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期货生涯——兼谈中国金融业乱象》
第8节

作者: 水仙长在咖啡杯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这里,我想出了个小“阴谋”,让这些新兵们(其实那时我充其量也就是个新班长)在交易室找台电脑打开,好好看看qq、163、新浪、搜狐四大门户网站的新闻,下午要抽查,这是练“读报功”。说完这些话,我就和Manking到一边抽烟去了,顺便再和Manking解释一下报告的观点。
  观点Manking并没有反驳,只是说“给领导看”。但是对于我的领导风格他说了句一直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你很有趣。”其实,这那天前,我根本没做过领导,不知道领导该怎么当,很多话是真真正正的瞎扯。只不过,我下午有要事要办——回母校图书馆,查资料,一是让自己尽快熟悉期货,另一方面也是为第二天准备教案。
  日期:2011-11-17 03:17:35
  %11
  曾有句被无数各地情侣拿去打油的诗:“Pairs,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的确,我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在无际宇宙中不停旋转的石头球体。于是,日升月落、昼夜交替成了这个星球上万物皆遵循的最基本节律。金融市场也不例外。
  就在每个星期一国际日期变更线被阳光普照时,惠林顿(Wellington)便开始了全球市场最初的交易,其时,4点的北京还在等待黎明的到来。两个小时后,便是悉尼(Syndey)的早晨。1小时后,轮到东京和首尔。9点,大中华区(台北、上海、深圳、香港和新加坡)开市。而到了13点是孟买的正式登场。14点是莫斯科(Moscow)和迪拜(Dubei)的“苏醒”时分。15至16点,香港、新加坡便在有序的忙碌中将市场热点交棒给苏黎世、法兰克福以及巴黎(Pairs)、伦敦(London)。21点,纽约(Newyork)开张,这时,国际市场迎来了一天中波动最为剧烈的时刻,并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凌晨4点……如此周而复始的跌宕起伏,从周一到周六。而周六、日又是犹太教、部分Islam国家的开市日。

  由于中国处于东八区的位置,这里的晚上就是美国的白天,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业余交易者十分得天独厚的优势——白天上班,晚饭后看完电视剧,正好是美盘开市的时间,白天赚工资,晚上吃“夜草”,何乐不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非常不负责任的宣传。
  要知道,1945年,美国占据整个自由世界70%的GDP,90%的黄金储备,可以说,钱都在美国那里,自然美国市场波动最为剧烈,美国消息权重最大。但是,经历了数十年时移世易,特别是冷战后,前苏联、东欧的丰富资源和中国、越南乃至印度、巴西、墨西哥的丰富人力都已成了这个市场的一部分后,美国已是越发“掉价”。实际上,2000年后,每逢中国统计局公布上月数据时,国际市场就大有起伏。经过大洋洲、大中华区、欧洲区的传递,到纽约市场时,全天行情已剩一小部分,这还没算上大洋彼岸信号传播的延迟性、更没算上中国特色信息制度的筛选性,这都会给交易者带来莫测的风险。

  另一方面,人的身体同样有承受的极限,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睡眠的三三制时间分配自有其科学性。试想想,白天紧张、忙碌了一天,晚上再对着一堆花花绿绿的数字上蹿下跳,拿钱买心跳,又是何苦呢?其实,在期货业内,大家总是以“古今中外名人多”来自嘲。古—李耳,据说这位大哲学家生下来就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今—香港影星罗X英,“聪明绝顶”;中—教师陈X润,N年如一日攻克数学难题,以致社交都发生困难;外—德国思想家尼采(F. Nietzsche),终于疯掉了。寝食不定、高度紧张是期货的最佳伴侣。不过,这些知识书上并没有说。

  但是有着全国最大中文财经书库的母校,还是具备资格自夸的,连刘X熊的1990版《期货108招》都可以找到。只不过,我属于往届生,没法借书走,只能掏钱复印,不记得掏了多少钱,只记得16点离开图书馆时,装了满满一个书包的期货书复印件,甚至连徐莉女士的小说——《谁是赢家》选段都不例外。
  在大半个白天的掏书过程中,我集中的领域还是在国际期货上。因为我相信,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大宗商品买方市场,期货业肯定是要和国际接轨的,尽管管理层因为利益的缘故,迟迟不开晚盘让投资者规避风险,寻找好的建仓、调仓位置,也杜绝某些炒家在分钟线、小时线上坐庄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国内地下期货的盛行,不正是投资者在用脚投票吗?故学习国际期货的先进经验,总结国际期货交易中的惨痛教训,正当其时。

  坐在公交车上,我就拿起笔不停地勾画起重要段落来了。照着初冬的暖阳,我突然有种充实的感觉。明天,这些段落要做成PPT,给员工们讲。
  回到交易室,我发现,又少了一位江湖英雄,他好像是要提醒我似的,把门禁卡放在教坛上,是Ken。在年轻人多的公司里,人们都以英文名相称,既避免了直呼其名的刺耳,又省却了排资论辈的繁琐,我喜欢。不过,后来去到“集团公司”时发现,我就是个“小R”,虽然那里也有很多年轻人。
  也好,又走了一位,这里太屈才了。我想。
  抽查的题目并不难。我问的是,四大门户网站有什么新闻侧重点。没想到,他们都傻眼了。半响,才由John,就是玩军棋那小子战战兢兢地说,我觉得163很重视财经。是的,那时163的财经编得比qq好。只不过,2009年,QQ网将显示上证指数、香港恒生、纽约道指的实时走势的Flash放在首页后,许多人便被吸引了过来。不过,163财经我还是最喜欢,不仅是因为有一帮同学在这里。

  此时,我不禁一喜,又启发性地问道,还有什么特点?John说:“搜狐很搞怪。”Bingo!搜狐的新闻就喜欢报道天南地北的事。我笑着说:“讲得对,加五分!”没想到,这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于是气氛立刻轻松了下来,大家话匣子就此打开,虽然很多话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涉及人家的缺陷,我可不敢写)。可一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才觉得人之命运确是早有预兆。2010年初,离开期货业界后,我便一直从事网络广告,现在仍是。

  我观察发现,人其实是种很懒的动物,看消息总喜欢去自己习惯的地方。就在鄙人任职过的证券公司里,同事们真正去FT中文网、Bloomberg、NYtimes看新闻的,除了我便没有几位,大多数人也是扫一眼门户网站,再特意点击几页财经新闻而已。在楼下的交易大厅里,场内客户们老的,喝早茶完了,拿着《GZ日报》便来交易,中青年人则和楼上的同事们差不多。这样一来,就说明,交易对手对热点的把握,就在门户网上几则财经新闻里。事实上,随后的观察验证了我的发现,每逢一些门户网站首页出现唱好某股的文章,其买盘就特别大,反之便是抛盘。这说明市场人气的跟风效应不可小觑。我相信,期货同样不能摆脱这一规律。

  下班后,照例是我在守夜。正当我刚刚做完第一份PPT,手机抖动了,原来是Manking的短信,内容无非是“明天上午九时,集团领导在城北冶炼厂开会,务必准时参加。”后面还说,他将派车接我去。可我的西装刚刚交到地铁站内洗衣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