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期货生涯——兼谈中国金融业乱象》
第7节

作者: 水仙长在咖啡杯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现在我也成了“分析师”,而且还是“主任”。当然,我这个主任分析师要做的活,和证券公司研发部那群分析师却是大相径庭。首先,是人员的培训,我最初的“兵”,就是那几个“培训室”里的兄弟;其次,是行情评论的撰写,这可不是“PDF”,而是要刺刀见红的,每天,各个期货品种,入市位、止损位、目标位、建议仓位(“四位一体”),没有挑选的余地;第三,是人员招聘,如前所述,几个稀稀拉拉的年轻人,占住一层楼,就说自己是“期货公司”,那一定是个笑话,怎么着也得凑个人场,反正工资集团公司开;第四,我最擅长的,发展客户,不过鉴于升级为主任,发展散户说不过去,一定得是企业户;最后,守夜。这个守夜本来不是我的业务范围,只不过当时我还在和家人冷战,无家可归,只好借公司宝地一睡,顺便也方便跟踪国际盘动向。

  为了表现对新同事的关心,Manking告诉我,“楼下有兰州拉面、地铁有洗衣店、我们洗手间有水龙头,还有新塑料桶,没用过。”实际上,洗衣店让我付出了不少额外的代价,这也是后话了。
  Manking回集团公司以后,已是夜幕初临,由于衣和鞋的花销太大,我身上剩的钱只有不到2000了,因此只敢吃六块的蔬菜拉面,幸亏那阵时我还不爱吃肉。雄性激素分泌还没失控。
  晚上,一个人在公司里,我的头脑超级清醒。打字速度也比以往快了不少。
  当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正如自由落体般下坠:石油正在考验50美元一桶的心理关口、伦铜则刚刚跌破3800美元/吨支撑,可伦镍和黄金却给了我一点希望,它们止跌了。
  0.25%的美元基准利率,意味着物价随便一涨,便是储户购买力实实在在的贬值。由于过去20年的国际贸易大扩张,令美元的足迹散布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西方,尤其是美国贸易账目和经常账目的双失衡,使得美国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内带头利用激进货币政策来填补透支未来财富造成的国家债务亏空。
  2000年科股泡沫破灭后,1%的美元基准利率维持了3年,便是这一政策的第一次小试牛刀,它使得石油冲上了147美元一桶、伦铜冲上了9600美元一吨的高峰,而随着二战后婴儿潮一代走向衰老,加之现代社会生育率减少带来的经济潜力下降,那么以往债务的偿还将更加困难,而通货膨胀将剧烈发生,直到压垮企业,造成新的萧条……

  尽管具体的措辞、图表、数据我已经很难准确复述,但是这份几乎熬了整个通宵,篇幅超过50页的报告我还记得其基本观点。那就是大萧条前必有通胀,通胀之后国际政治、经济版图将发生新的超级重大改变,未来产业将更趋集约化,而内容和创意将成为新世代核心竞争力……当然,鉴于中国特殊的语境,曲笔是必不可少的。
  日期:2011-11-17 00:14:51
  10
  位置(Seat)除了是人放置身体的方位,更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立场的体现。其实这也是经济学中“资源总是稀缺”这一基本假设的现实反映。君不见,凡是视野开阔、空气循环顺畅的地方,总是领导专座吗?而人圈的中心,也毫无疑问是领导的踏足之地。哪怕是看不出地位的圆桌会议上,正12点方向也往往是首长专利。这在讲究长幼、尊卑的中国社会里更是如此。

  入职的第一夜,我是在交易室里渡过的。虽然Manking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以坐经理室。”可我不知道他何时会来,因此要坐,还是坐一个稳妥点的位置。我选择了隔壁的交易室。那时,交易室还没改成会议室。室内,是两排各八张向壁带屏风的电脑桌,塑料薄膜还没拆的转椅齐整整地插在桌下。每台桌上一部电脑、还带耳麦,屏幕都是当时刚刚流行开来的16:9液晶显示屏,新崭崭的。可见“集团公司”真还是不惜血本。就在面向经理室的一边,墙前是一座高高的黄色木台,实际上,就是中小学常见的教坛。教坛后面是加高的红木凳。只不过,内嵌式电脑显示屏还是传统的CRT彩显,不过,屏幕旁边的“启幕”、“降幕”按钮又在提醒我,这台电脑真正的显示屏是投影仪。于是我试了一下,八米外的影幕,用来看“自选股”,效果真不是一般地好。

  就这样,我用着大屏幕看国际期货动态,用小屏幕写报告,引用数据只消抬头,这种超炫办公快感让我至今仍怀念不已,事实证明,我选择的位置非常正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教坛靠近窗的一侧,是一张长长的白板,这张白板为我恐怖得吓人的书法也提供了难得的舞台,并在后来让我遭遇了不少囧事。
  北京时间8:35,公司门禁正式结束夜间锁定状态,于是早来的员工将卡一刷,就开了门。只不过,睡眼惺忪的我一直等到十分钟后Manking回来,并且把打印、装订好的文章交到他手里时,才发现昨天培训室里的人好像少来了一个,不过不是下军棋的小伙。问题是,价值30块工本费的门禁卡怎么办?
  Manking装着浑然不知的样子,把员工简历册递给了我,便径自走去交易室。开始讲座的前期准备了。这时已是8:50的样子。
  一、二、三、四;四、三、二、一……我在心里默念坐下的人数,怎么数都是4个,唉,又是4,这个不吉利的数字。可现在既然是赶鸭子上架,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了。这时,大屏幕上显示的博弈大师软件也刚好打开了。只见“上海期货交易所”一栏下,各个交易品种的背景色都在或红或绿的变化,价格则在反复跳空。这是盘前交易阶段,9:00,将是真正的开市,搏杀即将展开。我突然发现,Manking、我(Robert)、Ken、Tomson、John、Billy,我们六个此时就像周一升旗仪式时笔直矗立在操场上的小学生。只是,没有红领巾,也没有“队礼”。终于,背景色消失了,价格自由跳动了,成交量三三两两地增加,开盘了。

  没想到的是,Manking在我之前小舒了一口气,尽管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除了不长不短的介绍,便是请我这个“R老师”开始XX期货广州分公司员工的培训。实际上,前三天Manking已经在培训他们了。那时新员工有12个。是的,业务员,无论在期货还是在证券,都是最苦的开端,就如战士成长为将军前的磨练。
  我知道,新官上任,点燃的是三把火,树立的是言出必行的领导威信,无论是人治社会,还是在法治社会里,归根结底都是人治,因为社会由人组成,因此树立威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不过,我从小做的都是“技术官僚”,鉴于学习的优异,当的都是自然、物理之类的课代表。实权真还没享受过。可今天就是享受的时候了,区别仅是,在威严中享受,还是在洋相中享受。

  给未来几年的交易打了底稿,却没给即将讲座的内容打腹稿,尴尬。我的大脑正以超过平时十倍的速度疯狂运行。可结果是,脱口而出了一句自己都想不到的话:“首先,你们要把白衬衫、黑西裤给我脱了!把土气给我去了!你们想想,做证券、做期货、做坑蒙拐骗的业务员各个都穿得一样,客户谁记得你啊?既然承蒙Manking垂青,让我R某人带你们(我还是挺乖巧的,自我表扬一个),你们就要穿出个性,穿出精彩,真正好的业务员,不是一套衣服,大家说,对吧?”

  冷场,面面相觑。Manking更是满脸疑惑。这时我才发现,今天的Manking穿的也是“白衬衫、黑西裤”。而我昨天的西装外套脱在高凳上,所幸的是,西裤是深蓝色的,和西装的颜色一样。另外,也就在这时,我还发现,自己的衬衫一边下摆扎在裤里,还有一边露在外面。于是我把两边都扯了出来,“以后,你们穿牛仔裤,穿衬衫,休闲一点也可以。”我顺势打了个圆场。

  接下来,便是我讲今年年初让朋友连豆空翻多的案例,其实转向交易在期货中是非常高端的交易,因为它包括了认错(止损)、做对两个过程,由于那时我并没有具体操作过期货,只能泛泛而谈,然后就转向了“练功”的议题。
  无论证券还是期货,信息都是交易的首要指引。很多人讲交易是“看山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便是这个道理:一开始,根据新闻进行交易,发现准确率有限,而根据图表,点位较明确,且不用盯新闻,就干脆转去钻研“技术”,后来发现,图表仍然是得到消息的各类人交易之结果,于是又来研究消息,从信息判断事件,从事件预测未来,从未来找到盈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