息放进去。我把这样的广告投入方式叫全员广告,高空广告要密集,做起来要注意气魄,要注意语气和感觉的强迫性,投放时候要集中短时间内密集轰炸,不考虑成本,就是一个字“炸”。地面广告要注意覆盖面和数量,执行上要发狠力,要有考核,有监督,有推进,有奖有罚。在人员上要全体动员,干部、职工、甚至打扫卫生的阿姨都要动员起来。能多宣传一个是一个,我是这样跟员工讲的,实际这样也最符合宣传本身的规律的。什么营销事件都是聚沙成塔的结果。奇迹是这样来的,别人吃剩下的饼扔给咱的天下掉馅饼味道一定好不了,所以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智慧与汗水的双重代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